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呈现精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9:14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5:35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的我.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山雨》这篇课文时,我找来录音与学生一同欣赏,当美妙的乐曲响起时,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听见了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在教学《钓鱼的启示》时,进行一组父子对话表演,儿子那一次次刁蛮的理由,让我们惊喜.
2、引领孩子去读书,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
《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科所张田若老师也指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因此,我觉得语文课上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克服那种浮光掠影,泛泛读上两三遍的做法.?
①学前读.我教给学生预习三步法;初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再读课文,划生词,说说文章的大致内容;三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③学后读.课文学完,应强调对精彩片断的熟读成诵,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欧阳修讲述作文之道时曾说:无他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3、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5:36
课前准备充分,是教师形成教学最佳心态的重要条件,这也是教师获得课堂教学自信心的基础。其次,进行教学要投入。教师一旦走上讲台,就要纯净杂念,快速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用教学*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学艺术去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体态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与学生一道分享数学知识高尚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