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22:12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4 04:22
人的大脑皮层工作是按照一天的周期是25小时。
在人类大脑的腹面,在被称为“生命中枢”的下丘脑上,视交叉上核与主管食欲、感情的神经中枢挤在一起,在它不足1平方毫米的区域中。
超过1万个神经元不断接受来自体内外的信息,并向其他器官的小生物钟发出信号。
视交叉上核对生物钟的调节功能,类似于“对表”。
首先,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来确定当前的时间,其次,将人体的生物钟不断向外界时间校正,以强迫大脑适应24小时一天的生活。
在校正的过程中,阳光是最重要的参考标志。在感受到光照的白天,视交叉上核的神经元抑制睡眠激素的分泌,而在没有光照的夜晚,它们又取消“封锁”,从而让我们感受到阵阵睡意。
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有一半的盲人,尽管有其他信息来判断每天的时间,但他们生活的周期仍然是多于24小时的。
俄罗斯科学家亚历山大·利帕托夫把人的生活周期比作一根弹簧。人们不得不在大自然24小时的周期中匆匆行事,每天往前赶一个小时,从而把自己的生物周期越压越扁。
一旦来自外界的压力消失,比如进入假期,弹簧就会松开,人们也会从这种强制的生理节奏回归自己的生物钟。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进入假期人们常常选择大睡一场。
“我们不断对自己的机体施压,同地球时间抗争,所以一直都处在一种紧张状态。”利帕托夫说。他认为,在这样的状态下,人们会更快地衰老,寿命也会有所缩短。
不过,尽管大脑每天都在努力调节自身的周期,但这样的工作并非完全精准。
大约10%的人,生物钟虽然调节到了24小时,但与日出日落的对应关系并不相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4 04:22
学界普遍认同,人体生物钟并非精准的24小时,但对于具体的周期,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日本就有研究提出,确切的周期应当是24小时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