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型对撞机的讨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8 22:2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7 17:25
时下关于对撞机的讨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
第一关于经费问题。
杨振宁认为,现在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不要学欧美国家建一个200亿美元的科学设备。现在中国需要科研经费的地方有很多,可以将他们用于其他科研项目之中。200亿美元的设备中,将有很大一部分钱用于到国外购买设备,对中国无意。不如将这些钱投入到民生之中,如教育,修路,发福利。
关于科研经费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负离子对撞机产生的背景是中国经济处于初级水平,可以说当时真是举国而建,才搞了一个二流设备,使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高能研究设备。
对撞机所用的设备牵扯到研究领域,不断的创新和改进才能够最终使用。他对设备的性能要求,如同业余望远镜和专业望远镜,一个是批量生产一个是专业定制,当然是专业定制的贵。对撞机不管是挖洞还是设备本身都是很金贵。俗话说的,好东西需要高价钱买。
第二,关于能否产生重要的科研成果。
杨振宁认为,欧洲对撞机运营10年来,出了发现了上帝粒子,基本上没有什么用处。如果中国建了下一代对撞机,其命运也差不多如此,花了钱产生不了什么成果。
中国对撞机能否有成果是对撞机的意义所在。如果建成之后什么也没有发现,其钱就打水漂了。科学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东西。量子理论发现的时候水会想到有量子卫星,无线电发现的时候没有人想到它会成为未来通信媒介,更没有人想到英国花钱搞的永动机研究最后意外找到了热力学定律。什么是实验?实验就是证明和发现一个东西,它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中国对撞机说白了,就是花钱买个心安,心安的是证明了人类对一些物理理论的证明。这算是,物理家的事,纳税人买单,让我想想也不值。对撞机研究的粒子一眨眼的功夫就消失了,我们怎么能利用了怎么断的粒子?不要忘了,当年原子发现的时候,谁想到了纳米技术?看了几万年光的人类,可曾脑洞大开想到了用它做量子媒介?实验设备本就是为了验证而存在,为了存在而验证是普通学生做的事。
第三、中国人可以研究高能物理吗?
杨振宁认为,中国在高能领域没有天赋,建了对撞机也是为美国科学家而建,自己只能做个陪衬。
这样的话,有点像美国黑人都学不会数学这样高智商的科学研究。黑人不懂1+1是多少吗?肯定不是。黑人不懂得高能物理吗?也不是。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起来这句歧@视中国人的话的。
以前中国基础科学薄弱,没有条件做高能粒子研究。基本上中国的高能粒子研究,全被国外的华人代言了,国内只能做做教育工作,给自己的学生科普下高能知识。你不能因为中国得不到若贝尔奖就说中国不如日本人聪明。中微子研究美国和日本都做了实验,唯独中国做到了“发现”级别的测量结果。这显示出,中国在高能粒子研究中,只要有实验条件,也是能够在高能领域有所成就的。
第四,未来中国的花钱建的对撞机是给美国人建的。
杨振宁认为,中国对撞机自己不会用,是给美国人建的。
对撞机中国建的,主导权肯定在于中国。对撞机在中国,科研数据首先中国人看过之后,其次才给美国人看,或者自己给他们看论文,让他们用自己的对撞机去证明。如果美国人证明不了,不好意思,你写到自己科教书上,当科普知识就行了,在这个行业你们没有天赋,更没有发言权。
中国建成了对撞机之后,无论是对计算机,通信网络都是中国说的算,散活可能本着国际合作的精神让外国人打杂,核心的东西不会交给国外管理。另外,中国也会像欧洲一样,给欧美国二级权限,他们查阅不到核心数据,怎么可能主导了中国的设备。
外国人想获得最新资讯,就要学汉语,到中国大学任教,在中国定居。在中国都拿不到核心数据,在国外也只有读论文的份了。
所以说,只要中国有了对撞机,又是唯一的一台主导权肯定是在中国。只要有了唯一一台,其数据也肯定是中国人先看一遍,发现完了里面的东西差公布给别的国家,让他们用自己的大脑验证一遍。如果想用中国的设备做研究,不仅工人的工资算上,电费,水费,交通费那样能不算进成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