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0: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4:03
小龙虾好吃,小龙虾更好玩,我们研究小龙虾3年时间了,不是关于清蒸还是红烧,而是关于它们的行为。
小龙虾并不是你以为的龙虾
小龙虾不是龙虾,它们跟真正的那种澳洲大龙虾属于不同的科,小龙虾的中文学名是克氏原鳌虾(为啥强调是中文学名,因为通常学名指的是拉丁学名),属于鳌虾科,而真正的龙虾是龙虾科虾的总称。分不清科目?没关系,只需要知道小龙虾与龙虾最好辨认的地方就是小龙虾有大钳子,而龙虾没有。
谁是老大,钳子说了算
说到钳子,我们就再说说跟钳子有关系的事—打架。小龙虾天生就带一对大钳子,尖锐又有力,不用它来打架干啥!的确,小龙虾生性好斗。不知道大家在吃之前会不会先逗逗它们,反正我是见多了,只要靠近,小龙虾就会举起钳子,摆出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哪怕你对它而言是一个庞然大物,它也丝毫不退缩。再靠近,轻则破皮,重则流血。
前面说了,小龙虾生性好斗,但是它们打架是为了什么?对于拳击手,打架是一种爱好,是一种职业。但小龙虾不是拳击手,小龙虾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它们打架除了保护自己、威胁敌人以外,更多地是为了确立社会等级序列。
那么什么是社会等级序列?说白了就是谁是老大,谁是老二。如果大家看过电影,就知道黑帮里都会有个老大,然后老二,然后众小弟,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对,小弟们对老大都毕恭毕敬,老大说什么小弟们就做什么,很威风。
但是动物们可不是为了威风,而是因为这样的结构会更加稳定,不然纷纷内斗,还怎么生存下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社群中,各成员都彼此认识,小龙虾通过尿液闻出对方是比自己等级高还是等级低,这样相遇时就会减少不必要的竞争。也就是说一旦等级低的动物遇到并认出了比自己等级高的动物,就会想起,啊,我以前输给它过,我打不过它,那么我就乖乖闪一边去,免得又被痛扁一顿。这样就会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要知道打架可是很费力气的,吃都可能吃不饱,哪还有多余的精力去打架。
小龙虾打架那些事儿
关于小龙虾的打架,还有几个很有趣的现象。首先,小龙虾主要是靠嗅觉来交流的,它们闻的是对方的尿液,并且小龙虾可以通过摆动身体来产生和控制水流,好让自己的尿液往特定的方向流去一一流向竞争者。如果破坏掉小龙虾的嗅觉或者把双方的尿液都移走,就会使两者打架的时间和激烈程度都增加。这是因为尿液会影响小龙虾的进攻行为和社会行为。你也许不会相信,我们人类觉得又臭又恶心的尿液,可以引起小龙虾体内神经化学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它们的行为。
第二个有趣的地方是,打架过后,会有一个成功者和一个失败者吧(当然也可能出现平局,这里就不讨论了),那么成功者会有成功者效应,失败者会有失败者效应。也就是自第一次打架后,再次相遇,那么成功者成功的几率会加大,失败者失败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即使它们都遇到不具有社会经验或者被隔离14天(基本忘了以前的打架经历)的小龙虾并分别开始打架,那么成功者获胜的几率会更大,失败者失败的几率也会更大。
其实,人类也会这样,一次考试成绩很好,那么就有了信心,下次考好的可能性增大(当然也会出现骄傲而导致更差的情况,但动物不会骄傲)。经常考试不及格的同学心里受挫、失去信心,那么下次考试仍然不及格的可能性也会加大。成功者效应和失败者效应在第一次打斗中确立,在以后多次的循环打斗中不断加强巩固,最后形成固定的效应模式。
但是呢,老大的地位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许多内部和外部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小龙虾社会的等级序列。比如,有一只强壮又有经验的外来小龙虾入侵,原有的等级序列就会发生改变,甚至逆转。
当上老大有很多好处,可以占有更多更好的食物,住在最好的地方,拥有众多“美女”。看起来好处都偏向了它,但实际上老天是公平的,因为它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去打败挑战者,维护整个群体,这些资源就是对它所消耗的能量的补偿。
并且大自然优胜劣汰,这种强壮的、适应能力强的动物个体才会拥有更多的后代,将它优秀的基因更多地传递下去。
好处都让等级序列高的动物占去了,那么等级低的动物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因为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中,弱者逆袭成功也是有可能的,并且它可以向群体外发展,开辟新的天地。另外,很多群体中社会等级是按长幼顺序排列的,那么年幼的动物总有长大的一天,所以原来等级低的动物就会升级成高等级的“掌权者”。
其实,动物们之间拼个你死我活的情况是比较少的,因为这样太消耗能量,并不划算,所以进化出了仪式化进攻行为。仪式化进攻行为是指动物的进攻行为在进化中演变为一种既能决定胜负又能减少伤亡的固定仪式。比如经过激烈的战斗确立下等级地位之后,高等级的小龙虾高举钳子,昂首挺胸;而低等级的小龙虾向后弹尾(大家都见过小龙虾逃跑的样子么,自行想像一下),这样不用缺胳膊断腿就能维持社会等级序列了,不然每次相遇都真刀真*的也实在是太累了。
现在大家是不是对小龙虾又有了新的认识,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在吃之前观察一下它们打架哦。
原文来自《科学大众·博物课》
注:所有文章均由中国数字科技馆合作单位或个人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