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人性本恶,修身向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4 15:0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03:15
看到别人言行美善,就感觉身心愉悦,自问“我具备这样的品质吗”;看到别人言行粗鄙,倏然警觉,反躬自省:“我有没有同样的毛病呢?”君子以追求善行为目标,因此希望确认自己哪些方面是优点,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保持优点,改正缺点,不断完善自己,这就是修身。
能对我们提出中肯批评意见的人,就是我们的良师;恰如其分揭示我们身上的优点,给我们以鼓励,就是我们的朋友;而那些花言巧语,曲意迎合我们的人,其实是伤害我们的小人。亲师友,远小人,想不进步都是不可能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正直诚实才能做到弃恶从善。
王导是东晋开国的第一大功臣,位居宰相之职,王氏家族为第一簪缨世族。当时的东晋名士都有在家里举办沙龙清谈三玄的风气,参加者不受尊卑的*。王导也不例外,每当这种场合,与会者都会竞相称赞王导的发言。敬陪末座的王述实在看不下去,忍不住说到:“主非尧舜,何得事事皆是?”王导不但不恼,反而“甚相叹赏”,反省自己爱听好话的毛病,当然王导也中肯地评价王述心胸不够开阔。
东晋末年谢安录尚书事,享宰辅之尊,位高权重,谢家人才济济,谢安身为一家之长,当然一言九鼎。有一次他对晚辈们说,你们的四叔谢万是千百年来的人中翘楚,谢玄却说,四叔心胸不够开阔,这样说名不副实。谢安从此对这个侄子另眼相看,在淝水之战中,谢玄身为前敌总指挥,果然不负众望。
但常常有些人喜欢听信花言巧语,只和那些曲意迎合自己的人交朋友,不愿意听取善意的规劝,习惯性地和指出我们缺点的人针锋相对,甚至对他们讽刺挖苦,这样颠倒是非,是不可能进步的,甚至有走向毁灭的风险。
更有一些小人背道而行,做了伤天害理的事,首先是掩盖、同时不允许别人揭发报道,甚至打击报复。用荀子的话说,内心狠毒像虎狼,行为不堪像禽兽,却忌恨别人把自己当成贼人。
比如10多年前的三氯氰胺奶粉事件,消费者受害投诉后,涉事企业首先以消费者买到的是假货为借口安抚受害者,并采取封口手段,试图掩盖其产品严重的安全问题。事件曝光后,又公然否认产品质量问题,为其服务的公关公司则建议公司投放巨额广告费,以便相关搜索引擎公司帮助删除所有负面报道,同时搜集证据攻击同业竞争者的产品。
这样的恶人当然遭到了法律的严肃制裁,相关主管地区和部门的责任人也被相应追究责任。
所以,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必须通过修身才能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