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8:5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22:12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1)人地协调观
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所持的正确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科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和基本的思维视角。面对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人类社会要更好的协调好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2)地理实践力
指人们在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野外考察与室内试验、模拟相结合,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高中地理课程特有的学习方式。 具备地理实践力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以及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
(3)综合思维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包括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也包括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业交通等要素之间的综合研究。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对人类活动的评判必须借助综合思维。 将地理的综合思维确认为地理核心素养是基于对地理学科内容和学习思维综合性的考虑。
扩展资料:
培养高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方法
1.课前教学设计培养意识的渗透
在地理教学中,要做到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需要地理教师树立地理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地理教师是地理教学工作的主导者,是推进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进程的主力军,也是地理教学过程的设计师,这个课前的设计对于整个地理课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的了整个课堂的培养方向和重点。
因此在课前的地理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要有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意识,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课堂,这样才能有效地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例如,在上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时”。
在设计教学时,可以渗透培养学生空间视角这一核心素养的意识,通过设计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宇宙各星球的分布和运动规律这样的活动以达到这一培养目的。
2.课中培养方式和学科教学内容和逻辑的结合
核心素养包括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等多个方面,教材中的各个地理知识点都有其侧重的方向,一个地理知识点往往不能兼顾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科知识自身的特点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
例如,在学习各类地图时,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识图、绘图、用图的地图技能,在设计教学的时候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利用地图三要素区分各类不同的地图类型、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等高线图、通过对图的分析正确的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等。
另外地理的学科知识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载体,在运用学科知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时候也需要符合学科的逻辑性,使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相应的学科逻辑相结合,有效培养出符合需要的地理核心素养。
3.课后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既然地理教学的大方向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因此在教学评价上就要以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侧重点,而不仅仅是以往的对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或是对三维目标的评价。
在设计时不能仅仅局限在知识的记忆,要更加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及其在解决地理问题过程中的应对能力,如在设计对地理必修一“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这一章内容的评价量表时,不能单纯地设计“请绘制出热力环流模式图”而应该设计成“请根据热力环流模式图,绘制出白天和夜晚的海陆间的热力环路模式图”,这样就完成了知识的迁移。
测量到了学生的综合思维及人地观念的核心素养。由于地理核心素养具有其内隐性,在评价时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建立可量化的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和开发出信效度高的测量工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测量工具,对教学活动中地理核心素养进行测量才能精确的把握住培养的动态以及时调整教学活动中的相应的策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22:12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几点:
1、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就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能够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能够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矛盾的实例,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2、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
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就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或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并且能够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3、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能够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
4、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够运 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趣与*,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
扩展资料: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律介绍:
1、哪些内容应成为学习的重点内容:
⑴地理基本概念。
① 能说明某种特点地理现象的特定概念。如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低气压、高气压、地球的自转、公转等;
② 反映某种地理事物类别的特定概念(对这类概念特别要注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
⑵地理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⑶地理基本技能。如等值线的分析应用、各类经济图表的绘制与判读、各种地理示意图的绘制与判读、图文转换与图图转换能力等等。
⑷地理内容的文字逻辑表达能力。
⑸收集、整理地理资料的能力。
2、怎样高效地掌握上述学习重点内容
⑴用理科思维的方法学习自然地理。
① 充分运用图解法,从三维空间的角度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
② 用跨学科的知识解决地理问题。
⑵注重各类地理图表的表达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关系。
⑶用文科思维方法学习人文地理。所谓人文地理主要指下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与自然地理的学习有较大的差异,它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社会生产活动,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各社会生产部门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为什么会沿着这样的轨迹发展。
人类目前面临的怎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经济的角度多因素的分析各社会生产部门布局的合理性、科学性,这部分可能与*课的内容有较多的联系,同学们应该把*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地理学习上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22:13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实践力 。
(1)人地协调观
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所持的正确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科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和基本的思维视角。面对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人类社会要更好的协调好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2)地理实践力
指人们在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野外考察与室内试验、模拟相结合,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高中地理课程特有的学习方式。 具备地理实践力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以及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
(3)综合思维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包括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也包括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业交通等要素之间的综合研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对人类活动的评判必须借助综合思维。
将地理的综合思维确认为地理核心素养是基于对地理学科内容和学习思维综合性的考虑。
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大方面,四大核心素养是相辅相承的。这是我国地理教育学家以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响应了我国颁布的课改纲要、新课程标准等。
扩展资料:
地理学科四大素养已经深入普及到我国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并成为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目标的依据和标准,并在中国众多高中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学生能够在四大素养的教学模式下逐步学习并掌握一定的高中地理知识,与高中地理技能。
由此可见,四大素养对于高中地理学科的课程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地推动我国高中地理课堂的新课程改革,同时高考也必然向“核心素养”的考查转变,“核心素养立意”将是未来高考改革的基本特征和方向。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
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22:13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22:14
即: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气温、降水量)、中国水系图、中国资源图(森林、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等)、中国农作物分布图、中国工业分布图、中国人口、民族、城市、商业中心图、中国交通图、中国自然保护区图等。逐一看图、记图,甚至画图,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就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