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风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21:3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2:20
地牛王节”传说
每年的阴历4月8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都要举办土家族民间艺术节暨“牛王节”,来祭奠给土家族送来谷种的神牛。“牛王节”是土家族的一个传统节日。相传很久以前,居住在这里的土家族、苗族人民都靠捕猎野兽和采摘野果度日,长年身受饥饿的威胁。寨子旁边有一个天湖,据说天湖那边种有金灿灿的仙谷,人们对于能吃到天湖那边的仙谷米非常向往。但天湖深而无际,波涛汹涌,无法渡过。为了生存,一些年轻人冒着生命危险,扎起木排想渡过天湖去盗仙谷,可总是一去不归,葬身湖底……土家山寨的强壮小伙子越来越少,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孤寡年幼者,只能在饥饿和野兽的威胁中苦苦挣扎。 传说天湖旁有一头因犯天条被玉帝罚下凡间受罪的神牛,它被土家族青年舍命渡天湖的精神所感动。一天深夜,它潜水*过天湖,进入仙谷田里一阵乱滚,让身上粘满了谷粒,但在潜回时身上的仙谷被水冲走了。幸好,神牛鼻子尖尖上和耳朵里还有几十粒仙谷没被冲走,它把谷种送给了当地的土家族、苗族人。从此土、苗人民有了谷种,年年五谷丰登,过上了好日子。但神牛却因身受重伤和苦累,死于农历四月初八,土、苗人非常悲哀,他们将神牛按照安葬土、苗老人的仪式进行了厚葬。并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八日这天,给所有的牛披红挂彩,用最最隆重的礼仪来祭奠神牛。由此形成了“牛王节”。 来凤30万土家族、苗族人民靠牛那样勤劳勇敢、富于创造的精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神牛般的执着与坚韧,创造了一个个民族的辉煌,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崭新的篇章。
[编辑] 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歌舞,带有浓烈的祭祀色彩。歌随舞生,舞随歌而得名。《后汉书》称摆手舞起源于古代的巴渝舞。《晋书乐志》认为舞曲四篇中就有“矛渝”,“弩渝”是离不开武器的,故为古代一种战舞。巴人跟随周武王伐纣,“歌舞以凌,殷兵大溃”;秦末刘邦反秦,巴人以巴渝舞勇挫秦兵,刘邦认为有巴渝舞之遗风;明嘉靖年间土司兵抗击倭寇,大跳摆手舞,乘倭寇不备,大败倭寇,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这种战舞逐渐演变成土家祭祀活动,各土司辖地纷纷建摆手堂。清代《永顺府志》载:“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男女齐集,鸣锣击鼓,跳舞唱歌,名曰摆手。”摆手舞与西兰卡普(土花铺盖)并称为土家族艺术之花。
摆手舞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祭祀仪式由梯玛或掌坛师带领众人进摆手堂或摆手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摆手歌长达数万行,堪称土家族民族史诗。摆手分单摆、双摆、大摆手、小摆手数种,摆手又称“社巴”。跳摆手舞不拘人数多少,少者数百,多则上万,摆手时,以击大锣、鸣大鼓呼应节奏,气势恢宏壮观,动人心魄。主要特点是手脚呈同边动作,踢踏摆手,翩翩进退,成双成对,节奏鲜明生动。 清代“竹枝词”盛赞摆手舞场面:摆手堂前艳会多,携手联诀缓行歌;鼓锣声杂喃喃语,袅袅余音嗬也嗬 土家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世代在湘、鄂、渝、黔边境山区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而独具一格的歌舞。摆手舞在全民族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是世代相传的一种民族大型舞蹈,歌时男女相携,翩跹进退,击鼓鸣钹,舞蹈动作以摆手为主,故名曰摆手舞. 一、摆手舞的起源 周代初记昭王时事的《宗周钟》铭文中有“南国 孳”的记载,活动于巴国与楚国边境,(即现在的湘、鄂、渝、黔边境)高山峻岭,林深树茂的环境决定“ 孳”人的生活生存方式以狩猎为主。特别是龙山县境内的狩猎活动更有后*载“深林密箐,往日皆土官围场,一草一木不放轻取,每冬狩猎,谓之‘赶仗’,先令舍巴、头目视虎所居,率数十百人,用大网环之,旋砍其草,以大惊兽,兽奔,则乌铳标*毙之,无一脱者。“长期的狩猎生活,逐步形成了两大特点:〈1〉培养了‘哦孳’人天性劲勇,敢于征服劲敌的勇敢性格。在战国秦昭褒王时(公元前306—251)‘ 孳’人因射杀白虎立功,曾被称为“白虎复夷”就是“射杀白虎的‘ _ 孳’夷”。〈2〉形成了一定格调的歌舞习俗,十百人围住猎物所居,以唱歌,踢脚,甩手,击盆等形式来惊兽,使其奔跑,最后毙之。这就是就原始的摆手舞了。邓少琴先生的《巴蜀史迹探索,巴史再探》云:“按此器(宋国钟)记昭王时事……此所记之‘ 孳’应今日土家自称之比兹卡也。”可见,土家族摆手歌舞起于古代土著先民的狩猎生活。 二、摆手舞的历史作用 土家人朴实厚道,天性劲勇,从商周到改土归流(1729年)止,多次为朝廷出征,战功显赫,“无事则荷,耒而耕,有事则修矛以战,军无远戌之劳,官无养兵之费,”明代时成为朝廷主要兵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土家人勇善战,屡战获胜的秘诀就是歌舞振锐气,施展摆手舞中的“太极阵”,“螺丝钻硕阵”来迷惑敌人。 公元前1066年,武五伐纣时,土家人应召参与巴师,在商丘牧野的灭纣大战中,前歌后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帮世称为“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公元前206年,汉高祖灭秦时,土家人汉前锋陷阵,亦也歌舞振已锐气,迷敌心神,获胜立功,高祖帝喜之曰:“此乃武王伐纣之歌也。” 三、摆手舞的演进历程 摆手舞起源于狩猎生活,应用于抗敌战争民展于土司宫厅,丰富于民间的活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定格于现今的土家族民间摆手舞。 唐代以后,单一的土家族逐步形成,‘ 孳’人的经济生活也逐步从狩猎中转为耕地种田的农业生产,抗敌战争中用以迷惑敌人的歌舞随之演变成土家族首领们的厅堂舞;洛塔《向伯林墓志铭》中记载,土家族老蛮头吴著冲的行宫吴著厅,常以男女相随,歌舞作乐。五代时期,土家族地区开始实行土司制度,摆手舞成了专供土司王娱乐的一种歌舞,直到改土归流时,摆手舞得以充分完善和迅猛发展。首先从摆手舞参加的人数来看,土司所管辖地区,青年男女全部参加,因为每逢岁时,会节及舍巴下乡“具令民间妇女摆项歌舞侑觞,”其次在摆手地点上也充分扩大,从土司王衙署所在地老司城扩大到所管辖的三州六洞皆设有摆手堂,仅龙山县境内就有靛房,贾市的 吐,长潭的着落湖,洗车的干溪,水坝等建有摆手堂。从摆手舞的内容上有了相当的因定模式,主要叙述人类的起源,民族迁徒,建设家园,反抗侵略等。从形式上更是丰富多彩,有大摆小摆之分,还有古老的歌词,简单的道具,如龙风旗,齐眉棍、朝简,“毛古斯”的稻草衣等。并且有一事实上的情节和故事。在土司统治的805年期间,摆手舞无论从形式到内容,从时间到地点,都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摆手舞的内函。显而易见,土司王的目的有二;其一,为了长期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自己的祖宗彭仕愁,田帕帕进行神化,摆上神堂,与八部大王齐位。世代沿袭的土司王位是上帝的旨意,神的再世,百姓们只能听命,不能造反。其二,摆手舞场面之大,气氛之热烈,土家儿女以歌舞供其欣赏。改土归流后,摆手舞由供土官作乐转为民间娱乐,男女老少全部参加,十分普及,形成了自演、自乐的传统歌舞;一来表示对祖宗的怀念和尊敬;二来表示教育年轻人不忘根古;三来表示本民族的自尊、团结。*末年,由于局势*,摆手舞开始衰退,多数摆手堂因失修而坍毁。 四、摆手舞的现实意义 摆手舞作为土家族传统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别具一格。现在抢救、传承土家传统文化,对于加强两个文明建设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 1、在旅游业逐步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时代,摆手舞作为土家族传统文化,是难得的民俗风情特色旅游资源,对进一步开发黔江旅游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摆手舞作为独特的土家民族文化,对让世界认识土家族,了解黔江有着极大的吸引作用。 3、摆手舞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定期举办摆手活动,对加强民族团结,增进民族友谊,实施文化交流,发展民族贸易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3:38
地牛王节”传说
每年的阴历4月8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都要举办土家族民间艺术节暨“牛王节”,来祭奠给土家族送来谷种的神牛。“牛王节”是土家族的一个传统节日。相传很久以前,居住在这里的土家族、苗族人民都靠捕猎野兽和采摘野果度日,长年身受饥饿的威胁。寨子旁边有一个天湖,据说天湖那边种有金灿灿的仙谷,人们对于能吃到天湖那边的仙谷米非常向往。但天湖深而无际,波涛汹涌,无法渡过。为了生存,一些年轻人冒着生命危险,扎起木排想渡过天湖去盗仙谷,可总是一去不归,葬身湖底……土家山寨的强壮小伙子越来越少,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孤寡年幼者,只能在饥饿和野兽的威胁中苦苦挣扎。 传说天湖旁有一头因犯天条被玉帝罚下凡间受罪的神牛,它被土家族青年舍命渡天湖的精神所感动。一天深夜,它潜水*过天湖,进入仙谷田里一阵乱滚,让身上粘满了谷粒,但在潜回时身上的仙谷被水冲走了。幸好,神牛鼻子尖尖上和耳朵里还有几十粒仙谷没被冲走,它把谷种送给了当地的土家族、苗族人。从此土、苗人民有了谷种,年年五谷丰登,过上了好日子。但神牛却因身受重伤和苦累,死于农历四月初八,土、苗人非常悲哀,他们将神牛按照安葬土、苗老人的仪式进行了厚葬。并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八日这天,给所有的牛披红挂彩,用最最隆重的礼仪来祭奠神牛。由此形成了“牛王节”。 来凤30万土家族、苗族人民靠牛那样勤劳勇敢、富于创造的精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神牛般的执着与坚韧,创造了一个个民族的辉煌,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崭新的篇章。
[编辑] 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歌舞,带有浓烈的祭祀色彩。歌随舞生,舞随歌而得名。《后汉书》称摆手舞起源于古代的巴渝舞。《晋书乐志》认为舞曲四篇中就有“矛渝”,“弩渝”是离不开武器的,故为古代一种战舞。巴人跟随周武王伐纣,“歌舞以凌,殷兵大溃”;秦末刘邦反秦,巴人以巴渝舞勇挫秦兵,刘邦认为有巴渝舞之遗风;明嘉靖年间土司兵抗击倭寇,大跳摆手舞,乘倭寇不备,大败倭寇,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这种战舞逐渐演变成土家祭祀活动,各土司辖地纷纷建摆手堂。清代《永顺府志》载:“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男女齐集,鸣锣击鼓,跳舞唱歌,名曰摆手。”摆手舞与西兰卡普(土花铺盖)并称为土家族艺术之花。
摆手舞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祭祀仪式由梯玛或掌坛师带领众人进摆手堂或摆手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摆手歌长达数万行,堪称土家族民族史诗。摆手分单摆、双摆、大摆手、小摆手数种,摆手又称“社巴”。跳摆手舞不拘人数多少,少者数百,多则上万,摆手时,以击大锣、鸣大鼓呼应节奏,气势恢宏壮观,动人心魄。主要特点是手脚呈同边动作,踢踏摆手,翩翩进退,成双成对,节奏鲜明生动。 清代“竹枝词”盛赞摆手舞场面:摆手堂前艳会多,携手联诀缓行歌;鼓锣声杂喃喃语,袅袅余音嗬也嗬 土家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世代在湘、鄂、渝、黔边境山区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而独具一格的歌舞。摆手舞在全民族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是世代相传的一种民族大型舞蹈,歌时男女相携,翩跹进退,击鼓鸣钹,舞蹈动作以摆手为主,故名曰摆手舞. 一、摆手舞的起源 周代初记昭王时事的《宗周钟》铭文中有“南国 孳”的记载,活动于巴国与楚国边境,(即现在的湘、鄂、渝、黔边境)高山峻岭,林深树茂的环境决定“ 孳”人的生活生存方式以狩猎为主。特别是龙山县境内的狩猎活动更有后*载“深林密箐,往日皆土官围场,一草一木不放轻取,每冬狩猎,谓之‘赶仗’,先令舍巴、头目视虎所居,率数十百人,用大网环之,旋砍其草,以大惊兽,兽奔,则乌铳标*毙之,无一脱者。“长期的狩猎生活,逐步形成了两大特点:〈1〉培养了‘哦孳’人天性劲勇,敢于征服劲敌的勇敢性格。在战国秦昭褒王时(公元前306—251)‘ 孳’人因射杀白虎立功,曾被称为“白虎复夷”就是“射杀白虎的‘ _ 孳’夷”。〈2〉形成了一定格调的歌舞习俗,十百人围住猎物所居,以唱歌,踢脚,甩手,击盆等形式来惊兽,使其奔跑,最后毙之。这就是就原始的摆手舞了。邓少琴先生的《巴蜀史迹探索,巴史再探》云:“按此器(宋国钟)记昭王时事……此所记之‘ 孳’应今日土家自称之比兹卡也。”可见,土家族摆手歌舞起于古代土著先民的狩猎生活。 二、摆手舞的历史作用 土家人朴实厚道,天性劲勇,从商周到改土归流(1729年)止,多次为朝廷出征,战功显赫,“无事则荷,耒而耕,有事则修矛以战,军无远戌之劳,官无养兵之费,”明代时成为朝廷主要兵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土家人勇善战,屡战获胜的秘诀就是歌舞振锐气,施展摆手舞中的“太极阵”,“螺丝钻硕阵”来迷惑敌人。 公元前1066年,武五伐纣时,土家人应召参与巴师,在商丘牧野的灭纣大战中,前歌后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帮世称为“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公元前206年,汉高祖灭秦时,土家人汉前锋陷阵,亦也歌舞振已锐气,迷敌心神,获胜立功,高祖帝喜之曰:“此乃武王伐纣之歌也。” 三、摆手舞的演进历程 摆手舞起源于狩猎生活,应用于抗敌战争民展于土司宫厅,丰富于民间的活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定格于现今的土家族民间摆手舞。 唐代以后,单一的土家族逐步形成,‘ 孳’人的经济生活也逐步从狩猎中转为耕地种田的农业生产,抗敌战争中用以迷惑敌人的歌舞随之演变成土家族首领们的厅堂舞;洛塔《向伯林墓志铭》中记载,土家族老蛮头吴著冲的行宫吴著厅,常以男女相随,歌舞作乐。五代时期,土家族地区开始实行土司制度,摆手舞成了专供土司王娱乐的一种歌舞,直到改土归流时,摆手舞得以充分完善和迅猛发展。首先从摆手舞参加的人数来看,土司所管辖地区,青年男女全部参加,因为每逢岁时,会节及舍巴下乡“具令民间妇女摆项歌舞侑觞,”其次在摆手地点上也充分扩大,从土司王衙署所在地老司城扩大到所管辖的三州六洞皆设有摆手堂,仅龙山县境内就有靛房,贾市的 吐,长潭的着落湖,洗车的干溪,水坝等建有摆手堂。从摆手舞的内容上有了相当的因定模式,主要叙述人类的起源,民族迁徒,建设家园,反抗侵略等。从形式上更是丰富多彩,有大摆小摆之分,还有古老的歌词,简单的道具,如龙风旗,齐眉棍、朝简,“毛古斯”的稻草衣等。并且有一事实上的情节和故事。在土司统治的805年期间,摆手舞无论从形式到内容,从时间到地点,都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摆手舞的内函。显而易见,土司王的目的有二;其一,为了长期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自己的祖宗彭仕愁,田帕帕进行神化,摆上神堂,与八部大王齐位。世代沿袭的土司王位是上帝的旨意,神的再世,百姓们只能听命,不能造反。其二,摆手舞场面之大,气氛之热烈,土家儿女以歌舞供其欣赏。改土归流后,摆手舞由供土官作乐转为民间娱乐,男女老少全部参加,十分普及,形成了自演、自乐的传统歌舞;一来表示对祖宗的怀念和尊敬;二来表示教育年轻人不忘根古;三来表示本民族的自尊、团结。*末年,由于局势*,摆手舞开始衰退,多数摆手堂因失修而坍毁。 四、摆手舞的现实意义 摆手舞作为土家族传统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别具一格。现在抢救、传承土家传统文化,对于加强两个文明建设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 1、在旅游业逐步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时代,摆手舞作为土家族传统文化,是难得的民俗风情特色旅游资源,对进一步开发黔江旅游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摆手舞作为独特的土家民族文化,对让世界认识土家族,了解黔江有着极大的吸引作用。 3、摆手舞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定期举办摆手活动,对加强民族团结,增进民族友谊,实施文化交流,发展民族贸易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编辑] 三棒鼓
三棒鼓又名花鼓子,在湖北来凤、湖南龙山、重庆酉阳普及程度极高,尤其是在来凤县旧司、大河一带,三岁娃娃随时随地都会即兴演唱几则。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儿时曾经唱过的两则: 讲起打花鼓,硬是学得苦,三岁学到一十五,才会打花鼓。 刀刀三块铁,敢抛不敢接,落到脚上要出血,找药要一歇。 据查,三棒鼓,唐代称三仗鼓,明沈行符《顾曲杂言》曰:“吴下何来有打三棒鼓乞钱者,余幼时有见之也,起于唐咸通中(公元865年)”,约于明代传入本境,并逐渐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每年春节,艺人们结伴走村串寨拜年,表演对象不分*,户户必到。如遇贫寒之家,表演者将别家赠送礼品相送,意在人人过节欢喜。 湖北三棒鼓,明清时起源于天门一带,最早是叫花子用来讨饭时的即兴表演。表演形式是由一人身上挂鼓,手执三根嵌有铜钱的鼓棒,有节奏地边耍、边唱、边击鼓,另一个手击马锣伴唱,解放前在武汉和江汉平原十分流行。 来凤三棒鼓,笔者无从考究其起源,但与上述传说记载内容吻合,是一种技艺独特的走唱曲艺,表演者通常由三至五人组成,比较正规的表演为四人。抛棒者为主演,面前鼓架上放一小圆鼓,用3根嵌有古铜钱的鼓棒抛耍,上下翻飞,铜钱相碰,清脆悦耳,木棒落鼓合拍成调,边抛边打边唱,见啥唱啥,随口辩答,极具智慧和唱功。另外三人,一人敲马锣,一人抛刀(刀为三把和五把),一人耍“连绞棒”。敲马锣的主要是配音韵,有时也唱歌词。抛刀棒的主要是表演高超的技艺,其抛舞花样繁多,有“雪花盖顶”、“金钱吊葫芦”、“狮子摇铃”、“白蛇吞箭”、“野鹿含花”、“美女梳头”、“鹤鹰展翅”、“犀牛望月”、“白马悬蹄”、“锦鸡独立”、“观音坐莲”等二三十种。舞刀者兴之所至,突然把一刀抛得极高,另两刀在空中划出漂亮的弧线,有如白蛇吐飞箭、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拍手称绝。 来凤三棒鼓一般为五言四句押韵唱词,唱腔风格朴实,但也讲究抑扬顿挫,委婉动听。表演没有特定的时间,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新居落成、做寿等场合比较浓重,锣鼓刀棒必备,田间干活或拾柴放牛间歇时比较随意,就地拣起几块石头或几截木棒都可演唱助兴。长期以来,它已成为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习惯节目,其演唱内容因时因事而定,如结婚唱《天仙配》、《仙姑送子》等;庆寿唱《八仙庆寿》、《韩仙子庆寿》等;新屋落成唱《摇钱记》;追悼老人则唱《十孝》、《十月怀胎》等。花鼓词的内容相当丰富,初步统计,传统唱本近130个,群众即兴演唱的更是无法统计。 近年来,来凤县旧司乡岩朝门村的花鼓表演队,在整理挖掘传统段子的基础上配合当地经济发展,自编花鼓词400多段,每年在城乡演出达100余场。他们多次参加湖北来凤、湖南龙山、重庆酉阳三县组织的表演、竞赛和宣传活动,因其声音洪亮,抛舞技绝,唱词精彩而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比如他们演唱的这几段就极具地道来凤风情。 来凤三棒鼓,历史很悠久,民间相传代代有,绝技前人留。
龙灯是来凤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它独特的表演技巧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