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9: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7:04
《说文》记载,“龛”在古时并没有后来的含义,汉扬雄著《方言》四称:“龛,受也。”即容纳、盛受之意。佛教传入中国后,龛又指掘凿岩崖为室,安置佛像,即供龛。在中国云岗、龙门、敦煌等石窟中均能见到。此后,又出现了将石、木或其他材料做成橱子形小阁供奉佛像,但大都是与佛堂建筑同期进行,尺寸上有一定规范的较大佛龛。而在故宫中,独立于建筑主体之外,可随时拆迁并与佛像有多种组合关系的小型供龛,则在数量、样式和艺术特征上远远超过了传统的佛龛。
乾隆时期,承做供龛的事项主要记录在《活计档》的“金玉作”、“匣裱作”、“油木作”、“广木作”、“珐琅作”及“如意馆”等档案中。尽管雍正时期档案中已有大量制龛活动的记载,但现存实务并不多见。目前,故宫中珍存的供龛多属乾隆时所作,样式和装饰内容融汇满、蒙、汉、藏宗教和生活中众多艺术元素。据乾隆年间档案的记载可知,宫中佛龛制作遵循着传统的审定方式。 当内务府*将佛像及供龛呈皇帝时,皇帝首先会降旨将“法身梅洗,开脸,像染青发”,然后让造办处为佛像配龛,然后让如意馆或中正殿按皇帝意图绘画纸样,贵重的金银质地佛龛还要先做出模型,皇帝常会提出一些意见,令其修改后再次呈览,有时反复多次,直至满意后开始制作。内务部所属各部门按照分工性质承揽活计。如“钱粮库”筹备制龛用的各类材料,“广木作”、“油木作”、“匣裱作”承做各式木龛,除制龛、罩油、镶嵌外,还要进行红片金或黄缎裱里,龛背后刻四体字样等工序;“金玉作”承造各式金、银质地佛龛以及各类镶嵌工艺;“珐琅作”承造珐琅龛及珐琅装饰物;“如意馆”除绘画供龛纸样外,还负责各种玉饰雕刻工艺。一座制作精美的供龛通常需要由造办处多个部门协作完成。
供龛制成后,最后的验收者往往是皇帝本人。不要小看皇帝的审美能力和对工艺细腻程度的苛求,工匠们因制龛不能令皇帝满意而遭罚俸禄之事时有发生。从“用材不好”、“大小不合”到“做工粗糙”,都有可能成为受罚的原因。乾隆十三年(1770年)7月就发生了这样的事:当造办处“金玉作”为皇太后万寿节所制四座供龛呈览给乾隆时,皇帝认为“佛呙做小了,又糙,片金里为何不用好圆金片做”等,降旨将相关责任人“并该作俱议不是”,结果,相关人分别被罚俸禄六个月、罚钱粮六个月。惩罚如此严厉的原因却极为简单:此龛是特地为皇太后八十大寿制作的,而皇太后又崇佛至极,乾隆皇帝是至孝之君人尽皆知,岂能容忍制龛之事有半点闪失?此事也足见皇帝对供龛制作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