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7 19:4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22:49
身体质量指数(BMI)与眼底血管直径的关系 全球小儿NEWS 身体质量指数(BMI)与眼底血管直径的关系在儿童期,体重过重及肥胖已是全世界公认的健康及公共卫生议题。许多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在已开发的国家中,儿童过重或肥胖的发生率可高达50%,而这些儿童期的肥胖,是未来发生早期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甚至早期死亡的危险因子。肥胖引起中型及大血管病变的研究很多,但少有影响微小血管循环的研究报告。
在今年12月份的儿科医学杂志(J Pediatrics 2014; 165:1166-71)澳洲墨尔本大学眼科研究中心与新加坡国立眼科中心及中国香港大学眼科部合作,由克纳瓦(Kurniawan ED)医师等发表他们研究7~9岁学童,在2001至2006年间其身高、体重、血压的变化,并且以眼底视网膜摄影,测量*视网膜动静脉的直径。共有421位学童完成完整的研究分析,其中49.2%为男童,81.9%为华人,12.6%为马来人,5.0%为印度裔。
研究结果发现,5年来,所有学童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均呈有意义的增加,*静脉平均直径由216.99增加至220.40um,增加3.4um(P<0.001),但*动脉平均值(147.01um)并未增加(P=0.340),随者BMI升高,*静脉的直径增加(P=0.04),BMI增加1kg/m2,则*静脉增加0.597um(P=0.044)。BMI较高者,常合并较窄的*动脉(P<0.01)及宽的*静脉(P<0.01)。
由此研究得知肥胖及体重过重的儿童,其视网膜的血管会有早期的不利变化,先以静脉扩张而动脉缩小(或不随体重、年龄成长而扩大)的微血管循环病变,这些早期的血管病变,是否会随年龄成长,肥胖加剧而长期影响,造成后续中壮年时的高血压、冠心症等心脏血管疾病,是值得长期追踪的。
在台湾,儿童肥胖增多已是不争的事实,虽无类似研究眼底血管早期的影响及变化研究,但仍是值得儿科及眼科医师及家长们及重视的。
怀孕期间母亲的铅接触及钙摄取与婴儿出生后的生长影响由于对环保的重视及科技的进步,在已开发的国家,努力减低日常用品如石油、油漆等的含铅量,使一般人血中含铅浓度已明显下降,美国在2003~2004年的研究,适孕妇女的血中铅浓度为1.2ug/dl,韩国妇女则为1.6 ug/dl。与过量的铅接触会引起发育中儿童的器官及神社经系统受损,而在孕妇,因铅可穿过胎盘,引致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有人研究发现母亲在第二孕期时血中铅浓度超过3 ug/dl,则会引致其所生婴儿在6及12个月时头围较小。有人发现,平日钙摄取较少,会增加铅的毒性。
在今年12月的儿科医学杂志(Pediatrics 134; 1151-1159)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医学研究中心环境心智医学院的洪博士(Hong YC et al),发表他们在2006~2010年间,研究1,150位孕妇测量其怀孕早期(20周以前)及生产时的血中脐带血中铅含量,及新生儿的身长及体重,并追踪测新生儿6个月(N=852)、12个月(N=731)及2岁(N=648)的身长及体重,并以问卷回溯询问母亲的饮食习惯及内容,由专业营养师评估食物中含钙的成份及数量。
结果发现母亲的血中铅浓度均少于5 ug/dl,在怀孕早期为1.25 ug/dl(0.25~2.63 ug/dl),生产时为1.25 ug/dl(0.26~2.52 ug/dl),新生儿脐带血中铅浓度为0.91 ug/dl(0.11~1.90 ug/dl)。产前特别是怀孕末期接触铅者,其所生婴儿二岁时的生长较延迟,但如孕妇摄取较多的钙,则所生婴儿的生长则不受影响,但如孕妇摄取钙较少,则所生婴儿的生长则更受影响。
在台湾,环保一直是全民及 *** 重视的工作,但仍难免有环境中含铅的物品,母亲在怀孕期间则要小心,尽可能避免接触,以免影响子女的成长,而且在怀孕期间,充足及均衡的营养及食物摄取,特别是含钙的食物,是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