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急求!关于水性涂料与粉末涂料的现行国家标准!要详细完整版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8 08:3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09:26
粉末涂料—第8部分:热固性粉末贮存稳定性的评定
Coating powders—Part 8:Assessment of the storage stability of thermosetting powders
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由各国标准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机构。国际标准的制订工作一般是通过ISO技术委员会来进行的。对已设置技术委员会的某专业领域感兴趣的各成员团体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与ISO有联系的*和非*的国际组织也可参与该专业工作。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所有电工标准化领域密切合作。
技术委员会所受理的国际标准草案,应发送给各成员团体表态。参加投票的成员团体至少要有75%表态同意,草案才能批准,发布为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ISO8130-8是由ISO/TC35色漆和清漆技术委员会、SC9色漆和清漆通用试验方法分技术委员会制订的。
ISO8130 在“粉末涂料”总标题名称下,具有下列多个分技术标准:
第一部分:用筛分法测定粒度分布
第二部分:用气体比较比重仪法测定密度(仲裁法)
第三部分: 用液体置换比重瓶法测定密度
第四部分:爆炸下限的计算
第五部分:粉末/空气混合物流动性的测定
第六部分:热固性粉末涂料在给定温度下胶化时间的测定
第七部分:烘烤时质量损失的测定
第八部分:热固性粉末贮存稳定性的评定
第九部分:取样
第十部分:上粉率的测定
第十一部分:斜面流动性试验
第十二部分:相容性
第十三部分:术语和定义
附录A和附录B是ISO8130该部分标准的必要组成部分。
序言
粉末涂料受两个不同的老化机理支配:一个机理涉及到粉末的物理状态,另一个机理涉及到粉末的化学活性。粉末涂料的变化可以导致最终涂层的物理、化学性能的破坏。
ISO8130的该部分标准规定了热固性粉末涂料经受规定的贮存条件试验后,评定其物理、化学性能保持状态所采用的试验程序。
1 范围
ISO8130的该部分标准涉及了热固性粉末涂料贮存稳定性的评定,其中规定了热固性粉末涂料的物理状态和化学活性保持性以及形成令人满意的最终涂层的能力的评价试验程序。性能变化的相互关系是不能预料的。同样,在不同的贮存条件下,所得到的试验结果也不存在相关性。
由ISO8130该部分标准程序所得到的测试结果说明了粉末涂料在施工前所能耐受贮存时限的能力。
2 引用标准
本标准中引用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内容,因而这些内容也成为该ISO8130标准的条款。出版时所有标准的版本均为有效。
ISO 1514:1993 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
ISO 2808:1991 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ISO 2813:1994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粉的色漆漆膜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
ISO 3270:1984 色漆、清漆及其原材料—状态调节及试验的温度和温度
ISO 6272:1993 色漆和清漆—落锤试验
ISO 8130-6 1992 粉末涂料—第六部分:热固性粉末涂料在给定温度下的胶化时间测定
ISO 8130-9:1992 粉末涂料—第九部分:取样
3 原理
将热固性粉末涂料于规定的温度和人工贮存条件下经受规定的试验时间,随后记录粉末涂料自由流动性能的变化,按给定的等级表记录其附聚或结块的倾向,然后评定粉末发生化学反应和形成令人满意的最终涂层的能力。
通过在试样上施加一重块来模拟容器底部承受的条件。
注1 如果待测试样某一项性能的褪变程度过大已不能令人满意,则不必进一步做其他试验。
4 需要补充的资料
对于任何特定的应用领域而言,该ISO8130标准中规定的试验方法需要通过补充资料来加以完善。这些补充资料的项目在附录A中给出。
5 仪器设备
5.1 空气循环烘箱
应保持在(30±0.5℃)或(40±0.5℃)的温度范围。也可以使用水浴,但是样品应仔细密封,以防进水。
5.2 试管
玻璃试管,标称尺寸,长度为200mm,外径为40mm。
5.3 试管塞
5.4 试管架
不会妨碍空气(或水)的循环。
5.5 标准载荷
质量为(100±1)g。
注2 该试验中需要一定长度的钢棒,钢棒的直径足以紧密适配于试管(5.2)内,但不会碰到管壁。
5.6 铝箔圆片
其直径足以紧密适配于试管(5.2)内,但不能接触管壁。
5.7 天平
能称量100g,准确至0.1g。
5.8 试板
按附录B中的规定进行。
6 取样
按ISO 8130-9的规定进行,取受试产品的代表性样品。
7 试验程序
7.1 预先检验
7.1.1 粉末初始化学活性的测定
按ISO8130-6,在规定的温度下测定受试样品的胶化时间,并记录试验结果。
7.1.2 涂料初始物理、化学性能的测定
按附录B规定,处理并施涂至少三块试板(5.8)。如果样板上的涂层有针孔、缩孔或开裂痕迹则报废不能用作试验。其中一块涂膜试板用作人工贮存试验(7.2)后涂层的比较评定(7.3.3)。按ISO2813规定的程序,根据涂层的光泽水平以20°、60°或85°角,测定其余两块试板的涂层镜面光泽。然后ISO6272商定一个方法来进行这两块试板的落锤试验。
如果经过有关双方的商定,也可以规定其他项目的试验以确定受试产品的其它初始性能。
7.2 人工贮存试验(方法)
7.2.1 除非另有商定,受试产品在评定其贮存稳定性之前,应预先在规定温度下保持相应时间:
a) (30±1)℃ 7天、28天和2个月,或
b) (40±1)℃ 24h、7天和28天。
7.2.2 检查受试产品是否出现附聚,如有必要,使其通过一个适宜孔径的筛子,将样品分散成细颗粒。
7.2.3 对于每个人工贮存条件(7.2.1)进行一式三份的平行操作。将(100±1)g样品称入试管(5.2)中。垂直地拿着试管,在一个结实的表面上轻敲试管的底部以确保粉末不是松散地装填。如经商定,容器底部的这种模拟条件应当通过在一铝箔圆片(5.6)上施加标准载荷(5.5)来达到。如果经商定不进行这个操作,则在试验报告中应列入该影响的解释。如果适用,则将铝箔圆片仔细地放于试样表面上,然后在圆片上轻轻地放上一个标准载荷。牢固地塞住试管,再将其放入试管架(5.4)中。
将放有试管的试管架移入烘箱(5.1)中(事先应将烘箱调节到规定的试验温度),保持规定的时间。取出放有试管的试管架,使其冷却至(23±2)℃,至少2h。
7.3 最终检验
7.3.1 受试粉末物理外观的变化
将第一支试管转成水平方位,取掉塞子,轻敲装有粉末涂料的一端,注意观察粉末涂料能否自由流动。
将粉末涂料倒在清洁的表面上,注意观察出现压实或附聚的迹象。按表1记录观察到的结果。
重复检查其他两个试管。合并三个试样,混匀。
7.3.2 粉末化学活性的测定
按7.1.1规定的程序测定(一式两份)合并后试验样品的胶化时间,记录其结果。
表1 粉末涂料的评定
等级 压实或附聚的程度
0 无变化
1 出现轻微压实的迹象。附聚的粉末能够容易地被弄碎
2 出现明显压实,以致需要用些力来分散粉末涂料。通过手施加的压力,能够弄碎附聚块。
31) 出现很明显的压实,以致难以或不能分散粉末涂料。附聚很牢固,需要用机械能来破坏附聚。
注1:如果产品被记录为3级,则应评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进行其他试验,因为该粉末涂料在使用上不大可能是满意的。
7.3.3 涂料物理、化学性能的测定
按附录B规定,制备和涂覆试板(5.8),再按7.1.2规定进行试验。
比对用贮存试验后的涂料制成的涂层与保留的涂膜试板之涂层(见7.1.2)的外观。
如果初始样品已进行了其他项目试验(见7.1.2),则经人工贮存后的样品也应进行同样的试验。
8 结果的表示
8.1 检验三个试样的压实和附聚的程度(见7.3.1),看其是否依然处于同一等级之内。
如果试验结果不在同一等级内,则需以新试样重复进行试验。
报告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半个等级单位内(如0.5;1.5;2.5)。
8.2 用下列公式计算反应活性(即胶化时间)变化的百分数c:
c=(to-t1)/t0 × 100
to — 样品的平均初始胶化时间,s
t1 — 样品人工贮存试验后的平均胶化时间,s
报告结果,精确至整数。
8.3 报告贮存试验后的粉末涂料所制涂层的外观与未经贮存的粉末涂料制成涂层(7.1.2)的外观相比较的任何差异。
8.4 报告贮存试验后的粉末涂料所制成涂层(见7.3.3.)与未经贮存的粉末涂料制得的涂层(7.1.2)在平均镜面光泽值和抗落锤变形性上相比较的任何差异。
8.5 报告贮存试验后的粉末涂料制成涂层(见7.3.3)与未经贮存的粉末涂料制成涂层(见7.1.2)在其他试验项目上其平均结果的任何差异。
9 精确度
目前没有得到精密度数据。
10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a) 识别受试产品必要的全部细节;
b) 注明参照ISO8130的该部分标准(ISO8130-8);
c) 附录A中所涉及的补充资料的项目;
d) 注明为提供上述c)所涉及的内容的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产品规格或其他文件;
e) 样品是否经过预处理(如过筛);
f) 按第8章规定示出的试验结果;
g) 与规定的试验方法存在的任何不同之处;
h) 各项试验的日期。
附录A
补充件
需要补充的资料
应适当地提供本附录中所列补充资料的项目,以便本方法能够实施。
所需要的资料最好经有关双方商定,可以部分或全部来自于与受试产品有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其它文件。
a) 基底材料(包括厚度)和表面处理(见附录B)。
b) 受试涂料施涂到底材上的方法(见附录B)。
c) 进行试验之前,受试涂层的烘烤温度和时间(见附录B)。
d) 烘烤后的涂层厚度(μm),以及按ISO 2808规定的测量厚度的方法。
e) 贮存试验(7.2.3)结束至最终检验(7.3)所经过的时间。
f) 试验的温度和湿度,如果不同于附录B中规定的条件(见ISO 3270),则应注明。
g) 人工贮存的条件(见7.2.1)。
h) 是否对受试粉末涂料施加了压力(见7.2.3)。
i) 测定胶化时间的温度(见7.1.1)。
j) 测量镜面光泽的角度(见7.1.2)。
k) 测定抗落锤变形性的程序(7.1.2)。
l) 对最终涂层进行的任何附加试验 (见7.1.2最后一段)。
附录B
(补充件)
试板的处理和涂漆
1 试板(5.8)应是经有关双方商定的。如无商定,则应使用ISO 1514中规定的用溶剂脱过脂的钢板。采用粉末涂料生产厂规定的方法将受试产品施涂到每块试板上,或者将7.3.1中得到的产品涂于每块试板上。经规定的温度、时间试验,烘烤后的涂膜厚度应为(50±10)μm,或符合有关双方商定的涂膜厚度,厚度的测定按ISO 2808规定的方法之一进行。
2 涂漆试板的状态调节,应于避免日光直射的温度(23±2)℃、相对湿度
(50±5)%条件下放置24h,或按有关双方商定的条件进行。状态调节之后,应以正常视力或校正后的视力进行检查。
后面字数太多不用写了,去这个地址看下
http://www.asiacoat.com/bbs/simple/?t26585.html
参考资料:http://www.asiacoat.com/bbs/simple/?t26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