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道题。讲一老头死后给两个儿子留下几头牛,但两个人不能平均分,后来到别处借了头牛,平分后还换了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4 00:3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06:11
楼主说的是不是这个题目:古代印度有位老人临死前给三个儿子留下遗言:财产19头牛,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得总数的二分之一,老二分四分之一,老三五分之一。怎么分?
借邻居一头牛,是20头。老大分10头,老二分5头,老三分4头,剩下的一头还还给邻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06:11
一些思维定势测试题
1 在荒无人迹的河边停着一只小船,这只小船只能容纳一个人。有两个人同时来到河边,两个人都乘这只船过了河。请问:他们是怎样过河的?
2.篮子里有4个苹果,由4个小孩平均分。分到最后,蓝子里还有一个苹果。请问:他们是怎样分的?
3.一位**在茶馆里与一位老头下棋。正下到难分难解之时,跑来了一位小孩,小孩着急地对**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头问:“这孩子是你的什么人?”**答道:“是我的儿子。”请问:这两个吵架的人与**是什么关系?
4.已将一枚硬币任意抛掷了9次,掉下后都是正面朝上。现在你再势一次,假定不受任何外来因素的影响,那么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5.有人不拔开瓶塞,就可以喝到酒,你能做到吗?(注意:不能将瓶子弄破,也不能在瓶塞上钻孔。)
6.抽屈里有黑白尼龙袜子各7只,假如你在黑暗中取袜,至少要拿出几只才能保证取到一双颜色相同的袜子?
答案:
1.很简单,两人是分别处在河的两岸,先是一个渡过河来,然后另一个渡过去。对于这道题,你大概“绞尽了脑汁”吧?的确,小船只能坐一人,如果他们是处在同一河岸,对面也没有人(荒无人迹),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都渡过去。当然,你可能也设想了许多方法,如一个人先过去,然后再用什么方法让小船空着回来,等等。但你为什么始终要想到这两人是在同一岸边呢?题目本身并没有这样的意思呀!看来,你还是从习惯出发,从而形成了“思维嵌塞”。
2.4个小孩一人一个。对于这一答案你可能不服气:不是说4个人平均分4个苹果吗?那篮子剩下的一个怎么解释呢?首先,题目中并没有“剩下”的字眼;其次,那3个小孩拿了应得的一份,最后一份当然是最后一个孩子的,这有什么奇怪呢?至于他把苹果留在篮子里或拿在手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反正都是他所分得的,不是吗?
3.**是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她的丈夫,即小孩的父亲;另一个是**的父亲,小孩的外公。有人曾将这题对100人进行了测验,结果只有两人答对;后来对一个三口之家进行了测验,结果父母猜了半天拿不准,倒是他们的儿子(小学生)答对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是定势在作怪。人们习惯上总是把**与男性联系在一起,更何况还有“茶馆”、“老头”等支持这种定势。所以,从经验出发就不容易解答。而那位小学生因为经历少,经验也少,就容易跳出定势的“魔圈。”
4.二分之一,这道题本来很简单。硬币只有两面,不要说任意抛10次,就是任意抛掷1000次,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也始终是二分之一,不会再多,也不会再少了。对这道题,如果没有上题的那种定势在作怪,一般马上就可以说出答案来。
5.可以将瓶塞压入瓶内。在多数情况下,人们总是拔开瓶塞后才喝酒的。但是,也可以将瓶塞压入瓶内,不过,只是人们不常这样做罢了
6.3只,这也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有人曾用这道题去考4名大学生,其中居然有3人回答说,至少要拿出8只,才能保证取到一双颜色相同的袜子。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相同”与“不同”。取一双颜色相同的,答案是3只;取一双不同的,答案才是8只。那么,既然题只要求取出颜色“相同”的又为什么会产生颜色“不同”的定势呢?这主要是由于题目中“黑白尼龙袜”和“各7只”的影响。
总结:
思维定势对思维活动的影响是明显的。由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习惯的束缚,人们在处理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时就往往囿于旧有框框,一旦你摆脱了它,你的思维就能闪烁出创造性的火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06:12
你要的题就在故事里,自己去摘出来吧!因为觉得这个故事很好,所以都送给你了。愿你满意!
趣味数学故事
儿子分羊的故事
在《数学万花筒》中,讲到一个“儿子分羊”的故事,这个故
事最早在阿拉伯民间开始流传。后来,它传到了世界各国,一次又
一次地被编到各种读物中。
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个农民,他有17只羊,临终前,他嘱
咐把羊分给三个儿子,他说:“大儿子分一半;二儿子分三分之
一;小儿子分九分之一,但是不许把羊杀死或者卖掉。”三个儿子
没有办法分,就去请教邻居。聪明的邻居带了一只羊来给他们,羊
就有18只了。于是,大儿子分二分之一,得9只;二儿子分三分之
一,得6只;小儿子分九分之一,得2只。三个人共分去17只,
剩下的1只,由邻居带了回去。这个故事,构思巧妙,情节有趣,
已经在全世界广泛流传千年之久了。
在流传中,张景中在编写《数学传奇》一书中,他把其中的数
改变了,故事照样讲得通。农民不是有17只羊,而是有11匹
马,他给三个儿子规定的分配方案是:各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和
六分之一.邻居牵来了1匹马后,一共是12匹。于是,大儿子分到
6匹,二儿子分到3匹,小儿子分到2匹,剩下的1匹,仍然可以
还给邻居。
世上有没有不这么凑巧的事情呢?我们来试试. 现在,让我们
来改动一下这个故事的数,看看结果会怎么样呢?假设农民还是有
17只羊,还是分给三个儿子,还是大儿子分二分之一,二儿子分
三分之一,只是小儿子不是分九分之一,而是分六分之一。要是我
们学习故事中的邻居,牵了1只羊送去,结果会怎么样呢?结果是
大儿子得9只,二儿子得6只,小儿子得3只,18只羊被分光
了,我们损失了1只羊。还会不会发生相反的情况呢?会的。假设
农民对17只羊的分配方案是:大儿子分三分之一;二儿子分六分
之一;三儿子分九分之一。要是你送1只羊去,大儿子的三分之一
是6只,二儿子的六分之一是3只,小儿子的九分之一是2只。这
时,18只羊还剩下7只.你要是牵走这7只羊,肯定会发生一场纠
纷。可见,想要充当故事的聪明角色,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摹仿
也得动脑筋,要先弄清道理,再精打细算,才能避免失误。
要是你忘记了农民有多少只羊,也记不清分配方案,又想给别
人讲这个故事,应当怎样把这些失去的数找回来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06:13
这是一道经典的逻辑题。
原来题目是:
从前有个农民,一生养了不少牛。去世前留下遗嘱:牛的总数的一半加半头给儿子,剩下牛的一半加半头给妻子,再剩下的一半加半头给女儿,再剩下的一半加半头宰杀犒劳帮忙的乡亲。农民去世后,他们按遗嘱分完后恰好一头不剩。他们各分了多少头牛?
答案:
15头
儿子一半加半头8头剩7头
妻子分三头半加半头得4头
还剩三头, 三头一半加一头就是2头分女儿
剩一头的一半加半头正好一头给农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06:13
老汉有17头牛,有三个儿子,老大分1/2,老二分1/3,老三分1/9,有人借给他们1头牛,正好分完后,那个人把自己的牛牵走了,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