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读后感范文1000字左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4 11:1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0 05:19
大家是不是一听到李泽厚这个名字就很是熟悉了,那么想读完他的《美的历程》这本书之后,一定都有写一篇 读后感 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美的历程》读后感范文1000字左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的参阅。
美的历程读后感100字9
跟着李泽厚老师,从原始时期到清朝,花了两天时间匆匆完成“再一遍”中国古典文艺的巡礼,记了几页笔记,觉得丰富又满足。之所以说是”再一遍“,因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自学前到高中就一直在通过语文课程接触这些东西。听作者娓娓道来,有些东西不甚熟悉,而有些解读和阐释又推翻了以前的认识,有些章节匆匆掠过,有些补充了脑海中娟细的河流。一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
从山顶洞人撒红粉开始,以马克思的哲学理论为依据,开始讲述”人的对象化“、”自然的人化“,红色因为人在进化的高级阶段的”想象“而被赋予了”符号象征意义“,参与到巫术礼仪之中。然后是原始歌舞、从蛇到”龙“,从“鸟”到“凤”,从神人同一的龙凤图腾混沌时代,走到“以家长制为社会基础的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如同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在这里,作者引入了“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具体的对动物的写实描摹慢慢转变为“抽象几何”,这种抽象几何并不是单纯的形式美(不能单纯从美学上欣赏它的线条是否流畅等等),而是蕴含着“重要的观念”(意义)。它真实地表现出人类早期的童年气质,之所以这样,才具有非比寻常的美学价值。
接着,是青铜饕餮的出现。随着奴隶制度的建立,等级制度、经济分配制度、宗教等等相应地配套起来,此时不再是“浑然天成”,而是伴随着不同人群之间的相互厮杀,“血与火的野蛮时代”在历史上留下的是“神秘恐怖”的饕餮。饕餮作为恐吓外族、保护自己族人的象征而诞生。在这里,作者引用了“崇高”的美学概念——这里的美,美在它的强烈对比的矛盾,给人一种震慑感和恐惧感。
先秦时期,孔子奠定了“理性主义”的汉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之所以把他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因为他将“情感、观念、仪式不导向外在崇拜(如高耸入云震慑人的教堂),而是消融在以亲子血脉为基础的人的世间关系、现实关系中。”作者用“实践理性”(世俗生活的理性)来概括。如果和西方对比,这一特点更为鲜明,中国没有产生“神秘的情感迷狂(柏拉图)”和“心灵净化(亚里士多德)”,而是追求一种我把它称为“理性的和谐”的状态。这一点,在春秋战国时的建筑中也体现的很明显:平面铺开、相互连接/配合,而非供养神的庙堂。——这让我想起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把中国社会很多不好的事情都归结为“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我觉得这种“归因”是荒谬的。正如美学上纵贯的“实践理性”之线索一样,我们一直不把外在的宗教作为立身之源,是由历史形成的心理结构决定的,这绝不是什么值得“苛责”的东西。我们的民族强调“人”的本体而非“神”,这不禁让我觉得是多么令自己欣喜的事。
接下来到了楚汉浪漫主义时期,一方面是南楚之地迷雾蔼蔼的浪漫主义乡土本色(如屈原的《离*》),另一方面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更延续了先秦的“人的本质”,两者的结合形成了“人与神交往”(而并不是人向神臣服)、“对现实肯定”并同时渴望“羽化而登仙”的美妙心境。于是,神话、历史、现实,来世、今生,混合成为五彩缤纷的浪漫艺术世界。——在颜色的谱系上,我把这想象成彩虹色。
魏晋风度,前期封建社会正式揭幕。两汉经学崩溃,开启了自由开放、议论争辩之风。但此时战争不断、*派系斗争(门阀士族)众多。于是,一方面产生了魏晋玄学,另一方面门阀士族地主阶级因卷入*斗争而常常发出”人生无常、性命短促“的悲伤。而这悲伤的底色是“对人生的执著。”——我觉得这样矛盾的心理解释得太好了,如同“悲观主义者”常常抱着最大的生的希望。我一直把魏晋在颜色谱系上看做是“玄青色”。它清癯瘦长、神仙风骨、酩酊大醉看似洒脱却实际还是放不下。
在“佛陀世容”这一章,作者讲了石窟艺术的不同阶段。从北魏南梁、到隋唐极盛、最后到宋衰落。在这一过程中,清醒的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华夏战胜了外来的反理性的神秘迷狂。——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北魏那几个洞窟故事:以身体的自我牺牲来期待来世的轮回和报偿,慢慢的,变成了充满中国味的人情世态大团圆。你看,外来的还是外来的,融在我们骨子里的优美和谐还在那里。——我又想起了马克思的“对立统一”哲学原理,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道路似乎就符合这种“优美和谐”。我在读他理论中两两相对的概念时,恰恰想起的就是中国古代的建筑——对称、严谨、优美。
接着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盛唐(意气、功业)。中唐之后,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的后期,菩萨越来越小,人越来越大,文艺作品中越来越突出人的“心境、意绪”,直到晚唐,兴趣转为对日常狭小事物的关心,直到宋朝出现了词。——这是一个触角从外到内、从大到小的转换,看起来越来越小气,但反映在作品中是越来越个性化,带着越来越多样的个人作者风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宋元山水意境,从阶级分析的角度,应和了世俗地主从考试上升、由野入朝的过程。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通过层层考试选拔上来,从郊野小地方走到*,难免不在日后产生对郊野和自然深深的眷念。但正如作者所说,这种眷念始终是隔着一层的,由它产生的山水不是真正农村老百姓日日耕作其中的山水,而是把其作为观赏和寄托对象的山水。最后,终于到了明清。大量市井作品出现的同时,也有不少表现封建社会末期哀伤基调和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
一直到后记,作者依然坚定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艺术和社会的关系。正如李泽厚老师所说,文艺作品反映的是那一时期人的“心理结构”,心理结构是浓缩了的人类历史文明,所以,艺术作品就是打开了时代魂灵的心理学。这种整体的、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学,是绝然与现代测量的实证主义心理学不同的。如果你对“人”的秘密好奇的话,就去阅读文学吧。
美的历程读后感100字10
知道李泽厚是很早了。记得一本书里面讲一则80年代的北大逸闻,李泽厚在北大演讲完之后,有两个同学一直追出了几公里,去问问题。留在脑海里的,是北大学风之佳,李泽厚名声之盛。
现在才有机会读了他的《美的历程》,借的隔壁永昕的,读完了。另一本《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因为是自己从网上下载的,都几个月了,一直停留在第12页。
第一个感觉当然是文笔很好,尤其考虑到它是在___浩劫后不久的1979年动笔、1981年首次出版的。或者用另一句话说,《美的历程》是形容词的《美的历程》。“狞厉可畏乃至稚气妩媚(的早期青铜器)”,“(周代金文)圆浑沉雄”区别于“(殷代金文的)尖利直拙”,“(词境)尖新”“(诗境)厚重”而“(曲境)畅达”,“(屈原)忧愤”、“(李杜)豪诚”、“(白居易)明朗”、“(柳宗元)孤峭”,“典雅骀荡(的浪漫之花)”……没有了准确华丽的形容词,这本书的魅力要少了三分之一。
从审美的角度,观察中国旧石器时代以来的艺术史和文学史;联系社会背景,剖析时代氛围对文艺的影响,甚至总结出某一个时代共同的文艺特征,而不是各自在各自领域埋头考据论证、自说自话,确实是有打通全局、豁然开朗之感。不过,窃以为,作者分析时代精神对于艺术家创作的影响,如果不是多少有些主题先行、失之于牵强武断,那也是考虑到篇幅体例、以至于失之于简单抽象了。
作者引证广博、评析精到,这本书作为中国文艺欣赏指南,也是完全胜任。当然,如果是对照专门的美术史或者文学史来读,那可能就更好。
美的历程读后感100字7
这本书的确是一本经典好书,即使成书是在三十多年前也毫不过时,这才是好书的标准之一,看之前有点未看先退的感觉,因为上了美学课感觉不太容易理解,或许因为我是俗人一个。不过越看越能够感觉到中国文化形形色色的美,直到看完书,才理解美学课教导的崇高和优美的内涵,现在确实很佩服李泽厚,他的文字能让一个对美学迟钝的人也随着他的讲述感受到大美!
《美的历程》帮我解答了心中的疑惑,以前比较不理解为什么西方各种宗教各种信仰,这情况在中国似乎找不到,中国确实有佛教道教之类的,但信仰的人只是少部分,原来,我们也是有信仰的,只是时间提早了好多,随后就慢慢演变了。常看到考古发现的那些原始的器具,上面有各种花纹,以为只是装饰品,其实里面都包含着种种信仰,比如鱼纹、鸟纹、饕餮纹、青蛙纹,这些动物本是氏族的图腾,将之画上去是十分虔诚的,时间演替,最后成为或波浪或曲折的条纹装饰。透过那些图画,跟着李泽厚的思路,是真的能够感受的远古时期人们对于信仰的虔诚的,有一种信仰的力量无形中从图画上透露出来,也许,时代变迁尤其是战乱迭起,导致信仰越来越微弱,直到最后变为洪荒传说。我不信那些神奇的东西,但为远古人民的精神寄托而感慨,也感慨时间的魔力足以湮灭很多东西。
这种变化历程不只远古的花纹体现出来,还包括雕塑、书画和文字风格。先不去总结它们的变化有几个阶段,我想先说说感受到的。常从电视中看到那些瑰丽的器物,做工精致而美丽,体现在雕塑上就是细腻秀美,体现在书画上精心勾勒,体现在文字上是铺陈旖旎,能看出其中的用心,能让不懂欣赏美的也道一声赞。但是,相比而言,我更喜欢体现真心体现感情的东西。
比如图纹,有段时期是面容可厉的,但是的确能发现它的崇高美,此后的图纹越来越秀气可爱,但再也找不到图腾带有历史厚重感的威慑力。比如雕塑,唐三彩和明清瓷器都很精美,但是汉代那种动作夸张、人体比例不协调也不写实的雕塑却有一种大气朴实的感觉,在技术上比不上后世,但是气势浑厚,显然有一种美的感觉。及至文字,唐诗宋词都很经典,仍喜欢李白那种自由写作的感觉。虽然唐时的杜甫、韩愈、颜真卿分别给诗、文和字定下了标准,使得美好的东西有规律规则可学可摹,让更多人深层次接触到美,他们的贡献卓著。但是我还是觉得,那种不可复制的美更为难得,不拘束在平仄中,不受格律*,不需注意主题是否符合*导向,只兴之所至,就能吟出一首千古绝唱,叫千年后的人也能感受到当时的心情,这种人,这种诗,多好。
得再次赞叹一下李泽厚了,他确实对美学很有研究,通过奇妙的中国汉字,将美传递出来,我所学到的是很少一部分,必须要细细品读才能品出美的感受。什么东西都脱不开现实的羁绊,历史洪流展现了奇妙的文化变迁,美的历程在变,审美的标准在变,这些都不是全无规律可循的。时代动荡时经历波折颇多,感悟国仇家恨的机会也多,有素材有体悟,可能抒发感情上更深沉更大气,天下太平的时候,没有战乱和*,更着手于细节,感悟自然山水,可能感情上更细腻感伤。直到*过于压迫,一干文化人没办法做到直抒胸臆,那么只能委婉含蓄的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在词曲中,表达在戏文里了,甚至完全不管现实世界,所有内容在虚拟的小说中体现,仍然可以从中发现当时的情况。
必须要说,要体味中国的美的历程,要重视国学,有古文功底,许多内容都源于文献记录,诗词曲文都能散发出其魅力,但也需要能理解其意才能感知到美,比如一些句子就把另一些更大气,主题更宏大,如果不懂国学,也许就品不出。在美的历程上,不只要看到美,也要看到中华文化在历史上的变迁、继承与革新,走过美的历程,也是走过了中华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