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8: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5:41
济南油旋能够传承至今不衰有两大原因:一是经几代人不断改良,口味十分符合济南人。二是经过社会各界,尤其是鲁菜从业者的努力,把这一传统小吃坚守了下来。尤其是经过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推崇,油旋被济南人所广泛接受,知名度也有了极大提高。
油旋的来源并非济南本土,是清道光年间从南方传来。品味本来是甜香的,加了糖。而这并不符合济南人的口味。
于是油旋的从业者进行改良,把“甜香”改成“咸香”,咸香则是鲁菜最大特点之一。同时,油旋做法上也进行了改良,为解决当年人们肚里油水太少的问题,油旋的油水较大,比较香脆,吃起来如同点心。其后,油旋又数次改良,在用油、用面、用火上都进行了标准化,一个面团是一两,做好的油旋要能拎着一圈圈拉成线,每个油旋都要在固定火候下用手按出菊花旋涡出来??
讲到这里,还要讲段小故事:有人解释为什么叫“油旋”时,称是因为按出来的菊花如同旋涡,所以得名。这样的解释挺符合现代人的习惯,也易于理解。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以聚丰德为主的鲁菜大馆子写出来的招牌上,“旋”字的左边还有“饣”部旁,写作“饣旋”。当电脑汉字输入法面世后,这个字根本没法输入,所以人们多用“旋”字了。而且查找常用字典,“饣旋”字并没有收录。也许“饣旋”字是鲁菜从业者生造的字吧,就像陕西面里的那个biang biang面。
油旋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曾淡出济南人的视野。原因是几大鲁菜馆子在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本来有这门手艺的厨师就少,而学手艺的人不愿意从事这个利润率低,制作过程繁琐的小吃。之前的油旋厨师始终都是在几个鲁菜名馆里从业,油旋的做法并不为民间所熟知,市民也多没有品尝过,在很多人眼里,小小的油旋只是一个鲁菜小点心,不如馒头、米饭来的实在。当然,知名度也没有现在这么大。
以下内容是本文作者2002年前后与济南油旋唯一正宗传人苏将林的往事:
就在油旋快被济南人遗忘的时候。上世纪末,聚丰德饭店把油旋最后传承人、已退休回家的苏将林请回去,就在饭店后院里,一间小屋一块案板一个小炉,苏将林夫妻俩打制油旋,而前面聚丰德饭店的外卖窗口下,有一个牌子上写着“苏将林油旋”。
当时苏将林老两口都60余岁了,因为体力达不到,每天打制的油旋数量有限。苏将林的老师叫耿长银,“当年我跟着老师学手艺,光是烧火看炉子就3年,现在的年轻人谁能吃得了这个苦,因此没有人干了。我教的几个学生都半路放弃了??”苏将林的耳朵有些背,说话的时候要扯着嗓子。
老人对手艺没有半点儿马虎,其中最棒的一个手艺叫“打点”,就是一边擀制油旋,一边用手里的擀面棍在案板上敲击,擀面棍的两头发出“哒哒哒”的响声。苏将林使用的枣木案板上,打点出来的小凹坑非常多。“在过去,卖油旋的从来不叫卖,就这样打点。早晨时声音可以传很远,想吃的人家就知道油旋要出锅了。因为油旋要趁热吃,凉了发硬就不好吃了??”当年,苏将林这样说。估计现在的油旋从业者应该没有人再会“打点”了。
另外,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在的很多经营者销售的油旋不好吃,除了手艺上的差距外,盛油旋的袋子也大有问题。那就是如果用塑料袋盛,简单倒是简单了,但热气会很快把油旋的脆劲湿透,使口味大减。苏将林说,正宗的盛油旋袋子是用麻纸的,吸热保温,又不会产生水汽??
油旋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做过很多改良,比如有鸡蛋油旋,并且在香脆上更讲究。“很多人做的油旋不正宗,太硬了,扔到十二马路上能把地砸个坑。”苏将林说自己作的油旋香脆可口,即使凉了也不会硬得咬不动。
在此后的几年里,苏将林离开聚丰德饭店,在泉城路卫巷附近支了一个摊子卖油旋。后来泉城路卫巷改造,老人一度赋闲在家,又在改造前的县西巷支过摊子??据说现在老人的外孙已接过爷爷手艺,在济南经营苏将林油旋。
在油旋发展最难的那几年里,济南的手艺传承者们一直坚守着。这里面国学大师季羡林也有极大贡献。因为季老年轻求学时,曾在老济南吃过油旋。所以,上世纪九十年代季老学生从济南去北京看望老人时,都要从“张氏油旋”那里买上油旋给这位国学大师捎去。后来,一直对油旋情有独钟季老就为张氏油旋提词:油旋张,软酥香。此事经过媒体报道后,油旋被更多的市民所熟知。
近年来,随着鲁菜不断改良发展,传统口味也越来越吸引怀旧的市民。吃油旋、喝甜沫就成了早餐的标配。
香脆可口,油而不腻,价格便宜,这是油旋最大的特点。当然,最后还要叮嘱大家一句的是:要趁热吃,凉了口感会打折扣。
(本文为指动济南原创内容,已授权今日头条、百家号、微信公众号、企鹅号、搜狐号、大鱼号、网易号同步更新,其他网站和自媒体平台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你有什么意见和想法请点击下方的留言。或者点个赞,转发一下,让朋友分享本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5:41
济南油旋能够传承至今不衰有两大原因:一是经几代人不断改良,口味十分符合济南人。二是经过社会各界,尤其是鲁菜从业者的努力,把这一传统小吃坚守了下来。尤其是经过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推崇,油旋被济南人所广泛接受,知名度也有了极大提高。
油旋的来源并非济南本土,是清道光年间从南方传来。品味本来是甜香的,加了糖。而这并不符合济南人的口味。
于是油旋的从业者进行改良,把“甜香”改成“咸香”,咸香则是鲁菜最大特点之一。同时,油旋做法上也进行了改良,为解决当年人们肚里油水太少的问题,油旋的油水较大,比较香脆,吃起来如同点心。其后,油旋又数次改良,在用油、用面、用火上都进行了标准化,一个面团是一两,做好的油旋要能拎着一圈圈拉成线,每个油旋都要在固定火候下用手按出菊花旋涡出来??
讲到这里,还要讲段小故事:有人解释为什么叫“油旋”时,称是因为按出来的菊花如同旋涡,所以得名。这样的解释挺符合现代人的习惯,也易于理解。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以聚丰德为主的鲁菜大馆子写出来的招牌上,“旋”字的左边还有“饣”部旁,写作“饣旋”。当电脑汉字输入法面世后,这个字根本没法输入,所以人们多用“旋”字了。而且查找常用字典,“饣旋”字并没有收录。也许“饣旋”字是鲁菜从业者生造的字吧,就像陕西面里的那个biang biang面。
油旋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曾淡出济南人的视野。原因是几大鲁菜馆子在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本来有这门手艺的厨师就少,而学手艺的人不愿意从事这个利润率低,制作过程繁琐的小吃。之前的油旋厨师始终都是在几个鲁菜名馆里从业,油旋的做法并不为民间所熟知,市民也多没有品尝过,在很多人眼里,小小的油旋只是一个鲁菜小点心,不如馒头、米饭来的实在。当然,知名度也没有现在这么大。
以下内容是本文作者2002年前后与济南油旋唯一正宗传人苏将林的往事:
就在油旋快被济南人遗忘的时候。上世纪末,聚丰德饭店把油旋最后传承人、已退休回家的苏将林请回去,就在饭店后院里,一间小屋一块案板一个小炉,苏将林夫妻俩打制油旋,而前面聚丰德饭店的外卖窗口下,有一个牌子上写着“苏将林油旋”。
当时苏将林老两口都60余岁了,因为体力达不到,每天打制的油旋数量有限。苏将林的老师叫耿长银,“当年我跟着老师学手艺,光是烧火看炉子就3年,现在的年轻人谁能吃得了这个苦,因此没有人干了。我教的几个学生都半路放弃了??”苏将林的耳朵有些背,说话的时候要扯着嗓子。
老人对手艺没有半点儿马虎,其中最棒的一个手艺叫“打点”,就是一边擀制油旋,一边用手里的擀面棍在案板上敲击,擀面棍的两头发出“哒哒哒”的响声。苏将林使用的枣木案板上,打点出来的小凹坑非常多。“在过去,卖油旋的从来不叫卖,就这样打点。早晨时声音可以传很远,想吃的人家就知道油旋要出锅了。因为油旋要趁热吃,凉了发硬就不好吃了??”当年,苏将林这样说。估计现在的油旋从业者应该没有人再会“打点”了。
另外,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在的很多经营者销售的油旋不好吃,除了手艺上的差距外,盛油旋的袋子也大有问题。那就是如果用塑料袋盛,简单倒是简单了,但热气会很快把油旋的脆劲湿透,使口味大减。苏将林说,正宗的盛油旋袋子是用麻纸的,吸热保温,又不会产生水汽??
油旋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做过很多改良,比如有鸡蛋油旋,并且在香脆上更讲究。“很多人做的油旋不正宗,太硬了,扔到十二马路上能把地砸个坑。”苏将林说自己作的油旋香脆可口,即使凉了也不会硬得咬不动。
在此后的几年里,苏将林离开聚丰德饭店,在泉城路卫巷附近支了一个摊子卖油旋。后来泉城路卫巷改造,老人一度赋闲在家,又在改造前的县西巷支过摊子??据说现在老人的外孙已接过爷爷手艺,在济南经营苏将林油旋。
在油旋发展最难的那几年里,济南的手艺传承者们一直坚守着。这里面国学大师季羡林也有极大贡献。因为季老年轻求学时,曾在老济南吃过油旋。所以,上世纪九十年代季老学生从济南去北京看望老人时,都要从“张氏油旋”那里买上油旋给这位国学大师捎去。后来,一直对油旋情有独钟季老就为张氏油旋提词:油旋张,软酥香。此事经过媒体报道后,油旋被更多的市民所熟知。
近年来,随着鲁菜不断改良发展,传统口味也越来越吸引怀旧的市民。吃油旋、喝甜沫就成了早餐的标配。
香脆可口,油而不腻,价格便宜,这是油旋最大的特点。当然,最后还要叮嘱大家一句的是:要趁热吃,凉了口感会打折扣。
(本文为指动济南原创内容,已授权今日头条、百家号、微信公众号、企鹅号、搜狐号、大鱼号、网易号同步更新,其他网站和自媒体平台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你有什么意见和想法请点击下方的留言。或者点个赞,转发一下,让朋友分享本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5:41
济南油旋能够传承至今不衰有两大原因:一是经几代人不断改良,口味十分符合济南人。二是经过社会各界,尤其是鲁菜从业者的努力,把这一传统小吃坚守了下来。尤其是经过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推崇,油旋被济南人所广泛接受,知名度也有了极大提高。
油旋的来源并非济南本土,是清道光年间从南方传来。品味本来是甜香的,加了糖。而这并不符合济南人的口味。
于是油旋的从业者进行改良,把“甜香”改成“咸香”,咸香则是鲁菜最大特点之一。同时,油旋做法上也进行了改良,为解决当年人们肚里油水太少的问题,油旋的油水较大,比较香脆,吃起来如同点心。其后,油旋又数次改良,在用油、用面、用火上都进行了标准化,一个面团是一两,做好的油旋要能拎着一圈圈拉成线,每个油旋都要在固定火候下用手按出菊花旋涡出来??
讲到这里,还要讲段小故事:有人解释为什么叫“油旋”时,称是因为按出来的菊花如同旋涡,所以得名。这样的解释挺符合现代人的习惯,也易于理解。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以聚丰德为主的鲁菜大馆子写出来的招牌上,“旋”字的左边还有“饣”部旁,写作“饣旋”。当电脑汉字输入法面世后,这个字根本没法输入,所以人们多用“旋”字了。而且查找常用字典,“饣旋”字并没有收录。也许“饣旋”字是鲁菜从业者生造的字吧,就像陕西面里的那个biang biang面。
油旋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曾淡出济南人的视野。原因是几大鲁菜馆子在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本来有这门手艺的厨师就少,而学手艺的人不愿意从事这个利润率低,制作过程繁琐的小吃。之前的油旋厨师始终都是在几个鲁菜名馆里从业,油旋的做法并不为民间所熟知,市民也多没有品尝过,在很多人眼里,小小的油旋只是一个鲁菜小点心,不如馒头、米饭来的实在。当然,知名度也没有现在这么大。
以下内容是本文作者2002年前后与济南油旋唯一正宗传人苏将林的往事:
就在油旋快被济南人遗忘的时候。上世纪末,聚丰德饭店把油旋最后传承人、已退休回家的苏将林请回去,就在饭店后院里,一间小屋一块案板一个小炉,苏将林夫妻俩打制油旋,而前面聚丰德饭店的外卖窗口下,有一个牌子上写着“苏将林油旋”。
当时苏将林老两口都60余岁了,因为体力达不到,每天打制的油旋数量有限。苏将林的老师叫耿长银,“当年我跟着老师学手艺,光是烧火看炉子就3年,现在的年轻人谁能吃得了这个苦,因此没有人干了。我教的几个学生都半路放弃了??”苏将林的耳朵有些背,说话的时候要扯着嗓子。
老人对手艺没有半点儿马虎,其中最棒的一个手艺叫“打点”,就是一边擀制油旋,一边用手里的擀面棍在案板上敲击,擀面棍的两头发出“哒哒哒”的响声。苏将林使用的枣木案板上,打点出来的小凹坑非常多。“在过去,卖油旋的从来不叫卖,就这样打点。早晨时声音可以传很远,想吃的人家就知道油旋要出锅了。因为油旋要趁热吃,凉了发硬就不好吃了??”当年,苏将林这样说。估计现在的油旋从业者应该没有人再会“打点”了。
另外,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在的很多经营者销售的油旋不好吃,除了手艺上的差距外,盛油旋的袋子也大有问题。那就是如果用塑料袋盛,简单倒是简单了,但热气会很快把油旋的脆劲湿透,使口味大减。苏将林说,正宗的盛油旋袋子是用麻纸的,吸热保温,又不会产生水汽??
油旋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做过很多改良,比如有鸡蛋油旋,并且在香脆上更讲究。“很多人做的油旋不正宗,太硬了,扔到十二马路上能把地砸个坑。”苏将林说自己作的油旋香脆可口,即使凉了也不会硬得咬不动。
在此后的几年里,苏将林离开聚丰德饭店,在泉城路卫巷附近支了一个摊子卖油旋。后来泉城路卫巷改造,老人一度赋闲在家,又在改造前的县西巷支过摊子??据说现在老人的外孙已接过爷爷手艺,在济南经营苏将林油旋。
在油旋发展最难的那几年里,济南的手艺传承者们一直坚守着。这里面国学大师季羡林也有极大贡献。因为季老年轻求学时,曾在老济南吃过油旋。所以,上世纪九十年代季老学生从济南去北京看望老人时,都要从“张氏油旋”那里买上油旋给这位国学大师捎去。后来,一直对油旋情有独钟季老就为张氏油旋提词:油旋张,软酥香。此事经过媒体报道后,油旋被更多的市民所熟知。
近年来,随着鲁菜不断改良发展,传统口味也越来越吸引怀旧的市民。吃油旋、喝甜沫就成了早餐的标配。
香脆可口,油而不腻,价格便宜,这是油旋最大的特点。当然,最后还要叮嘱大家一句的是:要趁热吃,凉了口感会打折扣。
(本文为指动济南原创内容,已授权今日头条、百家号、微信公众号、企鹅号、搜狐号、大鱼号、网易号同步更新,其他网站和自媒体平台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你有什么意见和想法请点击下方的留言。或者点个赞,转发一下,让朋友分享本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5:41
济南油旋能够传承至今不衰有两大原因:一是经几代人不断改良,口味十分符合济南人。二是经过社会各界,尤其是鲁菜从业者的努力,把这一传统小吃坚守了下来。尤其是经过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推崇,油旋被济南人所广泛接受,知名度也有了极大提高。
油旋的来源并非济南本土,是清道光年间从南方传来。品味本来是甜香的,加了糖。而这并不符合济南人的口味。
于是油旋的从业者进行改良,把“甜香”改成“咸香”,咸香则是鲁菜最大特点之一。同时,油旋做法上也进行了改良,为解决当年人们肚里油水太少的问题,油旋的油水较大,比较香脆,吃起来如同点心。其后,油旋又数次改良,在用油、用面、用火上都进行了标准化,一个面团是一两,做好的油旋要能拎着一圈圈拉成线,每个油旋都要在固定火候下用手按出菊花旋涡出来??
讲到这里,还要讲段小故事:有人解释为什么叫“油旋”时,称是因为按出来的菊花如同旋涡,所以得名。这样的解释挺符合现代人的习惯,也易于理解。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以聚丰德为主的鲁菜大馆子写出来的招牌上,“旋”字的左边还有“饣”部旁,写作“饣旋”。当电脑汉字输入法面世后,这个字根本没法输入,所以人们多用“旋”字了。而且查找常用字典,“饣旋”字并没有收录。也许“饣旋”字是鲁菜从业者生造的字吧,就像陕西面里的那个biang biang面。
油旋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曾淡出济南人的视野。原因是几大鲁菜馆子在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本来有这门手艺的厨师就少,而学手艺的人不愿意从事这个利润率低,制作过程繁琐的小吃。之前的油旋厨师始终都是在几个鲁菜名馆里从业,油旋的做法并不为民间所熟知,市民也多没有品尝过,在很多人眼里,小小的油旋只是一个鲁菜小点心,不如馒头、米饭来的实在。当然,知名度也没有现在这么大。
以下内容是本文作者2002年前后与济南油旋唯一正宗传人苏将林的往事:
就在油旋快被济南人遗忘的时候。上世纪末,聚丰德饭店把油旋最后传承人、已退休回家的苏将林请回去,就在饭店后院里,一间小屋一块案板一个小炉,苏将林夫妻俩打制油旋,而前面聚丰德饭店的外卖窗口下,有一个牌子上写着“苏将林油旋”。
当时苏将林老两口都60余岁了,因为体力达不到,每天打制的油旋数量有限。苏将林的老师叫耿长银,“当年我跟着老师学手艺,光是烧火看炉子就3年,现在的年轻人谁能吃得了这个苦,因此没有人干了。我教的几个学生都半路放弃了??”苏将林的耳朵有些背,说话的时候要扯着嗓子。
老人对手艺没有半点儿马虎,其中最棒的一个手艺叫“打点”,就是一边擀制油旋,一边用手里的擀面棍在案板上敲击,擀面棍的两头发出“哒哒哒”的响声。苏将林使用的枣木案板上,打点出来的小凹坑非常多。“在过去,卖油旋的从来不叫卖,就这样打点。早晨时声音可以传很远,想吃的人家就知道油旋要出锅了。因为油旋要趁热吃,凉了发硬就不好吃了??”当年,苏将林这样说。估计现在的油旋从业者应该没有人再会“打点”了。
另外,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在的很多经营者销售的油旋不好吃,除了手艺上的差距外,盛油旋的袋子也大有问题。那就是如果用塑料袋盛,简单倒是简单了,但热气会很快把油旋的脆劲湿透,使口味大减。苏将林说,正宗的盛油旋袋子是用麻纸的,吸热保温,又不会产生水汽??
油旋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做过很多改良,比如有鸡蛋油旋,并且在香脆上更讲究。“很多人做的油旋不正宗,太硬了,扔到十二马路上能把地砸个坑。”苏将林说自己作的油旋香脆可口,即使凉了也不会硬得咬不动。
在此后的几年里,苏将林离开聚丰德饭店,在泉城路卫巷附近支了一个摊子卖油旋。后来泉城路卫巷改造,老人一度赋闲在家,又在改造前的县西巷支过摊子??据说现在老人的外孙已接过爷爷手艺,在济南经营苏将林油旋。
在油旋发展最难的那几年里,济南的手艺传承者们一直坚守着。这里面国学大师季羡林也有极大贡献。因为季老年轻求学时,曾在老济南吃过油旋。所以,上世纪九十年代季老学生从济南去北京看望老人时,都要从“张氏油旋”那里买上油旋给这位国学大师捎去。后来,一直对油旋情有独钟季老就为张氏油旋提词:油旋张,软酥香。此事经过媒体报道后,油旋被更多的市民所熟知。
近年来,随着鲁菜不断改良发展,传统口味也越来越吸引怀旧的市民。吃油旋、喝甜沫就成了早餐的标配。
香脆可口,油而不腻,价格便宜,这是油旋最大的特点。当然,最后还要叮嘱大家一句的是:要趁热吃,凉了口感会打折扣。
(本文为指动济南原创内容,已授权今日头条、百家号、微信公众号、企鹅号、搜狐号、大鱼号、网易号同步更新,其他网站和自媒体平台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你有什么意见和想法请点击下方的留言。或者点个赞,转发一下,让朋友分享本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5:41
济南油旋能够传承至今不衰有两大原因:一是经几代人不断改良,口味十分符合济南人。二是经过社会各界,尤其是鲁菜从业者的努力,把这一传统小吃坚守了下来。尤其是经过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推崇,油旋被济南人所广泛接受,知名度也有了极大提高。
油旋的来源并非济南本土,是清道光年间从南方传来。品味本来是甜香的,加了糖。而这并不符合济南人的口味。
于是油旋的从业者进行改良,把“甜香”改成“咸香”,咸香则是鲁菜最大特点之一。同时,油旋做法上也进行了改良,为解决当年人们肚里油水太少的问题,油旋的油水较大,比较香脆,吃起来如同点心。其后,油旋又数次改良,在用油、用面、用火上都进行了标准化,一个面团是一两,做好的油旋要能拎着一圈圈拉成线,每个油旋都要在固定火候下用手按出菊花旋涡出来??
讲到这里,还要讲段小故事:有人解释为什么叫“油旋”时,称是因为按出来的菊花如同旋涡,所以得名。这样的解释挺符合现代人的习惯,也易于理解。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以聚丰德为主的鲁菜大馆子写出来的招牌上,“旋”字的左边还有“饣”部旁,写作“饣旋”。当电脑汉字输入法面世后,这个字根本没法输入,所以人们多用“旋”字了。而且查找常用字典,“饣旋”字并没有收录。也许“饣旋”字是鲁菜从业者生造的字吧,就像陕西面里的那个biang biang面。
油旋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曾淡出济南人的视野。原因是几大鲁菜馆子在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本来有这门手艺的厨师就少,而学手艺的人不愿意从事这个利润率低,制作过程繁琐的小吃。之前的油旋厨师始终都是在几个鲁菜名馆里从业,油旋的做法并不为民间所熟知,市民也多没有品尝过,在很多人眼里,小小的油旋只是一个鲁菜小点心,不如馒头、米饭来的实在。当然,知名度也没有现在这么大。
以下内容是本文作者2002年前后与济南油旋唯一正宗传人苏将林的往事:
就在油旋快被济南人遗忘的时候。上世纪末,聚丰德饭店把油旋最后传承人、已退休回家的苏将林请回去,就在饭店后院里,一间小屋一块案板一个小炉,苏将林夫妻俩打制油旋,而前面聚丰德饭店的外卖窗口下,有一个牌子上写着“苏将林油旋”。
当时苏将林老两口都60余岁了,因为体力达不到,每天打制的油旋数量有限。苏将林的老师叫耿长银,“当年我跟着老师学手艺,光是烧火看炉子就3年,现在的年轻人谁能吃得了这个苦,因此没有人干了。我教的几个学生都半路放弃了??”苏将林的耳朵有些背,说话的时候要扯着嗓子。
老人对手艺没有半点儿马虎,其中最棒的一个手艺叫“打点”,就是一边擀制油旋,一边用手里的擀面棍在案板上敲击,擀面棍的两头发出“哒哒哒”的响声。苏将林使用的枣木案板上,打点出来的小凹坑非常多。“在过去,卖油旋的从来不叫卖,就这样打点。早晨时声音可以传很远,想吃的人家就知道油旋要出锅了。因为油旋要趁热吃,凉了发硬就不好吃了??”当年,苏将林这样说。估计现在的油旋从业者应该没有人再会“打点”了。
另外,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在的很多经营者销售的油旋不好吃,除了手艺上的差距外,盛油旋的袋子也大有问题。那就是如果用塑料袋盛,简单倒是简单了,但热气会很快把油旋的脆劲湿透,使口味大减。苏将林说,正宗的盛油旋袋子是用麻纸的,吸热保温,又不会产生水汽??
油旋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做过很多改良,比如有鸡蛋油旋,并且在香脆上更讲究。“很多人做的油旋不正宗,太硬了,扔到十二马路上能把地砸个坑。”苏将林说自己作的油旋香脆可口,即使凉了也不会硬得咬不动。
在此后的几年里,苏将林离开聚丰德饭店,在泉城路卫巷附近支了一个摊子卖油旋。后来泉城路卫巷改造,老人一度赋闲在家,又在改造前的县西巷支过摊子??据说现在老人的外孙已接过爷爷手艺,在济南经营苏将林油旋。
在油旋发展最难的那几年里,济南的手艺传承者们一直坚守着。这里面国学大师季羡林也有极大贡献。因为季老年轻求学时,曾在老济南吃过油旋。所以,上世纪九十年代季老学生从济南去北京看望老人时,都要从“张氏油旋”那里买上油旋给这位国学大师捎去。后来,一直对油旋情有独钟季老就为张氏油旋提词:油旋张,软酥香。此事经过媒体报道后,油旋被更多的市民所熟知。
近年来,随着鲁菜不断改良发展,传统口味也越来越吸引怀旧的市民。吃油旋、喝甜沫就成了早餐的标配。
香脆可口,油而不腻,价格便宜,这是油旋最大的特点。当然,最后还要叮嘱大家一句的是:要趁热吃,凉了口感会打折扣。
(本文为指动济南原创内容,已授权今日头条、百家号、微信公众号、企鹅号、搜狐号、大鱼号、网易号同步更新,其他网站和自媒体平台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你有什么意见和想法请点击下方的留言。或者点个赞,转发一下,让朋友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