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子的“说”与“不说”】我说城门楼子你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5 12:0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5 17:05
门子自然是《红楼梦》中的那个门子。门子的“说”,自然是指贾雨村在断“薛蟠打死冯渊”一案时,他对贾雨村所说的那番话,致使贾雨村“一改初衷”,胡乱地判了“葫芦案”。而门子的“不说”,则是指他保持沉默,对一切装聋作哑,视而不见。
门子之所以选择了“说”,窃以为,他首先是为贾雨村好。因为贾雨村是他的“故人”(门子原是葫芦庙的小沙弥,贾雨村落魄时曾在该庙寄住过,彼此认识),贾雨村新官上任,他不忍看着踌躇满志的旧日相识毁在东山再起后的第一桩案子上。当然,在门子的潜意识里,他的“说”也是为他自己好。他希望能够凭此机缘,受到上司青睐,甚或得以升迁。从人之常情的角度看,他在关键时刻帮了上司,上司定会在日后对他有所报答才是。倘若门子知道自己会“因言贾祸”,将被“远远的充发了”,恐怕打死他都不会“说”的。
当然,倘若门子当时选择了“不说”,那他此后的日子,会依旧做着“门子”,依旧活得“轻省热闹”。以门子的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这是不难做到的。身为“门子”,本是在衙门当差的“公务员”,不仅领着一份稳定而丰厚的俸禄,还有房舍出租之类的额外收入(门子的房舍就租给了拐卖英莲的那个拐子),除了没当上官之外,啥都不缺。
然而,门子选择了“说”。他觉得机会难得,唯有“说”了,为领导“出谋划策”了,替领导“排忧解难”了,自己方能受到器重。门子是个有心计也有韬略的人,他的话自然说得“入情入理”、“掷地有声”,贾雨村自然会听——尽管贾雨村在“听”的时候就打定了“铲除”门子的主意。有人称,在曹雪芹的笔下,贾雨村这个人非常典型地反映了某些读书人完整的人生经历,就是“一个本来非常优秀的,才华出众,胸怀大志,颇有骨气,本来完全可以为社会、为百姓做一些好事的大丈夫”,最终“成了一个社会的祸害,成为一个徇私枉法、人性泯灭、恩将仇报的大坏蛋”。还有人认为,这个门子,便是导致贾雨村变坏的始作俑者。其实,这是高看门子了。贾雨村的堕落,完全是“在肮脏的官场当中逐渐被腐蚀”掉的,并不是门子的罪错,起码门子不能负主要责任。退一步讲,纵然门子当时什么都不说,纵然贾雨村在得知薛蟠草菅人命后当下“大怒”并签发了对薛蟠的“通缉令”,估计最后的结果也会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会有人用银子摆平一切的。
“护官符”的现象虽是曹雪芹总结发现的,但绝对是官场定则。纵然门子没有对贾雨村说出这类官场秘笈,“四大家族”联络有亲是一种客观存在,贾雨村也会从其他渠道了解到。“官官相护”本是官场常态,这个道理贾雨村自然会懂,不然他将如何在官场上混?贾雨村本是在官场上栽过跟斗的,他曾因“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等被革过职,这次被起复,他不会不格外谨慎,不会不有所顾忌。尽管他身上还正气未泯,但也绝对不是清纯刚正之人了。如若不信,不妨细想一下,当贾雨村得知英莲就是自己恩人的女儿时,同样没有“施以援手”,而且这是他分内且是举手之劳的事,便可知他的堕落不与门子相干了。
门子自然是个明白人。他明白此案的原委,也明白如何判处才能彰显人间的公平、公道,但他偏是昧着良心——倘若他真有良心的话——给贾雨村出了一系列坏主意,致使仗势欺人的薛蟠逍遥法外,致使被活活殴死的冯渊不得瞑目,致使命运多舛的英莲陷身于另一个更大更深的火坑。
平心而论,作为一个普通的门子,终日里面对着官场的*、丑陋乃至*,倘能独善其身,不随波逐流,已属不易。门子也是人,也上有老下有小,也得养家糊口,许多事情并不是他一人所能左右的。然而,作为一个相对底层的人,在自己的切身利益并没有受到什么伤害的前提下,偏要替“*”、“富二代”说话,偏要在客观上戕害一些更为底层的人,偏要置天地公理于不顾,就有点“助纣为虐”了。追求个人的升迁、荣达,使自己过上更为风光体面的生活,本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把这些建立在有害公平的前提上,就于“理”不通了。
在“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之后,使门子感到痛心的是,他视公平、公道于不顾而为贾雨村出的那一番主意,使贾雨村有了“更上一层楼”的敲门砖,却没有得到他所希望得到的东西。更为痛心的是,后来贾雨村“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他”!好心竟然不得好报,为虎作伥竟然再度被虎所伤。这个门子,虽然也算是祸从口出,但是他的祸,完全是咎由自取。
当然,这门子绝对不是省油的灯。据人考证,终于有一天,门子向有关部门“说”出了贾雨村升迁的秘密,以及贪赃枉法的事实,贾雨村的仕途之路便也走到了尽头。1987年版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有几个镜头,委实令人过目不忘:咸鱼翻身并得了势的门子,坐在八抬大轿里,一脸的春风得意;被革了职的贾雨村则是身披枷锁,灰头土脸地被押在囚车里颓然前行。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这也是官场的定则之一。此时的贾雨村或许在想:当初,为什么没让那门子“*”呢!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2年第9期,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