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9 18: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11:41
前段时间,福特汽车调整在华业务的新闻引起了外界广泛关注,在传统燃油车复兴无望的情况下,福特汽车决定缩减在华投资。
除此之外,不少在中国市场上摇摇欲坠的合资厂商也屡屡传出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
但并非所有的合资厂商都有此打算,部分外资厂商逆流而上,加大了在中国市场上的投资。
近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大众安徽首席财务官哈约根宣布,大众安徽将追加投资231亿元。
持续加码 “中大众”呼之欲出?
根据安徽大众的说法,这次新增的231亿元投资中,141亿元用于生产基地(一期)以及研发中心固定资产投资,另外的90亿元作为车型上市前的研发总投入。
在不少外资品牌徘徊不前的情况下,大众这样的大手笔投资并不多见。
众所周知,在2020年以前,大众汽车在国内只有一汽大众与上汽大众两家合资公司,号称南北大众。
但在新能源时代到来之后,大众汽车开始开辟第三战场。
2020年5月份,大众汽车投资10亿欧元,获得江淮汽车母公司50%的股份,同时增持江淮大众股份至75%,并将其更名为安徽大众,这是一个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全新公司,并且由大众汽车控股,“中大众”已经呼之欲出了。
随后的两年间,大众汽车不断加大对安徽大众的支持力度。
2021年4月份安徽大众投资200亿元人民币在合肥经开区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基地,预计年产量可达35万辆。
2022年年底安徽大众首款MEB平台车型下线,预计在2023年底前投产;再加上这次的231亿元追加投资,短短3年时间里,大众汽车已经在安徽大众身上砸下了约500亿元的惊人投资,2023年年底员工总数也有望扩张至3500人。
中大众 大众真正的战略布局
安徽大众不断扩张,必然会带来产能的持续提升。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中国车市已经停止高速增长,2023年有可能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燃油车市场持续萎缩,南北大众的产能是够用的。
在这种情况下,大众汽车还要将安徽大众推到堪比南北大众的水平上,其着眼之处并不是行将就木的燃油车,而是新能源市场。
2023年第一季度,大众汽车在华纯电动汽车交付量仅为2.15万辆,同比大跌25.4%,处境非常尴尬。
但需要注意的是,与其它传统合资厂商相比,大众汽车的新能源布局相对来说比较完整,ID.系列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品阵容,车型数量也在不断扩张。
与此同时,大众汽车在发展新能源方面远比丰田、本田积极,一直在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
目前虽然销量不佳,但大众却是最有可能实现新能源转型的传统外资厂商。
把安徽大众发展成“中大众”,也是在未雨绸缪。
除此之外,安徽大众还有另外一项使命,那就是担负大众汽车向全球输出电动汽车的重任。
中国、欧洲、美国是世界三大电动汽车重镇,但只有中国建立起了成熟、高质量的电动汽车供应链,中国厂商在动力电池、智能座舱、激光雷达、车载软件等方面的配套能力远远超出欧美国家。
正因如此,安徽大众才会做出利用中国的成熟产业链生产电动汽车,并将其出口到全球的战略规划。
在这方面,大众汽车可以说有着先天优势。中国汽车市场上一直都有“中国的大众、世界的丰田”的说法,大众汽车的本地化一直都做得相当不错。
但在以前,大众汽车最多做到人才团队和营销网络的本地化,到了新能源时代,大众汽车却必须要做到核心零部件全面实现本地化,真正变成“中国的大众”。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虽然是趋势,但大众不太可能直接削减南北大众的投资,将全部资源砸向新能源。
但在维持南北大众基本规模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安徽大众来增加对新能源领域的投资,这一点大众汽车还是能做到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安徽大众才是决定大众汽车未来成败的关键。
能否如愿以偿?
事实上,依托中国新能源供应链,面向全球市场,这样的规划并非大众首创,特斯拉的国产化走的就是这条路子。
目前特斯拉在全球各地疯狂扩充产能,但它在柏林等工厂生产的新车,使用的却是由中国配套厂商提供的核心零部件。
特斯拉的这种模式大获成功,给了大众不小的启示。
按照特斯拉的经验去依葫芦画瓢,大众汽车是能做到的,但大众汽车也有自己的困难。
首先,大众汽车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上发展多年,但并未挤入主流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安徽大众的巨额投入何时能有回报还是个未知数;其次,大众汽车仍有庞大的燃油车包袱,它不太可能像特斯拉那样轻装上阵。
安徽大众一步步壮大成为“中大众”,证明大众汽车的确在认真发展新能源。
但中国新能源市场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大众汽车先机已失,想要翻身并不容易。
但从客观角度来说,它至少走在了不少厂商的前面,中国新能源市场一直在扩张,大众的机会还是有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经纬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