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芝加哥大学毕业演讲《思维与亲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8 15:3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02:54
2017年芝加哥大学毕业演讲《思维与亲密》
厌倦了哈佛耶鲁、斯坦福式的毕业鸡汤;厌倦了万金油的主题:遵从你的心声,做真实的自己,追逐自己的*,未来无限可能云云;厌倦了喧嚣与躁动,焦虑与鸡血。全美第一“修道院高校”芝加哥大学,毕业演讲风格迥异,给教育界带来了一股清流,更是一剂精神苦药!
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历史系,系《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美国知名公共知识分子。
《思维与亲密》
01
我首先想到的是,既然这是芝大,所以这肯定不是简单的开放日;也许这应该是阶级斗争开放日,有打扮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出没,或者有穿着贝蒂·弗里德曼的T-恤,庆祝种族、阶级、性别自由的学生。
像今天这个场合,知名大学会请一位功成名就知名人士来给你们致辞,告诉你们,成功并不重要。
知名大学常常会邀请亿万富翁来致辞,告诉你们能从失败中学到什么。从这种讲话中将领略到失败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当然,你得恰好是乔布斯或者J.K.罗琳才行。
然后我们这种嘉宾就该有模有样得给你们一些烂大街的建议: 遵从你的心声呀,做真实的自己呀。追逐自己的*呀,你的未来无限可能呀之类的。
我今天来就是给你们说说该怎么应对这类鸡冻人心的未来鸡汤。
但话说回来,我来这儿不是为了熬一锅程式化的鸡汤。这里是芝加哥。这是我人生中唯一一次能给我的母校毕业生致辞的机会。芝大给我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所以今天我想给你们讲两点: 芝大教给我让我受用至今的东西,以及它没有教给我从而我必须自己学习的东西。
02
回想我在芝大念书的时候,我记得有那么几次,我受到了头晕目眩的冲击。我大一时有一次就很奇怪,我在读一本书,书名是 《悲剧的死亡》 ,尼采写的,在芝大雷根斯坦图书馆A层。
我也说不上怎么回事。尼采思想的那种近乎癫狂的驱动力,还有他那仿佛魔力一般能引起情绪起伏的散文。总之,读那本书的时候,虚实之间的界限模糊了。我全然分不清我在哪儿,我是谁,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觉得时间完全静止。几个小时过去了,我仿佛钻到那本书里。
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读它,而是被裹在那散文的激流中,猛烈的思想冲刷着我。感觉自己仿佛在溶解,灵魂出了窍,前往别处,被吸收了。朦朦胧胧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好似被一位早就死了的半疯之人施了魔咒。
芝大让我领略了人类文明的崇山峻岭。它点燃了我内心的诸多渴望,我从未有过的更高层次的渴望。
首先,我渴望看见。 看见现实似乎是再明显不过的一件事,只需要睁开眼,就能看到这个世界。但是关切*讨论以及其他领域的人都清楚,有太多人带着扭曲的视角看世界,有太多人只想看到他们想看到的,或者,只能看到由他们压抑、恐惧、不安全或是自恋的滤镜处理过的世界。
有时候我觉得,特朗普当选总统的噩梦,正反映了求知美德崩坏的现实。
约翰·拉斯金曾写到: “我越是深入地思考,我就越倾向于得出这个结论——人类所能做的最了不起之事就是,看到了什么,便如实地说出来。千百人口说不如一人思索,千万人思索不如一人见过。”。
03
第二种渴望,就是对智慧的渴望。 我无法告诉你智慧由什么构成,也说不上智慧的准确定义。但我们见到智慧时,我们都会认出它来。根植于心的人性、风度和稳重就体现在智者的身上。他能透过爱与包容去审视别人的缺陷;他能直指任何问题的核心;环顾四野,便可洞见凝聚之力与不可强求之事。
在我看来,要具备这种智慧,我们需真情实意地关怀身边的人,需要时常在独处中自我反省,需要阅读伟大的作品;需要我们跳出所置身的时代,跳出自己现有的成见,动身踏上求取理解的终身之旅。
04
第三,芝大给了我对理想的渴望。 有时候人们说,人生的目的在于寻求幸福。我们寻求自身*的满足。当然,这不是事实。平静和幸福只是短暂的美好,很快人们就开始无聊了。“人类情感似乎需要的是”,威廉·詹姆士曾写道:“能一直看到挣扎的景象。果实被吞下的那一刻,满足感就顿显卑劣。汗水与努力,人性承受极限之压,痛苦不堪,然而度过了这一劫,又拒绝享受成功,转而踏上更为人迹罕至的艰苦之旅——正是这种事情激励着我们。”
詹姆士总结得很好,人类的存在有着一个永恒的主题: 每个人的痛苦铺就了追逐至高理想的路 。
我们在俗世中并不怎么谈论灵魂,但我们在一些时候也会不关心*上有没有人点赞,不关心年收入,甚至不在乎自己红不红。这中时候,我们就是在追求永恒之物。追求美、真理、正义、超验和家园。这正是我们身上道德价值的体现,是我们每个人应受尊重、享有尊严之所在。
芝大让你向往攀登高峰,朝着人类存在的顶峰不断攀登。
经此一役,你就再也不会满足于停留在平地上,再也不会满足于只是刷刷*,甚至不会满足于看看报纸或是真人秀节目。
05
目前在这个国家,我们正经历着关于终极意义的危机。 许多人对自己的目标和目的没有清晰的认识。他们不知道他们在追逐什么,或者遵从什么样的根本信念行事。 他们在各自细分的专业领域接受大学的科研训练,学校教他们怎么做事,却不教他们思考为何要做。 大学也没有为他们提供发问的论坛,去问我应该如何生活?我的使命是什么?我为什么要来这里?
从大学里走出,他们就进入了真实的世界,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成千上万的电邮要回,马不停蹄地规划事业、组建家庭。种种此般皆让人无法聚焦于关乎生命意义与目的的问题。
我看到很多人就连这些思考德性话题的词汇都不具备。
他们并没有处在一个良好的道德生态之中,也甚少接触那些能引导指点他们的理念。
这就造成了 一种巨大的情感脆弱。 我们的朋友尼采曾说过,若知为何而生,遂可纳受一切。但倘若你不知道自己的使命,那即使是第一次失败或挫折就能置你于危机之中,让你彻底崩溃。
“从意义性与道德观念方面来看,这是继承了虚无的一代人。终极意义危机的恶果体现在不断攀升的自杀率上,体现在不断增加的*成瘾上,你看到社会信任缺失,不少人过着离群索居,漂泊无依的生活。”
你到芝大来,就意味着你一定会受到一种指引,它与主流文化略有不同,稍微逆流而行。肤浅地过活,反而变得不易。你可能并不知道生命的意义或是你的使命,但是你知道崇山峻岭就在那里等着你去探索,人生的诸多答案就在那座美好之物的博览馆里,知识会给你莫大的安慰,让你变得冷静沉稳。
在芝大的生活并非流淌着日常幸福。但它会让你瞥见更大我的幸福,瞥见人类漫长求索之旅的宏图。如果你体会到了这种大我的欢愉,因为你知道它最终关切的是生命的意义,神圣与美妙,那你自然能更好地承受日常的痛苦。
06
我上学那会儿,可能今天依然如此,芝大并未教会学生 如何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 随着我年岁渐长,我开始意识到,构建亲密关系的能力是促成*人生的重要本领之一。
这是因为, 人生面对的首要挑战不是知识的挑战,而是动力的挑战。人生在于不仅要知道何为益事,还要带着爱与热血全身心投入其中。
人生在于热烈地爱着你的配偶和家人,以至于焕发出他们内心的爱。人生在于坚定地热爱自己的事业,在于服务自己所爱的社区,在于以虔诚赤子之心爱着自己奉行的哲学或上帝。
*的人生是从开放式选择走向甜蜜献身的过程,是你千万次的拒绝只为去做几次你深深牵挂之事,是你愿意为把自己和所爱之事绑在一起。你虽把自己绑在它们身上,可它们却会给你自由。
这种爱不只是柏拉图式的理想之爱,而是将内心的热爱真正地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与朋友们共享浴室,同起同睡,在共享的电脑上写写画画。
它在于把握亲密关系的每个阶段: 对第一个媚眼回以示意。 真正地花精力了解那些人,就像是第一次约会的人那样,发现彼此之间的有诸多的共同点,会认为这是惊人的巧合:“你不喜欢佛加格拉斯? 我也是! 不如我们结婚吧!”
它在于勇于直面循环往复的脆弱感。 在于遭遇危机后依然坚守,即便自己不确定是否还相信份关系、这份事业或这个机构。在于宽恕对你的背叛,当你辜负朋友、工作失误或是伤了配偶的心时,能请求谅解。当你与配偶、朋友、职业、社区或信仰建立密切联系时,你就像里昂·维斯提耶所说,“愿意被他人真正地了解,虽然前路危机四伏。”所以人们需要学会建立亲密关系,实现相处之道。 人们需要学会建立亲密关系,彼此相依,体悟人生真趣——一对夫妇要成为爱的化身,你和你的事业要合为一体,你应完全献身于自己所信奉的哲学或上帝。
我在这里谈的是情感的艺术,我们并非天生就懂得它,需要反复经历脆弱不堪、矢志不渝、人情历练后才能掌握它。
07
我在芝大念书时,我们身为学生总体上都不太善于建立亲密关系。我们非常善于逃避,尤其是回避那些心有灵犀般羁绊或将到来的场合。我们当时正忙着在二十岁出头时一鸣惊人,自然不想展示自己平庸无奇的一面,可这正是建立亲密关系的绝对前提。
我离开芝大时, 读书的本事远胜读人。
我的眼睛看不到善良诚恳之人身上的美,因为我那时觉得他们没什么思想深度。我也不知道如何应对深刻却又让人生畏的亲密关系。
但愿我现在好一些了。观众席里有当时我的教学辅导。
随着我们不断长大,生活中可以证明自己有多聪明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但生活中有无数个场合需要善良、仁慈、优雅、敏锐、同情、慷慨和爱。生活需要你拓宽自己情绪的全部曲目,需要你径直去和他人打交道,需要你上一学期的亲密关系课。如果你还未掌握它,我希望你现在就开始刻意准备吧。
我最后还有一个希望,2017届的同学们。明日你们即将毕业,这当然可喜可贺。但在明天到来之前,我希望今晚你能做一件锦上添花之事。和一位对你意义非凡的人一同去图书馆。在书堆的深处找到那本尼采的《悲剧的死亡》。但是不要翻开它。
褪去几件衣裳,邂逅美好时光
谢谢,上帝保佑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