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重建丨害怕去医院,怎么办?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6 02:5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5 10:38
01
昨天的文章 《心理重建丨那些灰暗的日子,你是怎么过来的?》 一文发出后,收到很多后台留言,因涉及隐私不便公开。留言中有很多心理求助信息,涉及最多的是:时至今日,我还是害怕去医院,也害怕做BC,怎么办?
看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是很欣慰的。其一,提出问题的人,意识到了自己的恐惧,并且想尽量用自救或是求助的方式去解决。
而有相当大比例的人处在逃避的牢笼中,掩耳盗铃,尚未意识到恐惧的存在。又或者独自品尝恐惧,不愿分享,也不知如何处理。
其二,作为一名过来人,我也中招过,并且尝试了很多种方法,这篇分享是精华总结。这些方法不仅仅适用于病人害怕医院的情形,对很多恐惧都适用。
02
恐惧,是人性的一部分,极为正常。比如会害怕当众讲话,害怕财务紧张,害怕失业,害怕父母争吵,害怕被嘲笑,恐高,怕蛇,怕乘坐密闭的电梯等等。
提到恐惧或害怕,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不是吧”。接着尽量去找转移物,恐惧在我们这里直接定位成“危险”,是与我们对立的。
事实上,恐惧的反应是来保护我们的。当遭遇危险的时候,恐惧会引起我们体内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反应。
比如肾上腺体受刺激产生肾上腺素荷尔蒙,从而引发人体的戒备状态。 比如你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内急,易出汗,面色容易惨白。
这些“战斗或是逃跑”的反应,都能让我们提高警觉,血液中的氧气增多,并且被运输到主要的运动肌肉,而远离反应慢的部位。消化系统暂时关闭,减少内耗。葡萄糖开始分解转换成能量,以面对威胁。
一些反应是正常的,但如果反应过度,影响到正常的生活,而你常常容易情绪不稳,那么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你的恐惧。
03
比如经历了胎停的病人,尤其经历了多次的病人,很多人最不想看到的是医院大楼,可能是当时检查出胎停的门诊楼,或是手术的住院楼。
如果不得已需要做检查,比如BC,最不想去的是当年宣布胎停的BC室,甚至一层楼或一栋楼都不想去。很多病人在再次怀孕时都忌讳去上次的检查地点,生怕想到伤心往事影响心情。
可是不得已必须去的时候,常常的表现是心跳加速,用很多人的话来讲“心脏都要跳出来了”,能明显感受到心脏跳动的起伏,呼吸加快,四肢无力发软。
相对于战斗或是逃跑模式,用“吓到了,僵住了”形容更为贴切。这种恐惧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小小的创伤甚至也有可能逐步演化成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
PTSD的典型症状包括三种,即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回避和麻木类症状、警觉性增高症状。
是否能诊断为PTSD有量表决定,度娘上也详细分析了各个标准,需要说明的是PTSD的治疗需要多次的干预,不是一次奏效。
04
所以, 如何在创伤事件的初期就正确处理显得至关重要。面对胎停事件,亲人朋友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别想了,忘了吧。”如果你一直忘不掉,大概都会被认为是心理素质差,心理承受能力不强。
可是创伤不是伤疤,也无法用创口贴简单处理。它需要消毒才能慢慢愈合,如果被忽略,任其发展,极有可能是伤口恶化,变成脓包,还有再次感染的可能。
这样的恐惧会破坏你的自信,情绪,思想,行为等,也可能陷入习得性无助的模式。
即便是再好斗再坚强的人,总有一些场景,事件,人物能让他们怕得瑟瑟发抖。所以,恐惧这样的人类通性并非你独有。
基于我们每个人不同的生活环境,行为模式等,每个人的“不适阈限”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流产了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有些人觉得天塌了。
平日,我们都处在舒适区,在基于技能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环境刺激(鼓励和发展)可以迈入“最近发展区”(也叫“最近学习区”),而最外围的“恐惧区”需要有引导。
05
如何将害怕的事情变得习以为常,其实就是逐步提高我们的“不适阈限”,让恐惧区逐步缩小。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首先,承认恐惧。越是对抗,只会徒增更多的恐惧。与其责备自己为什么还是忘不掉,为什么还是害怕,不如试着对自己说“是的,经历了这次失去,我很害怕。”
其次,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害怕呢?因为不想再次经历同样得痛苦。无论是身体,精神,情绪,思想等等都不想“重新走一遭”。因为那样太痛了。
这是我们的自动反应,创伤与行为模式之间建立了“深厚情感”。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切断创伤和自动行为模式之间的联系纽带,并建立新的连接。
如果到达现场体验让你无法一下接受,很多人可能站在门口腿就发软,无法迈出一步。那么不如先在大脑想象之前发生的景象,这会帮助你建立自信。
“所以,亲爱的,具体到时间,地点,天气,见到了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做了什么,别人做了什么。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这样的回忆,不会让人很舒服,可正因为痛苦,我们才得以成长。你可能会呼吸加剧,也可能发抖,胃痛,紧张,出汗等等。随时提醒自己:这些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现在的我很安全。
如果特别难过,停下来,采用腹式深呼吸,我知道这很难,可是,既然命运选择了这样的功课交给我们,为何不珍惜这次考试的机会呢?你比你想象的勇敢的多。穿越这些痛苦的迷雾,方能到达平静的彼岸,我们很安全。
越害怕的地方,我们需要一次次重新回看。直到害怕的程度降低到可接受范畴为止。此时,我们的不适阈限自然提高。
06
想象暴露最好结合现实暴露。记得当时我很害怕看到住院楼,在一次次回忆,想象暴露结束后,特地走到住院楼楼下。
在楼外,我紧张到一直走路就是不进这栋楼。十分钟后,我鼓起勇气进去,能明显感受到自己在颤抖,眼泪止不住地流。从电梯上去后,心里忽然坦然下来,但等到进当时的病房时,我的小心脏都要提到嗓子眼。只有不停地用深呼吸进行调整。
那一刻,我看到当时无助的自己。很不舒服,我一直和自己说事情已经过去了,现在的我很安全,如今住在病房的病人也都在痛苦的煎熬中,果不其然,旁边的病人承受不了在那里歇斯底里痛哭。
这样的现实暴露,给了我与心中紧抓不放的害怕有了一次告别,也与当年脆弱无助的我有了告别,这样的仪式感让我在事后踏实,坦然面对未来的一切。
(参考著名心理创伤治疗与压力管理专家海蓝博士的PE延长暴露疗法)
07
无论是想象暴露,还是现实暴露,都会有很难接受的时刻,尤其情绪身体感受很是明显。
很多的恐惧源于大脑的胡思乱想,在这个时候将关注点放到身体的感受上,会让人专注到当下不被思绪牵走。
专注于治疗焦虑症和恐怖症的安东尼.冈恩推荐“正念疗法”(mindful-ness)用于面对恐惧创伤。
如果害怕做BC,可以用正念疗法去感受身体,逐步提高耐受力。身体是最智慧的朋友,只是关注她,情绪也能逐渐平静下来。
如果可以,在所有的面对结束后,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痛苦地重新回望。比如我,我不想放弃自己,我也特别不喜欢害怕的感受,我想挑战一下,并且我坚信生活终归是美好的,努力的人运气从来不会差。
佛陀曾说“慈爱才能克服我们心中的恐惧。”
在经历了疼痛,失去的痛苦后,我们又需要面对恐惧,你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你同时进行正念冥想的练习,推荐哈佛医学院临床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肯.吉莫的慈爱冥想。也可以参考我录制的冥想引导音频。
既然痛苦是一份包装的礼物,不如张开双臂,拥抱她的到来。越害怕,越面对,打不败你的,终将成就你!
END
小娜往期文章:
心理重建丨那些灰暗的日子,你是怎么过来的?
【心理专题征文】蓦然回首,幸福正在灯火阑珊处
你自以为是的爱,不要成为伤害
关雎尔:每个人都向往自由和*
樊胜美:都是原生家庭的错,不过是你的借口
安迪:我们都有个被吓坏的内在小孩
曲筱绡:你会为朋友两肋插刀吗?
邱莹莹:好马要不要吃回头草?
好好说话,就这么难吗?
会"听"话,才是沟通的有效姿势
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怎么办?!
拉开你和别人差距的,是每天的这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