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9 20:2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00:11
怎样才能让工作变得快乐,并实现高效率协作呢?一支最富传奇色彩的乐队—— 披头士可以为我们带来启发。披头士的魔力远不止是来自音乐,成之间已经形成了非常默契的协作方式,我们称其为“披头士法则”,任何企业只要能够将“披头士法则”成功应用,就能够创造出一支高效而和谐的神奇团队。 投时间让团队成员之间进行面对面的直接协作,这是建立团队的一个重要条件。
1963年,年轻的披头士以“Please Please Me”迅速登上英国歌曲排行榜冠军,看似一夜成名的背后其实凝结了巨大心血。为了灌制第一张专辑,他们曾经在利物浦和汉堡的俱乐部里进行了成千上小时的演练。长期大量的磨合打造出极富凝聚力的团队,就连滚石乐队都不无嫉妒地称其为“四头怪”。
今天一些公司正在推广“虚拟团队”的概念,团队成员甚至从没有见过面,而且可能永远都不需进行面对面交流。但事实上只有长期面对面的协作,尤其当学会在压力环境*同解决难题的时候,团队成员才会彼此熟悉并建立信任。 保持创造性,让高水平的创意源源不绝,哪怕是在第一百次会议上,也要保持第一次面见客户时所拥有的创意和热情。
披头士能够几十年始终受到歌迷狂热追捧的秘诀是:不断创造精彩,并在多个维度上实现突破,不到十年就卖出了超过十亿张唱片。因此要培养忠诚客户,就必须学会保持足够的创造性,不断拓展自己的产品系列。如随着书店业务的稳定,亚马逊开始逐在自己原有的核心业务上增加更多新的产品;保时捷陆续推出了Boxster和CayenneSUV,并先后取得巨大成功;苹果电脑继iPod之后,也推出了系列音乐数码产品和相关软件。 给每个团队成员一定机会,帮助他们在团队内部建立起自己的品牌。
披头士的早期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列侬和麦卡特尼的作曲功底,随着乐队日渐成长为一支比较成熟的团队,他们开始更加努力协作包容与配合,所有成员都成功地在乐队内部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
领导一支明星云集的团队不容易,尤其是已经有所成就的年轻人,他们总是感觉团队协作会淹没个人能力。融入集体是好事,但最终所有的人都应当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并建立起自我品牌。 将不同特点的专业人士召集到同一个团队当中,让专家式人物与多面手进行协作,在彼此之间展开友好的竞争,并最终碰撞出最佳的创意。
列侬和麦卡特尼都能够演奏多种乐器并作词和作曲,正是这种多面手特点给披头士带来了多次巨大创新。相比之下,哈里森和斯塔尔则属于专家式人物,他们在主音吉他和架子鼓表演上不断精益求精,甚至创造出极富个性的风格节奏。由此可见,组建高效团队的艺术就在于你如何将不同特点的人组合到一起。
1958年,英国利物浦青年约翰·列农(JohnLennon,1940~1980,主唱兼节奏吉他)组织了一个乐队,参加这个乐队的有当地青年保罗·麦卡特尼(PaulMcCartney,生于1942年,贝司兼主唱)、乔治·哈里森(GeorgeHarrison,1943~2001,主音吉他)和另外两位青年。乐队曾几经易名,开始起名为“甲壳虫”(Beetles),最后列农故意把Beetles拼作Beatles。1962年,另外两名青年先后离队,林格·斯塔尔(RingoStarr,生于1940年,鼓手)加入其中,“披头士”的四名队员从此固定下来。1961年,利物普唱片公司的老板布莱恩·爱泼斯坦(BrianEpstein)发现了他们的巨大潜力,成了他们的经理人。首先,他所做的事情是包装“披头士”的外形:长头发、无领四扣的上衣、烟囱似的长裤子和矮靴子。1962年,EMI下属的“帕洛风”(Parlophone)唱片公司经理乔治·马丁(GeorgeMartin)与“披头士”签约,并与同年9月发行《爱我吧》(lovemedo,例23)和《附言:我爱你》(P.S.Iloveyou)两首歌曲。1963年3月又推出一首《请让我愉快》(Please,Pleaseme),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并登上了榜首。同年由“帕洛风”发行的其他歌曲如《从我到你》(frommetoyou)、《他爱你》(shelovesyou)、《我想握住你的手》(Iwanttoholdyourhand)接连获得第一。“披头士”因此而名声大振。11月,“披头士”被邀请在皇家综艺剧场参加演出,英王太后和玛格丽特公主都出席了现场。1964年,“披头士热”传到了美国,美国流行音乐排行榜差不多成了披头士的天下。大街小巷到处飘荡着披头士的声音。同年,他们的第一部电影《辛劳之夜》(Ahardday'snight)放映,同样引起了轰动。影片的主题歌使“披头士”荣获当年格莱美最佳演唱小组奖。1965年6月,“披头士”还获得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颁发的不列颠帝国勋章。 到此为止,主要是“披头士”的早期活动。从他们的歌曲中可以看到,早期的风格都比较简单、明快、无忧无虑,而且还便于舞蹈,在艺术上缺乏创新。 到了1965年末的时候,“披头士”已经取得了很少歌星能够取得的优越地位:不管他们演什么,听众都能接受。听众认为:“披头士总是对的。”因此,他们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大胆实验,摆脱流行音乐的老一套,从而对摇滚乐的发展做出贡献。正在这个时候,麦卡特尼和列农的不同个性开始显露出来。保罗·麦卡特尼是保守的、易动感情的,渴望给人快乐,愿意顺从习惯的;约翰·列农是反叛的、进攻性的,酷爱讽刺,擅长文学,而且在音乐上没有那么高的天分。
1965年,麦卡特尼完成了一首歌曲《昨天》(Yesterday,例24),并采纳乔治·马丁的建议,用弦乐四重奏形式来伴奏。很快这首歌就登上了排行榜榜首,而且据统计,至今它的翻唱版本已超过了2500多种,创历史之最。但是,列农并不喜欢这首温柔的抒情歌曲。接着,他们推出的三张专辑《橡胶灵魂》(RubberSoul)、《昨天和今天》(YesterdayandToday)、和《左轮手*》(Revolver),实验成分逐渐加大,表现了“披头士”已从早期在歌曲中大呼“耶、耶、耶”,开始过渡到艺术上追求专业技巧、力求更加精致的阶段。
《橡胶灵魂》首先从封面上看就与前不同。“披头士”四个人的面孔都有点变形,这种多多少少的超现实手法暗示了后来被称作“迷幻摇滚”的音乐。专辑中包括了《单字》(Theword)、《米歇尔》(Michelle)、《在我的生活中》(Inmylife)等歌曲,其中另一首歌曲《挪威的森林》(Norwegianwood)中运用了印度的西塔尔琴(Sitar)而独具特色。
第二张专辑《昨天和今天》仅在美国发行。其中《哪里都不去的人》(Nowhereman)的歌词受民谣摇滚的影响,显示了更多的社会评论的性质。
在第三张专辑《左轮手*》中,《埃莉诺·里格比》(EleanorRigby)使用了弦乐八重奏形式,这种歌曲从很多方面预示了后来发表的《佩伯军士的孤心俱乐部乐队》的风格。通过这三张专辑的制作“披头士”积累了大量录音棚实验的经验,于1967年推出了他们最经典的一张专辑《佩伯军士的孤心俱乐部乐队》(SergeantPepper'slonelyheartsclubband)。这张专辑由“披头士”与管弦乐队合作,在制作人马丁的监制下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制作而成。它不仅是“披头士”长时间艺术探索的鼎盛之作,同时在摇滚乐历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佩伯军士》是一套组歌,共12首歌曲。标题曲《佩伯军士》不仅是组歌的开始曲,也作为统一全曲的主题反复出现。这里的佩伯军士实际上就是代表“披头士”乐队自己,他们在一种迷幻音乐会的气氛中进行一系列的演唱。比如《缀满钻石的天空中的露西》(LucyintheSkywithDiamond),歌名几个单词的开头字母LSD即明显暗示了此曲与*有关,歌词中又出现了各种迷幻景象,但是列农辩白说,这是从他4岁大的儿子的绘画中获得的灵感。音乐上每段节歌都是从三拍子转到四拍子的叠歌,在摇滚乐中是首次出现拍子的转换,这使歌曲不再具有通常摇滚乐的舞蹈性质。录音效果上运用了加大混响和正常人声的对比等等。《拥有你,失去你》(withinyouwithoutyou)则显得缺少规整,乐句长短不匀;从整体上看,迷幻成分较浓,给人带来一种类似催眠的效果。《当我64岁的时候》(whenI'msixty-four)是麦卡特尼为他刚过64岁的父亲而写的,歌曲把人们带回到30年代类似拉格泰姆的风格中。《生活中的一天》(Adayinthelife)是最后一首曲子,歌词明显地涉及吸毒,内容比较消极,表现了对日常生活的厌倦,因此引起了听众的争议。 总的来说,《佩伯军士》是流行音乐历史上一项空前的创举,此专辑荣获1967年格莱美最佳唱片奖,但这也成了“披头士”乐队走向散伙的转折点。
《佩伯军士》以后,“披头士”的道路开始出现滑坡。首先,经理人爱泼斯坦于1967年因吸毒过量而去世,给“披头士”带来了不祥的预兆;而后,乐队内部出现矛盾。特别是列农结识了日本先锋派艺术家大野洋子(YokoOno)后给他的生活和艺术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列农常把时间花在与她的合作上,而对“披头士”的事情也不再那么热心了。尽管如此,在“披头士”解散以前,除了一些单曲如《嘿,裘德》(HeyJude)、《*》(Revolution)外,还是发行了三张专辑:《披头士》(TheBeatles)、《修道院路》(AbbeyRoad)和《顺其自然》(LetItBe)。
《披头士》专辑是一套双张唱片,封面是全白的,故又名《白色专辑》(Thewhitealbum)。《白色专辑》共30首歌曲,风格极不相同,其实这张专辑并不是乐队的集体创作,只是把个人的作品巧妙的凑到了一起而已。比如:《回到苏联》(BackintheU.S.S.R)是一首主流摇滚歌曲;《为什么我们不在路上这么做》(Whydon'twedoitintheroad)采用的是传统的节奏布鲁斯演唱风格和12小节布鲁斯曲式结构;《蜂蜜馅饼》(HoneyPie)是一首古老的波普歌曲复制品;风格最特别的是列农创作并坚持放在其中的《*之9》(Revolution9),它的长度超过了8分钟,由各种各样的声音拼接而成;接着同样是列农创作的《晚安》(Goodnight),是由管弦乐伴奏的一首地道的波普歌曲;《无情的浣熊》(RockyRaccoon)是一首幽默的叙事歌,由麦卡特尼创作并演唱,用原声吉他和口琴伴奏。《白色专辑》在音乐上和商业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专辑排行榜上获第一名,持续9周。
《修道院路》的标题指的是百代公司(EMI)的录音棚所在地,“披头士”在那里录制了大量的作品,《太阳出来了》(Herecomesthesun);列农的《一起来》(Cometogether)、《我需要你》(Iwantyou);麦卡特尼的《哦,亲爱的》(Oh,darling)、《因为》(Beause)等歌曲,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使《修道院路》成为“披头士”最畅销的专辑,在排行榜上连续11周夺冠。 “披头士”从成立到解散共创作歌曲约200首,其中有强劲的主流摇滚(MainstreamRock)、先锋派摇滚(Avant-gardeRock)、迷幻摇滚(PsychedelicRock)、交响摇滚(SymphonicRock)以及轻松愉快的摇滚小曲等各种风格。主要题材是爱情,也有些歌词(主要是后期)涉及社会事件、人际交往、怀念家乡、和平友爱、药物体验以及一些超现实主义的或无意义的意识流歌词等。他们继承了摇滚乐头十年的成果,以自己的创造和革新,丰富和发展了摇滚乐,把摇滚乐带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此,摇滚乐不再只是一种单纯的娱乐音乐,它有了更多的让人思考的东西,更多的隐藏在音乐背后的东西。60年代成长起来的英美两国的年轻人,很少不与他们的歌声发生联系。可以说他们的歌声影响了一代人的艺术趣味、服装发式、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披头士”的出现使更多的学者开始研究摇滚乐现象,以及摇滚乐的音乐和歌词,以致后来大学里也开设了摇滚乐课程(这在60年代初还是不可想象的)。
1970年“披头士”解散以后,乐队成员作为个人继续活跃在摇滚乐坛。四人中取得最大成功的是麦卡特尼,他和他的妻子组建“双翼”(Wings)乐队,其中发行的很多专辑都很受欢迎。列农的日子则更带传奇色彩。他与妻子大野洋子组建了“柔顺的洋子”(PlasticOno)乐队,并于1971年离开英国移居美国纽约,而后卷入各种*活动,并创作了如《权力归于人民》(Powertothepeople)等歌曲,同年发行的专辑《遐想》(Imagine)可能更好地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世界。1975年,列农为了和妻子、儿子安静地生活在一起,放弃了一切公开的音乐活动,整整5年没有露面。1980年,他再次复出,发行专辑《双重幻想》(Doublefantasy),使乐迷们欣喜若狂。不料,就在当年的12月,在曼哈顿自己公寓前,列农被一名患有精神病的歌迷*杀身亡,时年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