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驱动》P179-199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2 15:4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5 20:46
第六章 成事——做到,是最高等级的成长
这一张主要告诉我们:要有坚定清晰的目标,以及坚韧的毅力朝目标前行。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努力去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判断一个人是否觉醒的三个依据:
一是“ 愿望觉醒”, 即一个人从不知道要变好到想要变好,从“浑浑噩噩”的状态转而开始对“美好生活”有了强烈的向往。
二是“ 方法觉醒 ”,即一个人从不知道怎么变好到知道怎么变好,其实行动力从盲目的毅力支撑升级到科学的认知驱动。
三是“ 目标觉醒 ”即一个人开始寻找自己人生目标,并努力去做成一件事或多件对自己和他人有用的事,让自己成为一个很有价值的人。
其中“ 目标觉醒 ”就是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觉醒的最终依据,同时它也是个体成长的高级阶段,因为 做到,是最高等级的成长。
作者的两本书《认知觉醒》和《认知驱动告诉我们的最终目标: 至少主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
那么主动做成一件事的标准作者是这样定义的:在没有外力的要求下,自发地做一件事,并让它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或者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其次,如果你决心去做一件事,那就一定要想办法把它做成,而不是随便玩玩!
要如何做成一件事,作者从下面四个方面给我们展开介绍:
一, 目标.做成一件事的起点
如果你现在正处于想要改变但又不知道怎么开始的迷茫状态,那只需做一件事: 培养一个对自己和他人都很有用的技能——这是成长改变的必经之路,也是保证生命精彩的重要基石。 因为理想的生活不会主动到来,只有当我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的能力和价值时,它才会跟随而来,我们只有掌握过硬的技能才能变得有本事,去做别人做不了的有用的事,才会更有价值。所以此时的目标必然是培养一个具体的技能,而不仅仅是养成一两个习惯。这个技能最好具备以下属性。
1.有价值的
2.利他的
3.可复制的
4.要跨界的
还有,重要的是应该把目标—— 写下来
所以笼统而模糊的想法只会让我们在原地焦虑地转圈,但当我们试着把这些想法写下来,用白纸黑字描述出来,眼前的迷雾就会慢慢散去。
当我们目标不清晰的时候可以用“ 假设 ”原则,接近目标的,不管多难,先以此开始行动;在确定目标这过程中,我们还要克制自己同时想很多事的*和冲动, 只能选择最重要的一个目标, 然后集中心力去做,等做出名堂之后再去追求下一个。还有充裕的时间和心智带宽是我们做成一件事的基本条件。同时我们要多问自己:“ 我做哪件最重要的事之后会让其他事情变得更简单或者不必要?” 这即是只做最重要的一件事的好处,也是判断这件事是否有意义的标准。
当然在行动之前我们还应该花时间思考做这件事的意义和好吃,将这件事变成自己的刚需。所谓刚需,就是类似于吃饭和睡觉这样的事。 如果一件事对你来说是可做可不做的,就算没有他你的生活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那它就不是你的刚需。 至于如何找到自己的刚需,这件事我们只能靠自己花时间 去学习、去思考、去行动、去反思、去感受。 在做中想,在想中做!
文中下面这段话感受很深刻,一下被扎的感觉,需要深思并付诸行动的:
对大多数人来说,思考是件很累人的事,所以人们喜欢随波逐流地做选择,喜欢上来就一头扎进具体事情的细节里,喜欢在饱和的行动中感动自己,但对事情本身的思考却避之不及。“想”与“做”的时间配比悬殊,而大多数人竟认为这种现象不足为奇。
所以想要主动做成一件事,我们首先应该主动改变这种“ 做多想少 ”的默认思维模式,在 “想清楚目标和意义” 这件事情上花更多的时间。只要真正想清楚了,我们才不会把肤浅的*当成目标,陷入“别人说好,自己也想要”或“努力三天就反弹回原形”的境地。
我们还应该时刻思考:“ 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仍然想不清自己该做什么,那么想想自己当前 最迫切的问题或者痛点吧,因为需要总是最好的牵引。我们若能解决自己的痛点,那大概率也能解决别人的痛点——毕竟人会面对很多共同的问题。 因此,我们解决问题的本领就有了“ 利他 ”的机会。
所以我们要特别留意生活中的痛苦和喜悦,因为它们才是自我改变的底层驱动力。
文中作者例举了《刻意练习》的作者Scalers是怎样改变的:他在从事写作之前也是一个很懒散的人,经常把时间浪费在看电视上。当一天他看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节目中展现的优越生活条件、有趣的生活场景都需要良好的经济基础作支撑,如果自己今后是一个没有本事的爸爸,他似乎“哪儿也去不了”,想到这些,他决定为自己做点事情,从此发生改变。
可见,生活中的痛苦其实是我们宝贵的人生资源,它会鞭策我们去改变现状,并给我们指出努力的方向。因此我们应该去观察它、放大它,甚至感谢它,因为一个缺少痛苦的人往往会碌碌无为。
当然刚刚前面提到人的驱动力有逃避痛苦和追逐快乐两种,所以痛苦不是我们永远的驱动力,也不应该是永远的驱动力。我们借助痛苦起步,但目的是远离痛苦、奔向喜悦,比起被动的痛苦,人生更高级的驱动力是 主动的喜悦。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运用诸如在 舒适区边缘 努力,产出作品获取 反馈 等策略让自己在成长途中走得尽量轻快,同时今早做好准备,在痛苦这个驱动力消失之后 主动切换到喜悦这个驱动力上。
文中作者再次举例电影《夺冠》说明怎么主动转换驱动力的。
2013年郎平带领的“90后”新生代女排连连失利,遭遇了中国女排38年来最差的成绩。在重整旗鼓过程中,郎平让每个人填写问卷,其中两个问题是: “你为什么打球?你爱排球吗?”这个时候几乎没有人回答。 于是郎平带着队员们到老女排以前的训练馆去寻找答案,并要求他们: 如果想不出来,晚上就全睡在这里继续想。这段经历让队长朱婷终于明白打球不是为了爸妈,也不是为了郎平,而是成为自己。从此开始蜕变。
郎平告诉女排成员们要好好享受体育,开心的去打球,打出她们自己的排球,最终女排过关斩将,再次夺冠。
一个团体和一个个体的成长都是一样的,要想做成一件事,我们首先得想清楚意义上多花时间。然后在痛苦的*迫下,我们努力奋斗,改变自己,最终走得更远。不能在痛苦消失之后就止步不前,想要走得更远必须会主动转换动力源,在内在喜悦的加持下继续前行。
真正的人生目标往往不是一开始就能找到的,它通常需要我们经历一个试错的过程。
文中作者用“蜜蜂”和“苍蝇”的实验告诉我们理解寻找人生目标过程中,试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总之,告诉我们不要一上来就做蜜蜂,也不要永远做苍蝇。我们要学会主动转换,而且一定不要吝啬试错的时间,因为试错本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期间所有的经历都会成为我们实现人生目标的铺路石。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漫画师戴维.萨拉齐若的《11辈子》
那么我们都算一下自己还有多少辈子吧!作者刚好开始写作那一年是36岁,粗略一算,前面刚好“浪费”了“5辈子”,所以作者把36岁当作自己的“ 觉醒元年 ”。“5辈子”不算短,但面对这些曾经“浪费”的时间,作者并没有陷入惋惜和后悔,因为他知道后面还有“好几辈子”等着他去主动经历。令人震惊的是,作者在实践这个理论后,发现“七年就是一辈子”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
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自从他把心里标尺拉长到7年之后,所有的焦虑、浮躁一下子都消失了,突然觉得时间很充裕,一点也不着急了。把改变作为衡量自己学习成果的标准。尝试开始用自己的语言把所学知识多做输出,,也不会因为其他原因而打乱自己的节奏。
1.学会取舍,不能急于求成的同时,不能*太多,7年内专注一个领域或只做一件事。
2.围绕这个目标,可以养成与这个目标相关的其他好习惯。比如作者7年内专注写作,那么在这期间他同时培养了 早起,冥想,阅读,跑步 等好习惯。
3.就算我们一开始不清楚目标是什么,那么我们也有足够的时间去试错,可以允许自己用一到两年时间去寻找目标。
如果我们真能在每个7年去做成一件事,那这一生的成就也将非常璀璨。
学习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俞洪敏28岁时被北大处分开除;任正非43岁才创立华为;褚时健73岁还在坐牢……
所以千万不要在明明还很早的时候就产生了战略误判,这真的会让自己错过理想的人生。
刻意练习 的核心是在 舒适区边缘不断的拓展自己。
无论目标、周期还是方法,最终他们都指向了同一处—— 产出深度价值,即制定有产出的目标、保持耐心去积累价值、在舒适区边缘打磨价值,如此,我们方有机会参与价值交换。 这就是从做成一件事情到有一定影响力的实现路径。
价值交换5个等级:
一是 只输入不输出—— 一开始就没有了价值交换的机会。
二是 有输出但无价值—— 输出和价值必须合而为一,方能迈过价值交换的分水岭。
三是 有输出、有价值但积累不够—— 持续稳定的高质量输出才能让我们走到复利曲线的拐点。
四是 有价值、有积累但借力不够— 此时可主动参与交换,在价值观更相符的更高平台展示、投稿或者合作。
五是 如果我们自己的产出确实很有价值,那么想办法让更多人知道、使更多人受益就应该成为我们的责任。—— 这种共赢信念让走到 自我传播的最高阶段。
此刻《认知驱动》这本书接近尾声,给爱学习的自己鼓鼓掌,让我们学以致用,用认知来驱动自己,我们就能更好的到达成长的彼岸——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感谢张老师的带领,让我们互为环境,相互学习,过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