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师说》《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7 17:5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4:42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1:,10,阅读《师说》《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土娄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则耻师焉, 惑 矣!惑:糊涂过湘江, 缘 染溪,斫榛莽缘:沿着 B. 小学 而大遗小学:小方面学习 穷 山之高而止穷:穷尽 C.不 耻 相师耻: 以…为耻萦青缭白,外与天 际 际:边界,边际。 D.君子 不齿 不齿:不屑一提心凝形 释 ,与万化冥合释:解除束缚。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 也 久矣是岁,元和四年 也 B.则群聚 而 笑之攀援而登,箕踞 而 遨 C.生 乎 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 乎 始 D.句读 之 不知,惑之不解凡是州 之 山水有异态者 小题3:以下对文章有关内容和写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B.《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风气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 C.《始得西山宴游记》以“始”字贯穿全文,将作者的“情”与西山的“景”完全融为 一体,最后达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境界。 D.《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作者由初游西山之抑郁转而再游西山之愉悦,将西山之怪特美和自己受挫不甘沉沦的人格美相互照应,以此寄托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