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姓起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0:14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1:41
一、姓氏源流
唐(Táng)姓源出有三:
1、出自祁姓,为帝尧之子丹朱被舜封为唐侯之后,以国名为氏:
① 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帝尧之子丹朱被舜封为唐侯,建立唐国。后其国被周成王所灭,其子孙有的以国名为氏者,此为陕西唐姓。
② 又周昭王时,为奉唐尧之祭祀,封丹朱裔孙在鲁县(今河南省鲁山县)为唐侯,后被楚所灭,子孙以唐为氏,此为豫鲁(今属河南、山东两省之间地)唐姓。
2、出自姬姓,为周代唐国给唐叔虞之后,以国名为氏。据《姓氏考略》及《世本》所载,周成王封唐国给唐叔虞,叔虞子孙中有以国为氏者,此为山西唐姓。又有春秋时,楚地(今属湖北省)有一支姬姓唐诸侯国,被楚所灭后,其子孙以唐为姓,称为唐氏,此为湖北唐姓。
3、出自其他源流有唐姓:
① 据《后汉书·南蛮传》所载,汉代时南蛮白狼王为唐姓。
② 据《三国志·郭淮传》所载,陇西(今属甘肃省)羌族中有唐姓者。
③ 据《元史·唐仁祖传》所载,元代西域畏兀人唐仁祖,其子孙以唐为姓。
④ 满族塔塔喇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后简改为唐氏。
⑤ 土族拉什唐氏及瑶、苗、蒙古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唐姓者。
★★★得姓始祖:唐尧。唐尧姓伊祁,名放勋,尧是他的谥号。他最初被封为唐(今山西翼城西)侯,即位后,又立国号唐,所以称为唐尧。唐尧是传说中的圣明天子,被后人尊为“良师帝范”、“文明始祖”。据说,他做了一百年天子,后来禅位给舜。他死后,帝舜又封他的子孙为唐侯。唐国经历夏商两代,周初被周公灭掉。周成王封弟弟叔虞在唐,改封唐侯后人为杜伯(把唐公及其后人迁于杜城,降爵为伯),称为唐杜氏。唐杜氏的后裔有以国为氏者,此为陕西唐姓。唐氏后人奉唐尧为唐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唐姓发源地当有四处:陕西、山西、豫鲁(今河南、山东间地)、湖北。上述陕西、山西、豫鲁三地在发展中成为唐姓繁衍的中心地带,也是唐姓主要望族所在地。秦汉时,唐姓分布于江苏、江西、四川、广东、安徽、浙江、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据载,战国时魏国人唐雎之孙唐厉迁于沛国(今属江苏省),唐厉四世孙唐都任临邛(今属四川省)令,唐都之孙唐林被封为建德侯,唐林之子唐蔚因封地被除,徙居颖川(今属河南省),唐蔚之三世孙唐帽任会稽(今属浙江省)太守,唐帽之子唐翔任丹阳(今安徽省当涂县东北)太守。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荡不安,北方战火连天,唐姓人随着南迁队伍,更广泛地分布于南方各地。此时,唐雎一支唐翔之子唐固,任孙吴政权中的尚书仆射一职,唐固三世裔孙唐彬任晋镇西校尉、上庸襄侯,唐彬之子唐熙因娶凉州(今属甘肃省)刺史张轨之女,遂把家安到凉州,唐熙之子唐郓任前凉凌江将军,从凉州迁居晋昌(山西定襄县西北),后发展成为唐姓历史上最大郡望。唐郓之曾孙唐瑶任西凉晋昌太守、永兴侯,唐瑶之孙唐褒任后魏华州刺史、唐纯任后魏太原太守,唐褒之子唐茂任秦州刺史,唐茂之子唐翼任后魏凉州太守。隋唐时期,随着河南固始人陈元光开漳入闽,唐姓人有加入者。唐雎一支有唐瑶的七世孙唐休王景任职宰相。宋元时又有唐姓人迁居南方,由北方发展而来的唐姓已是大量的居于南方了。明清时,又有唐姓人移居台湾,远徙海外的。至此,唐姓足迹遍布中国大地。今日唐姓尤以四川、湖南、贵州、山东、安徽、广西等省区居多,上述六省唐姓约占全国汉族唐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唐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五。
三、历史名人
唐 昧:一作唐蔑,战国时代任楚国(今湖北省北部一带)大将。周赧王十四年(公元前301年),齐、韩、魏联合攻楚,楚将唐昧战死。周赧王十六年(公元前299年),楚怀王受骗往秦,被扣留,最后死于秦国。从此,楚国一蹶不振。
唐 勒:战国时期楚国(今湖北省北部一带)辞赋家。仕顷襄王为大夫,后于屈原,大约和宋玉、景差同时期人。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唐 举:战国时期梁国(今陕西韩城南)相术家,以善相术著名。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
唐 寅:江苏吴县人,字伯虎,明代画家、文学家。擅画山水,并工画人物、花鸟,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唐顺之:江苏武进人,明代散文家,官至右佥都御史、代凤阳巡抚。“唐宋派”人物之一。
唐 甄:达州(今四川省达县)人,清初思想家,著有《衡书》九十七篇,后更名为《潜书》。宗阳明良知之学,反对空谈心性,主张“富民”。
唐 英:清陶瓷艺术家。字俊公,关东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初授内务府外郎兼佐领,历任淮关、九江关、粤海关监督以及督陶使等。他能文善画,兼书法篆刻且又精通制瓷。清《熙朝雅颂集》收集了唐英的23首诗;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着他的许多精美字画;清人曾集其诗文为《陶人心语》。
唐 兰:现代文学家、音韵学家、历史学家、业余曲家、古文字学家。字立庵,号立厂,浙江秀水(嘉兴)人。1920年入无锡国学专修馆。曾教周学熙家馆。1931年后在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和中国大学任教。1932年受聘为北平故宫博物馆金石鉴定专门委员。雅好昆曲,工大官生,喜清唱《惊变》、《惨睹》等剧目。1935年至1937年间是俞平伯所组清华大学谷音社成员,参加曲集。亦参加北平城内各曲社活动。1939年在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40年任教授。参加昆明三高等学校昆曲研究会等业余昆曲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是曲家许丽香所组藕香曲社成员。1949年出版专著《中国文字学》。五十年代后曾任北京故宫博物院陈列部主任、副院长、研究员。其间亦参加北京昆曲研习社曲事活动。
唐寓之:南朝宋时三吴地区农民起义军首领,在攻占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后称帝建吴国。改元兴平,立太子,置百官。随即遣高道度攻东阳郡。东阳太守、齐高帝族弟萧崇之、长山(今浙江金华)令刘国重拒战被杀,一时朝野震动。时值会稽太守王敬则进京述职,禹之乘虚袭击,命孙泓取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军至浦阳江,郡丞张思祖使浃口戌主杨休武抵御,孙部失利;而齐武帝又出禁军数千,前往*,战于钱江南岸。禹之所部无充分应战之准备,又无抗御骑兵之经验,溃败而死。
唐慎微:字审元(1086-1094),蜀州晋原(今四川省崇庆)人,北宋代医药学家。他世世代代以医为业,自己又精通经方,在当地很有名气。尽管如此,他仍然好学不倦,又拜李端伯为师,并因此从晋原迁到成都华阳。据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大臣宇文虚中回忆,他小的时候曾见过唐慎微。唐慎微貌不惊人,甚至可以说是丑陋。从外表来看,他举止朴拙,且不善言词,但内心却极为明敏,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如果有人求他出诊,他决不会考虑病人的身份、地位和财富,而是有求必往,不避寒暑雨雪。著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唐赛儿:山东省蒲台人,明末山东农民起义女首领。为山东蒲台人林三之妻,略识文字。丈夫死后,削发为尼,自称佛母,传教于山东一些州县。永乐年间,明朝为营建北京、修治会通河,北征蒙古,耗资巨大。山东是负担最重的地区之一,加之连年水旱,农民无以为生。唐赛儿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二月起事,迅速发展至数万人,杀死青州卫指挥高凤、都指挥佥事刘忠。但因遭山东都指挥佥事卫青、鳌山卫指挥同知王真的突然偷袭,于三月失败。明廷搜捕唐赛儿,而唐赛儿等人安然逃走,不知所终。
唐才常:湖南省浏阳人,清末维新派人物之一。早年参与时务学堂的创办,编辑《湘学报》,后被张之洞勾结英国领事将其杀害。
唐廷枢:清末广东省中山人,曾任职英商怡和洋行总买办、轮船招商局总办,后开办开平煤矿和修建铁路,为洋务运动中主干分子。
唐正才:又名正财。湖南祁阳人。早年以贩运木材、粮米为业。咸丰二年(1852年)秋,联合船户在益阳参加太平军,被任命为典水匠,职同将军,统辖水营。后串联大批船户水手加入太平军,随洪秀全从洞庭湖进入湖北。12月22日太平军攻占汉阳城,拟在长江上架设浮桥,以利水陆两军合力攻取武昌,由唐负责设计浮桥方案并主持架设工程。24日晚,架桥开始,大批船只进驶江中,以铁索紧锁群船,衔头接尾,横跨大江,进抵对岸;又将鹦鹉洲上的木材、汉阳城内的木板搬运上船铺为桥面。次日黎明,从汉阳鹦鹉洲到武昌白沙洲,从汉阳南岸嘴到武昌大堤口,两座浮桥架成。29日,太平军攻占汉口后,又在汉阳、汉口之间的汉江上架起一座浮桥,第一次把三镇连接起来。次年1月12日,太平军通过长江浮桥,一举攻克武昌城。25日,长江浮桥缆绳被大风吹断,27日,仍由其主持重建武昌汉阳门至汉阳晴川阁浮桥,上以巨缆横缚大木,下系三四千斤重铁锚沉于江中,以稳固桥身,人马往来,如履坦途。因功升为指挥。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历任恩赏丞相、殿左五指挥、提水营事务,并封为航王。1863年战死于苏州。
唐绍仪:广东省香山(今中山)人,清*时任天津关道、外务部侍郎等职,袁世凯任职临时大总统时,他任国务总理,后任*军*代表、**国府委员等职。
唐继尧:云南省会泽人,为滇军军阀,曾任职贵州、云南都督。唐澍:河北人,陕西渭华起义的领导人,曾任职西北工农*军前敌总指挥。
唐生智:湖南省东安县人,中国*高级将领。曾担任中国*革委会*常委、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建国后任职湖南省副*、全国*常委会委员。
唐生明:号季澧,湖南省东安县人。系曾与蒋介石争夺过中国统治权的唐生智先生的弟弟,在旧社会被人称为“福将”。但更多的人却在背地里叫他为“*”,并公开说他是一位“哪里有福享就那里去的人”,这是指在抗日战争中,他跑到南京去投汪逆精卫,他去投靠汪逆,不是为了追求沦陷区的生活享受,而是奉命去搞“曲线救国”的。直到解放后,但谁也不会料到,他能一心一意跟着*党,在新社会欢度晚年,保持了崇高的晚节。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晋昌郡:晋·永和中分敦煌郡置晋昌郡,治所在长乐(今陕西省石泉县)。辖今安西、玉门市一带。其地在隋时均属敦煌郡,唐又析出为瓜州晋昌郡。此支唐氏,其开基始祖为十六国前凉凌江将军唐郓。
北海郡:汉时分齐郡置郡,治所在营陵(今山东省昌乐东南)。隋唐北海郡即青州,治益都。今潍坊等地,汉唐都在北海郡境。
鲁国郡:西汉初改薛郡置鲁国。三国魏及晋代改为鲁郡,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一带。晋沿习为郡。治所在鲁县(今山东省曲阜)。
晋阳郡:春秋末,赵筒子家臣董安于筑晋阳城,在今太原西南晋源镇。秦以为晋阳县。为太原郡治所。东汉后又为并州治所,今陕西省太原市西南。西晋扩建。北齐于汾水东岸增筑新城,旋在旧城增设龙山县。隋以龙山为晋阳,晋阳为太原。五代为北汉都城。宋灭北汉,毁晋阳,移并州至阳曲,即今太原。秦置,治故晋阳城。
2、堂号
移风堂:汉朝时候,费汛为萧县令,爱民如子,先教后罚,在官9年,连地方的坏风俗都转变了,全县三年都没有打官司的。邻县沛县发生蝗灾,蝗虫到了萧界,不入萧境。皇帝封费汛为梁相。
此外,唐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晋阳堂”、“晋昌堂”、“北海堂”等。
自立分堂号有:“思本堂”、“忠恕堂”、“敦睦堂”、“移风堂”、“梧桐堂”、“梧封堂”等。
五、宗族特征
1、群英荟萃,名人辈出。
2、从其排列有序的字行,可窥其姓氏特征一斑。如浙江唐姓一支字行为:“福禄永隆昌,和良瑞世美,才智端宁聪。”又江苏一支字行为:“本立元孝,起宗节义。”
============================================================
【唐姓宗祠通用对联】
〖唐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桐圭锡庆;
禾册基洋。
——佚名撰唐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周成王与其弟叔虞玩耍,成王将桐叶削成圭形于叔虞,说:“我用这个封给你。”因“君无戏言”,以致戏耍成真,只好封虞叔于唐。
东园高节;
吏部清风。
——佚名撰唐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唐秉,字宣明,号东园公,隐居商山,为“商山四皓”之一。下联典指北周时吏部郎中唐瑾,字附璘,谋略多资。西魏时,历官吏部郎中、吏部尚书,当时朝中典章制度,他多参与草创。于谨奉宇文泰命率军南伐南朝梁时,以他为元帅府长史,攻破江陵,俘获梁元帝萧绎。回师时,他仅带回了两车书。北周建立,官至司宗中大夫,进爵为公。
仙霞立祀;
云壑留名。
——佚名撰唐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兰溪人唐元间,字子焕,为文思院官。与侄子唐良嗣率兵守半溪,在黄盆滩战胜元军,又进兵镇守严州,与元军相持二年,因粮食断绝,战死在龙游白云寺前。百姓修建了唐将军庙来祭祀他。下联典指北宋零陵人唐容,博闻强记,胸有大志,与同乡同学唐麟、东韶并称“城南三杰”。中进士,官丰城宰,政绩一时称最;升任邕州知州时,逢交趾兵入侵,他率兵讨平。后来,隐居在建昌麻姑山,自号云壑老人。
帝尧启绪;
唐叔振封。
——佚名撰唐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陶唐氏部落领袖为尧,后以唐为姓。下联典指周武王子叔虞封于唐,以国为氏。
晋阳世泽;
叔虞家声。
——佚名撰唐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周成王桐叶封叔虞于唐,为晋国始祖,子孙以唐为氏。
商山隐士;
宋室直臣。
——佚名撰唐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秦末唐秉为“商山四皓”之一。下联典指宋·唐介屡劾当道,直声动天下。
-----------------------------------------------------------------
〖唐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江南风流才子;
西蜀思想名家。
——佚名撰唐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画家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吴县人。少年时向周臣学画,后结交沈周、文徵明、祝允明等人,一起切磋文艺。二十九岁时中乡试第一,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被除名。后游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性格疏朗放逸,曾刻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印章。擅画山水,并工人物、花鸟,笔墨秀润,景物生动,工笔、写意俱佳,与文徵明、沈仇英合称“明四家”;兼善书法,能诗文。著有《六如居士全集》。下联典指清初思想家唐甄,字铸万,号圃亭,四川省州人,长于吴江,曾任山西长子县知县。抨击封建君主*制度,批判封建道德,在经济上主张“富民”。著作有《衡书》(后改名为《潜书》)、《圃亭集》、《春秋述传》等。
大节全由母教;
侍儿幸配文魁。
——佚名撰唐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唐璘。下联典指明·唐寅。
-----------------------------------------------------------------
〖唐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台湾义举光史册;
总统勋名记人心。
——佚名撰唐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清代同治进士唐景崧,1882年赴越南同刘永福所部黑旗军抗击法国侵略。次年,受张之洞命招募军队,与岑敏英军攻越南宣光等地。1891年后任台湾布政使、巡府。反对割让台湾,并筹措抗击日军。曾在台湾建立*,被选为“总统”。基隆被侵台日军占领后,携家小居厦门。有《请缨日记》。
看遍好花春睡足;
醉残红日夜吟多。
——唐英撰唐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书画家、内务府员外郎兼佐领唐英撰书联。
连天瑞霭千门远;
来道新阴九陌长。
——佚名撰唐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诗人唐彦谦诗句联。
世德孝思绳祖武;
遗风勤俭启陶唐。
——佚名撰唐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氏宗祠联。
晋水发祥源流远;
阳春得气棣萼辉。
——佚名撰唐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氏宗祠联。
-----------------------------------------------------------------
〖唐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定鼎功高,形绘凌烟阁上;
奇魁文妙,席首琼林宴中。
——佚名撰唐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天策府长史唐俭,少与太宗游,见隋政乱,因说以建大计,后佐太宗定天下,为天策府长史,封莒国公,图形凌烟阁。下联典指明代唐皋、唐汝楫、唐文献三人,先后均举进士第一。
沧浪亭中,吴郡名贤占一席;
桃花坞里,金阊遗迹足千秋。
——佚名撰唐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吴县人。少不事科举,画于周臣,与祝允明、沈周等相友善。后听祝允明劝,举弘治十一年乡试第一。不久,以程敏政泄试题事牵连,遂下狱,谪为吏。他耻不就职,自放于名山大川,筑桃花坞以居。毕生致力绘画,兼及书法,且能诗文,与祝允明、徐祯卿、文徵明齐名,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沈周、仇英,文徽明合称“明四家”,有《六如居士全集》、《画谱》等
文采风流,照耀两江标第一;
圣贤经济,静修十载羡无双。
——唐雨梅撰唐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枞阳县唐家湾唐氏宗祠联
============================================================
附录:【唐姓典故、趣事】
〖绝缨〗
“绝缨”这个典故源于汉代刘向的《说苑·复恩》。
公元前605年楚庄王平息了叛乱,非常高兴,班师回朝,在宫内举行盛大的庆功会,大摆筵席。庄王下信群臣可以尽情畅饮。到傍晚,酒兴还都未尽。庄王命令点燃蜡烛,继续狂欢。庄王看到群臣们这样高兴,就让自己的爱妃许姬给大家敬酒,许姬漂亮,出来给大家敬酒更加增添了几分欢快的气氛,正当她给大家一一敬酒时,一阵大风吹来,把大厅里的烛火全吹灭了。这进有人趁机扯住了许姬的衣袖,想调戏她。许姬非常聪明,她并没有声张,而是趁机把那人的帽缨扯断,请求庄王查出这个人后处治。庄王听后,却大声说,今日宴会大家都要尽兴痛饮,把自己的帽缨都摘下来,。大臣们都摘下自己的帽缨后,庄王才命令点燃蜡烛。许姬对此感到非常惊讶,席后,许姬埋怨庄王不为她出气。庄王笑着说,人主群臣尽情欢乐,现在有人酒后失礼有情可原,如果为了这件事诛杀功臣,将会使爱国将士感到心寒,民不会再为楚国尽力,许姬不由的赞叹楚王想得周到。
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自率领军队攻打郑国,不料被郑国的伏兵围困住,正在危急时刻,楚军的副将唐狡单人匹马冲入重围,救出了楚庄王,庄王重赏唐狡,唐狡辞谢说:“绝缨会上,扯许姬衣袖的正是下臣,蒙大王不杀之恩,所以今日舍身相报。”庄王听后感慨万千。
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来表示宽宏大量,三国曹植的《求自试表》里就运用了这个典故:“绝缨、盗马之臣赦,而楚、赵以济其难。”
-----------------------------------------------------------------
〖唐寓之*〗
南齐时庶族地主企图挤入士族行列,享受封建特权而发动的*。南朝庶族地主为了免除所承担的赋役,往往向官吏行贿,在*的黄籍上注入伪造的父祖爵位,改成百役不及的士族。刘宋以来,这种改注籍状,诈入仕流的庶族地主很多,自宋明帝泰始三年(467年)至宋后废帝元徽四年(476年)扬州九郡的黄籍上,被检查出诈注户籍的就有七万一千余户。
萧齐*为了增加直接控制的户口,提高赋税收入,扩大徭役的负担面。齐高帝萧道成即位的第二年(建元二年,480年),专门设立校籍官,置令史,指派虞玩之主持黄籍的清查。齐武帝萧颐即位后,继续清查,鉴定士族的真伪。那些被认为有“巧伪”的户籍,都须退还本地,名为“却籍”;核查出本应服役纳赋而户籍上造假的,便恢复原来的户籍,继续承担赋役,称为“正”籍 。后来甚至要把被却籍者罚充远戍,这种做法危及曾在户籍上弄虚作假的庶族地主的切身利益,于是爆发了唐寓之事件。
齐武帝永明三年(485年)冬,唐寓之在新城(今浙江省新登东)一带结党四百余人。次年正月,利用会稽太守王敬则去京城建康“朝正”(正月朝拜皇帝)的机会,举兵*,首先攻下富阳。三吴地区(即今江苏省南部、浙江东部)的被却籍者纷纷参加,众至三万。却籍的民户,大都是北来侨民,他们的户籍本为白籍,因此*者被称为“白贼”。唐寓之又攻下桐庐,进占钱唐(今浙江省杭州西南)、盐官(今浙江省海宁南)、诸暨、余杭等县,并在钱唐称帝,置太子,改国号为吴,建元兴平。以钱唐新城为皇宫,县廨为太子宫,设置百官,以寒门出身的钱唐富人柯隆为尚书仆射、中书舍人,兼领太官令、尚方令。唐寓之还派其将领高道度等进攻东阳郡(今浙江省金华),杀东阳太守萧崇之和长山令刘国重并遣将孙泓进攻山阴。齐武帝急派禁兵数千,战马数百讨伐。唐寓之临时组合的军队,一战即溃,寓之被杀,各郡县相继被平定。事后,参与*的不少民丁,被罚修白下城(时为南琅邪郡治所,故址在今南京金川门外),或发配到淮河一带作戍卒十年。
此*虽很快平定,庶族地主反检籍的斗争并没有停止。永明八年,萧齐政权*停止检籍,并宣布“却籍”无效,对“却籍”而被发配戍边的人民准许返归故乡,恢复宋末升明(477-479)以前户籍所注的原状。许多庶族地主和商人因而取得士族所具免赋役的特权。
-----------------------------------------------------------------
〖唐赛儿起义〗
明初唐赛儿领导的农民起义。发生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起义中心在山东益都一带。唐赛儿(生卒年不详)为山东蒲台人林三之妻,略识文字。丈夫死后,在扫墓归途偶得一石匣,内藏有宝剑兵书。经日夜学习,通晓诸术,遂削发为尼,自称佛母,宣称能知生前死后成败事;又能剪纸人纸马互相争斗;如需衣食财货等物,用法术即可得。传教于山东蒲台、益都、诸城、安丘、莒州、即墨、寿光等州县之间,贫苦农民争先信奉。
永乐年间,明朝为营建北京、修治会通河、北征蒙古,耗资巨大。山东是负担最重的地区之一,加之连年水旱,农民以树皮、草根为食,卖妻鬻子,老幼流移,无以为生。唐赛儿于十八年二月与刘信、宾鸿、董彦升等率数百人起义,占据益都的卸石棚寨,迅速发展至数万人。明青州卫指挥高凤领兵*,*。明成祖朱棣以安远侯柳升为总兵官,派都指挥佥事刘忠佐之,率京营五千人星夜驰赴山东,围卸石棚寨。唐赛儿遣人诡降,言寨中食尽水缺,谋从汲道撤逃。柳升信以为真,统重兵防守汲道。起义军乘夜突围,杀死刘忠,转战安丘、诸城等地。但终因官军众多,又遭山东都指挥卫青、鳌山卫指挥同知王真的突然偷袭,于三月失败。朱明廷为搜捕唐赛儿,竟逮捕了山东、北京等地的数万名出家妇女,而唐赛儿等人还是安然逃走,不知所终。当地人民为了纪念她,称卸石棚寨为唐赛寨。
-----------------------------------------------------------------
〖唐赛儿失踪之谜〗
这场由民间宗教传播多年而组织的起义,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被*下去,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一些思考。在义军占据山寨以至其后与官军作战的过程中,始终没有看到过唐赛儿出现,但她却被认定为这场起义的领导者。这很可能因为她始终只是保持着民间宗教领袖的身份,而董彦杲等人的聚众山寨,则只是当时明教势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部分教众的行为,而并非全体教众在唐赛儿领导下的行为,所以只有两千人参加了占据山寨的起事。待到义军攻打安丘时,这场起义的影响已经达到了*,参加起事的人数也骤然增多。但是占据山寨也好,攻打安丘也好,唐赛儿作为当时的宗教领袖,都很可能并未直接参加,正因为是这样的情况,所以起义的整个行动显得缺乏统一领导指挥,更缺乏民间宗教背景下起义的严密组织特点。但是这场起义的秘密宗教的特色,在起义失败后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起义被*的同月,朝廷下达了追捕唐赛儿的诏令:上以唐赛儿久不获,虑削发为尼,或混*道士中,遂令法司,凡北京、山东境内女道士,悉逮至京师诘。
两个月后,一无所获的朱棣将追捕的范围扩大到了全国:上惩妖妇唐赛儿通经扇乱,遂命在外有司,凡军民妇女出家为尼及道姑者,悉送京师。
因这两道命令而遭逮捕的妇女不下几万人,成为当时事佛妇女的一大厄难。但是唐赛儿却始终未能捕获。而关于唐赛儿的传闻却愈发神奇了起来。
既而捕得之,将伏法,恬然不惧,裸而缚之诣市,临刑,刃不能入,不得已,复下狱,三木被体,铁钮系足,俄皆自解脱,竟遁去。(祝允明:《野记》卷二)
……获赛儿暨刘峻等男妇百余人。赛儿坐槛车,语解者曰:“今死矣!幸畀我一杯水以止渴。”护解者哀之,不知其诈,比水至,而赛儿遽遁矣。(《存砚楼二集》卷二四《秦五公传》)
在这些记述中,唐赛儿成为了一个通晓妖术的“妖妇”,但许多人把她当作了一个传奇的英雄人物。明朝*都对唐赛儿未被捕获而感到惊异,认为她一定会有神人相助。这所谓的神人相助,其实便是民间宗教力量的体现。
中国历史上的极端封建*统治,一向以强大严密而著称,但是在那些信仰着依靠民间宗教精神改变命运的民众面前,却虚弱无用到了这样的地步,一切官府、巡检司、关隘、军队乃至特务机构,都无济于事。唐赛儿的下落永远是一个谜,她谜一般消失在民间。
-----------------------------------------------------------------
〖真实的唐伯虎〗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唐寅的这首“言怀”诗,前六句很像人所共知的唐伯虎,让人觉得他活得逍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1:41
唐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五。
寻根溯源
1、出自祁姓。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帝尧之子丹朱被舜封为唐侯,后其国被周成王所灭,子孙有以国为氏者,此为陕西唐姓。又周昭王时,为奉唐尧之祭祀,封丹朱裔孙在鲁县(今河南鲁山县)为唐侯,后被楚所灭,子孙以唐为氏,此为豫鲁(今属河南、山东间地)唐姓。
2、出自姬姓。据《姓氏考略》及《世本》所载,周成王封唐国给唐叔虞,叔虞子孙中有以国为氏者,此为山西唐姓。又有春秋时,楚地(今属湖北)有一支姬姓唐诸侯国,被楚所灭后,子孙以唐为氏,此为湖北唐姓。
3、其他源流。据《后汉书•南蛮传》所载,汉代时南蛮白狼王为唐姓;据《三国志•郭淮传》所载,陇西(今属甘肃)羌族中有唐姓者;据《元史•唐仁祖传》所载,元代西域畏兀人唐仁祖,其子孙以唐为姓。另外,满族塔塔喇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土族拉什唐氏及瑶、苗、蒙古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唐姓者。
得姓始祖
唐尧。唐尧姓伊祁,名放勋,尧是他的谥号。他最初被封为唐(今山西翼城西)侯,即位后,又立国号唐,所以称为唐尧。唐尧是传说中的圣明天子,被后人尊为“良师帝范”、“文明始祖”。据说,他做了一百年天子,后来禅位给舜。他死后,帝舜又封他的子孙为唐侯。唐国经历夏商两代,周初被周公灭掉。周成王封弟弟叔虞在唐,改封唐侯后人为杜伯(把唐公及其后人迁于杜城,降爵为伯),称为唐杜氏。唐杜氏的后裔有以国为氏者,此为陕西唐姓。
繁衍播迁
唐姓发源地当有四处:陕西、山西、豫鲁(今河南、山东间地)、湖北。上述陕西、山西、豫鲁三地在发展中成为唐姓繁衍的中心地带,也是唐姓主要望族所在地。秦汉时,唐姓分布于江苏、江西、四川、广东、安徽、浙江、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据载,战国时魏国人唐雎之孙唐厉迁于沛国(今属江苏),唐厉四世孙唐都任临邛(今属四川)令,唐都之孙唐林被封为建德侯,唐林之子唐蔚因封地被除,徙居颖川(今属河南),唐蔚之三世孙唐帽任会稽(今属浙江)太守,唐帽之子唐翔任丹阳(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太守。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荡不安,北方战火连天,唐姓人随着南迁队伍,更广泛地分布于南方各地。此时,唐雎一支唐翔之子唐固,任孙吴政权中的尚书仆射一职,唐固三世裔孙唐彬任晋镇西校尉、上庸襄侯,唐彬之子唐熙因娶凉州(今属甘肃)刺史张轨之女,遂把家安到凉州,唐熙之子唐郓任前凉凌江将军,从凉州迁居晋昌(山西定襄县西北),后发展成为唐姓历史上最大郡望。唐郓之曾孙唐瑶任西凉晋昌太守、永兴侯,唐瑶之孙唐褒任后魏华州刺史、唐纯任后魏太原太守,唐褒之子唐茂任秦州刺史,唐茂之子唐翼任后魏凉州太守。隋唐时期,随着河南固始人陈元光开漳入闽,唐姓人有加入者。唐雎一支有唐瑶的七世孙唐休王景任职宰相。宋元时又有唐姓人迁居南方,由北方发展而来的唐姓已是大量的居于南方了。明清时,又有唐姓人移居台湾,远徙海外的。至此,唐姓足迹遍布中国大地。今日唐姓尤以四川、湖南、贵州、山东、安徽、广西等省区居多,上述六省唐姓约占全国汉族唐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郡望堂号
唐姓郡望主要有四个:
1、晋昌郡,治所在长乐(今陕西石泉县);
2、北海郡,治所在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
3、鲁国郡,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
4、晋阳郡,治所在今太原市西南。
堂号:
“晋阳”、“晋昌”、“北海”。自立堂号有:“思本”、“忠恕”、“敦睦”、“移风”、“梧桐”、“梧封”等。
宗族特征
1、群英荟萃,名人辈出。
2、从其排列有序的字行,可窥其姓氏特征一斑。如浙江唐姓一支字行为:“福禄永隆昌,和良瑞世美,才智端宁聪。”又江苏一支字行为:“本立元孝,起宗节义。”
名人精粹
唐昧:战国时代任楚国(今湖北北部一带)大将。唐勒:战国时期楚国(今湖北北部一带)辞赋家。唐举:战国时期梁国(今陕西韩城南)相术家。唐寓之:南朝宋时三吴地区农民起义军首领,在攻占钱塘(今浙江杭州)后称帝建吴国。唐慎微: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人,宋代医药学家,著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唐寅:江苏吴县人,字伯虎,明代画家、文学家。擅画山水,并工画人物、花鸟,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唐顺之:江苏武进人,明代散文家,官至右佥都御史、代凤阳巡抚。“唐宋派”人物之一。唐赛儿:山东蒲台人,明末山东农民起义女首领。唐甄:达州(今四川达县)人,清初思想家,著有《衡书》九十七篇,后更名为《潜书》。宗阳明良知之学,反对空谈心性,主张“富民”。唐英:清代传奇小说家。唐才常: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人物之一。早年参与时务学堂的创办,编辑《湘学报》,后被张之洞勾结英国领事将其杀害。唐廷枢:清末广东中山人,曾任职英商怡和洋行总买办、轮船招商局总办,后开办开平煤矿和修建铁路,为洋务运动中主干分子。唐正才:太平天国将领,被封航王,总管水营事务。唐绍仪: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清*时任天津关道、外务部侍郎等职,袁世凯任职临时大总统时,他任国务总理,后任*军*代表、**国府委员等职。唐继尧:云南会泽人,为滇军军阀,曾任职贵州、云南都督。唐澍:河北人,陕西渭华起义的领导人,曾任职西北工农*军前敌总指挥。唐生智:湖南东安人,曾担任中国*革委会*常委、建国后任职湖南省副*、全国*常委会委员。唐兰:现代文学家、音韵学家、历史学家。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http://www.cnbjx.com/Baijia_show.asp?id=155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1:42
**国府委员等职。唐继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