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8 15: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15:25
辞去高中老师铁饭碗的许芯玮,凭著满腔热血,在台湾推动设计思考教学,并且协助老师落实在课程中,她认为,设计思考不是技巧问题,而是心态能否调整。
厕所有臭味、不知道怎么和老师沟通、发现天使班的同学没有玩伴、学校附近的溪流污染严重、觉得台湾的环境对移工不友善、泰雅族的传统编织文化逐渐消失……这些问题能怎么解决?
一场八分钟演说,促使当年不到二十五岁的高中老师许芯玮,辞去教职铁饭碗,成为「全球孩童创意行动挑战(Design For Change Challenge,简称DFC挑战)」的台湾发起人。
过去六年,许芯玮带着一群年轻伙伴,陪着国中小的老师及孩子们,透过设计思考的方*,在台湾校园推动改变。
他们不只提问,更透过实践找到改善方法。希望在制式化教育中,让孩子更能贴近自己生活,培养自信与行动力。「创意是天生的能力,只是我们把它掩盖掉了,」许芯玮说。
从二○一○年第一届只有四十八件完成的挑战行动,今年有两百件行动案。许芯玮观察,早年投入设计思考教学的老师虽然数量少,但是先期行动者,非常热血。近两年,在翻转教育气氛下,吸引愈来愈多老师投入,反而要将整个设计思考的做法,从量化的推展,转向质化的深耕。「之前我去各地演讲,多是分享各学校的成功故事,但现在我反而更想分享失败的经验。」
许芯玮指出,从老师到家长,第一个要转变的就是态度。「设计思考不只是技巧问题,而是心态是否能够调整。」
第一个挑战是老师的定位,必须从「教导者」变成「引导者」。前者是单向传递讯息,后者则是在目标导向下,以学生为中心,带领互动讨论,确保流程进行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