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5 11:2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23:39
《论语》中有言:“人无信不立,业不信不兴。”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品德,也是走上工作岗位后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重要前提。没有诚信的人很难得到别人的真心相待,更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这是我们的共识,但是所有失信的人都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吗,其实不然。
在2009年,曾有一档很火的鉴宝节目名叫《华豫之门》,其中一期节目上来了位河南的藏家朱云,他带来的藏品是清朝乾隆帝的画作《嵩阳汉柏图》。据他介绍,这幅画是家里的传家宝,到他手上时已经传了几代人,这让在场的专家饶有兴趣。
但是当首席鉴宝大师刘岩看完这幅画后,他满脸遗憾地告诉朱云这幅画极有可能是别人的仿笔而非乾隆真迹。正当朱云带着画作要失望地离开时,他又在后台找到朱云并说有关这幅画的详细情况他们可以私下再沟通。
当晚,朱云来到刘岩休息的酒店,刘岩向他解释道,这幅画虽是仿作但是也是有些年代的精品,还是值几万块钱的。听到这话,朱云感到安慰了许多,他向大师打探如果放在市场上进行售卖的话,他的传家宝能卖出什么价钱
闻言,刘岩略作思忱,他说:“你若信得过我,就把这幅画交给我代理,我一定给你卖出个好价钱。”果然没多久,朱云就收到消息说有位买家愿意花17万元购买《嵩阳汉柏图》,他万万没想到赝品居然还能卖出这个价格,于是满心欢喜地答应了,同时也对刘岩充满了感激。
没想到一年后,朱云无意间在一次拍卖会上看到了自己那幅被鉴定为赝品的画作,更让他震惊的是它是以真迹的身份出现并且拍出了8700万的高价。朱云当场就愣住了,难道刘岩大师骗了自己?回家后,他找到刘岩对这个问题进行交涉,但是对方一直避而不谈。
事已至此,朱云甚至怀疑当初根本就没有那个花17万买他画的买家,这一切都是刘岩精心策划的*。气愤至极的他决定要一纸诉状将刘岩告上法庭,那结果如何呢,这个以17万元骗画转手8700万卖出的鉴宝大师因此身败名裂了吗?
不告不知道,一告吓一跳。在朱云进行起诉事宜时才被律师事务所告知,在文物鉴定界有两个同名同姓的刘岩,而且他们除了长相不同,甚至连履历都如出一辙。为了搞清楚这“真假刘岩”事件,朱云几经辗转联系上了另外一位刘岩。
电话中,这个刘岩告诉朱云,自己长居深圳近几年一直在做文物研究,几乎没有曝光在公众视野,更不用提上鉴宝节目了。前些年他曾听说有人以自己的名号到处给人做鉴定,但是真正进行追究后却又没有结果,而另一个刘岩似乎也确实对文物有所研究,还取得过一些成就,后来他索性放弃对此追责了。
如此一来,朱云才发现自己不仅被骗了画,甚至连整个人都被骗了,真的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在之后的开庭审理中,“骗子”刘岩一口咬定当初两人的交易完全是自愿,他既没有欺骗也没有强迫。朱云虽有一肚子苦水却拿不出有力证据,结果自然是失败而归。
这件事虽让不少人气愤不已,但是对刘岩似乎没有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如今,他仍然顶着“鉴宝大师”的头衔活跃在业界,并且干得风生水起。只是不知道吃了官司后的他有没有在文物鉴定的道路上秉承职业道德,坚守诚信。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刘岩的所作所为不仅是自己人生上一个抹不掉的污点,也对鉴宝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公信力折损。可以说如今人们之所以对许多鉴宝大师都存在一定排斥心理,这其中就有刘岩的功劳。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23:40
后来都被别人*了,因为他是一个大骗子,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嘴脸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23:40
后来这个人都退出圈子了,因为在圈子里,每个人都知道他这样骗人的行为了,他也混不下去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23:41
如今他依然生活的潇洒幸福,很富有,还是个“鉴宝大师”,并没有受到*的影响,仍然活跃在文物收藏界之中。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23:41
现今状况过得非常的好, 家庭也非常的温馨甜蜜,生活也过得非常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