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安妮特·拉鲁《不平等的童年(第2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2 15:4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5 20:33
我阅读的是《不平等的童年(第2版)》中文版。与中文版的第1版相比,第2版的语序、措辞更符合中文表达习惯,但整体内容没有区别。除此之外,第2版新增“第四部分:不平等的童年与不平等的成年”和“后记”。大约在第一版研究(12个调查对象处于9-10岁之间)的10年后,作者重访了十二个家庭,并对十二个年轻人(12个调查对象处于19-21岁之间)、TA们的父亲和母亲,以及兄弟姐妹逐一进行深度访谈。在“第四部分”中,作者记录了10年后追踪调查的发现和结果;在“后记”中,作者介绍了在英文版第2版印刷出版时十二位调查对象的生活近况(12个调查对象处于25-26岁之间)。
总的来说,《不平等的童年》为我们展现了这样的事实/结论:
第一,不同社会阶级的家庭采用了不同的教育逻辑。中产家庭采用“协作培养”教育方式,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大多采用“成就自然成长”教育方式。
第二,不同的教育逻辑使得孩子们获得不同的文化技能,中产阶级的孩子所获技能与社会需求高度契合,形成优越感,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的孩子没有获得必要的社会技能,形成局促感。
第三,家庭所掌握的社会资源决定了家庭的教育逻辑。也就是说,经济条件和家长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社会阶级选择了不同的教育方式。
时间给出了答案。在第2版新增的第十三章,作者介绍了每个孩子10年后的情况。不出意料的,10年后,中产家庭的孩子都拿到了大学入学资格;而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的孩子,有的高中辍学、有的高中毕业、有的短暂就读社区学院,而后结束了自己的求学之路。10年前和10年后,孩子们的状态也发生了逆转。10年前,中产阶级的孩子每天行程满满、着急赶赴各种课外活动,显得“老练、世故、难以被感动”;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的孩子每天自娱自乐、享受童年的快乐,显得“年龄更小、更活泼、更童真”。但10年后,中产阶级的孩子为充满希望和可能性的未来而感到兴奋,显得更年轻、更有活力;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的孩子普遍做着不喜欢的工作,承受着“养育孩子、购买食物、每月还贷”的重压,显得疲惫不堪。
我相信,安妮特·拉鲁的这项研究,用意不是评判哪种教育方式更好,而是显示社会中存在资源不平等的这一事实。实际上,哪种教育方式更好、哪种教育方式是主流,评判的标准是社会环境。或者说,时代背景选择了“正确的”“好的”教育方式。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效率,主流的是以高效率、高利润为主导的生活、工作方式。为了融入这样的主流,为了避免被社会抛弃,教育观念从成就自然成长转变为协作培养,这是必然的。中产阶级的优势就在于:由于经济条件更好,TA们能更好地获取社会资源,由于受教育水平更高,TA们能更快地接受观念,并更彻底地转变观念。
其实,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第三章-第十一章的九个故事,并没有让我感到震惊和意外。由于第一章和第二章的铺垫,以及“常识”的积累,脑海中已经预设了有关于中产阶级、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的结论。所以,九个故事让我感觉熟悉、习以为常,或者说,已经对这种社会阶级差异、*差距和不平等现象自动免疫。全书真正触动我的地方,是第2版新增的“第四部分”和“后记”。其中有两点:
第一,故事终于有了结局。看这本书的过程,就像看一本小说、或者追一部剧,在作者或者编剧宣告结局的时候,故事就彻底结束了,不会再有续集了。当《不平等的童年》停留在10年前的时候,在第十二章作者提出中产阶级放慢速度,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遵从权威标准的建议时,还能让读者看到改变的希望。然而,当《不平等的童年》来到10年后,后记的最后一句定格在“因此,我们所追求的人生道路,既不平等,也不能进行自由选择。”,这也是全书正文的最后一句话。这一刻,一切尘埃落定,至少对于这些调查中的孩子而言没有什么改变了,同时也预见了不平等的再生产和再循环。
第二,半数家庭对于《不平等的童年》所展示的内容有质疑。中产阶级家庭表示对于忙碌的活动安排,TA们感到享受,而不是负担、疲累;工人阶级则抱怨语句中表现出的事件糟糕、负面的描述。“准确性并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问题在于,这些家庭如何看待他们被描述的方式。”(第十四章,p378)塔林格先生不认可第十二章,但在读过格拉德维尔《异类》中有关《不平等的童年》的讨论后,给作者回复了一封友好的邮件;通过另一位社会学家的解读,扬内利女士真正理解了这本书并认可了这本书。塔林格先生和扬内利女士从误解到理解的过程,恰恰反映了质疑的关键在于是否真正理解《不平等的童年》所传递的核心思想。同时,转变观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没有外部刺激的介入,塔林格先生和扬内利女士也不会转变脑海中固化的价值观。
《不平等的童年》这本书是一面镜子,透过美国家庭,我们或多或少会觉察如今的中国教育中人们的焦虑和忙碌,也感慨以前那种美好而单纯的童年在现在的社会趋势下一去不复返,已经成为一种浪漫化的回忆。我愿意接受现实、也愿意遵守时代潮流,但是当又一次想到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不过是沧海一粟时,心里憋屈。
写于2020年3月15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