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8 11: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06:32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建立起了十分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乃至宇宙伦理的道德规范体系,从内在的情感信念,到外在的行为方式,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到治国平天下的理念,都提出了比较完备的道德规范体系。传统美德就是传统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基本内核。
所谓“传统美德”,是指在自觉的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那些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且是古今一以贯之的,在现代仍发挥着积极影响的那些传统道德规范。一般说来,传统道德规范有两种:
一、由伦理学家概括出来的,或者由统治阶级提倡并上升为理论的规范;
二、那些虽然未能在理论上体现和表述出来,上升为德目,但在世俗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认同与奉行的习俗性规范。
前者比后者更自觉,后者比前者更丰富,并且往往比前者更纯朴、更直接地体现着某个民族的品格。
孔子
在中国道德史上,《尚书》把人的美德概括为: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孔子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他以知、仁、勇为三达德,在此基础上提出礼、孝、悌、忠、恕、恭、宽、信、惠、温、良、俭、让、诚、敬、慈、刚、毅、直、俭、克己、中庸等一系列传统道德规范。
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基德或母德,将它扩展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孟子
法家代表人物管仲提出所谓“四维七体”。“四维”指是礼、义、廉、耻。“七体”是指孝悌慈惠,恭敬忠信,中正比宜,整齐樽诎,纤啬省用,敦蠓纯固,和协辑睦。这些传统道德规范,后人把它们综合为“六德”(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孝、友、睦、娴、任、恤)、“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董仲舒提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 (仁、义、礼、智、信)成为不可动摇的金科玉律,其对中国文化和世俗生活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董仲舒
当然,这些传统道德规范,当然并不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精髓,有一些是包含封建糟粕的东西,我们必须加以具体分析。例如“夫为妻纲”在当今强调男女自由平等,女性应该享有和男性同等的权利的这个时代就显然为糟粕。对于不合时代和发展的,应给予抛弃。同时,对传统道德应注入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