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几次征伐高句丽,动用上百万人,可为什么都惨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6:39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1:35
第一次征高丽,准确的说是隋炀帝玩**失败的产物。
高丽乘着西晋内乱的机会吞并了辽东襄平乐浪等汉四郡之后,占据辽东,逐步壮大。在隋朝统一天下之后,对四周诸国不断用兵,灭亡了吐谷浑,重创了东西突厥,臣服了交趾南诏。放眼天下,唯有辽东弹丸之地还在做垂死挣扎,不肯入朝称臣。而辽东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如果辽东属隋,则隋朝两面夹击东囘突厥,反过来则需要面对两线作战的危局。尤其是大业三年,隋炀帝无意中在启明可汗的王帐中发现了高丽使者,更加坚定了他“高丽与突厥有勾结”的信念,因此高丽始终是一把悬在隋朝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得不打。事实上后来的唐朝也数次对高丽用兵,最终灭亡高丽,设立安东都护府为止。
问题不在于打不打,而在于如何打。在这一点上,好大喜功的隋炀帝听从了裴钜(也就是大唐双龙传中我的最爱石之轩)的建议,征兵113万,民夫两百万,分为24军,一日发一军,连绵960里,漫山遍野杀向辽东。与其说这是一场战争,不如说是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资治通鉴》大业八年二月条载:炀帝“引曷萨那可汗及高昌王伯雅观战处以慑惮之。”引曷萨是西突厥的可汗,从此处可知他真正就没把高丽放在眼里,打高丽是为了展现国力,震慑外国。而事实上,此时高丽以北的东囘突厥已经称臣,高丽以东的靺鞨、契丹,以西的新罗百济先后投降并派兵助战,高丽四面受敌,是真正的孤军奋战。而且隋军将士英勇用命,于辽河畔大败高丽,歼俘近五万,消灭了高丽主力近半。隋炀帝满以为大军攻入高丽本土,高丽就会开城投降,因此他还在每一军中安排受降使者,并传喻:“高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
结果预备打棉花的拳头打在钢板上,高丽在明知必败的情况下居然硬是拼死抵抗,隋军准备不足,大败而归。
这其中还有一个典型事例。打辽阳的时候,隋军眼看即将破城,守将于是使出诈降一计。当时隋军主帅不肯受降,可是隋军受降使上奏皇帝,由隋炀帝亲自发出命令暂停攻城接受投降。结果高丽人利用这一个时间修复城墙后拒绝投降重新开战。眼看又将破城,高丽守将又用诈降,隋炀帝又同意。于是发生了高丽准备好——开打——打不过——诈降——隋炀帝同意——高丽准备好——开打——打不过——诈降——隋炀帝同意——高丽准备好——开打……如果说在同一件事情上第一次受骗时单纯,第二次受骗是天真,第三次受骗就是Sв了,隋炀帝居然连被骗四次,这个智商,实在没话说。尤其是第四次,当时隋军主将宇文述听说高丽人又诈降,把鼻子都气歪了,根本不理他,继续攻城。结果还是隋炀帝从长安发一条军令给他命他停止攻城,还劝他说不要和蛮夷人一般见识。他当自己是诸葛亮要七擒七纵吗。这样打仗,还可以打胜,那就太假了。
至于第二次,基本上没怎么打。他刚把军队派到前线,后方杨玄感就起兵造囘反了,于是又把军队拉回来打杨玄感。于是耗费数百亿钱的第二次征高丽就草草收场了。
至于第三次,根本就没打。经过前两次大战,高丽损失惨重,国力大降,因为战争破坏和巨大的军费开支使高丽民穷国困,百姓纷纷逃离故乡。而后方的新罗百济趁机发兵侵占高丽,高丽在内忧外患之下,无力抵挡隋军进攻,于是在隋军抵达辽河之时,高丽称臣投降。隋炀帝觉得挽回了面子,就接受投降,班师回朝了。
所以隋朝三征高丽,并非都失败了,真正惨败的只有第一次。只不过这一次输的实在太惨了,有点丑陋而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1:36
辽国派60万大军进攻高丽结果失败了。辽国战力弱吗?非也。辽国穷,打不起拉锯战。去的人多,吃得多。
总结起来:1、战线太长,补给困难
2、高句丽地形不适合军队展开,人数优势不好发挥
3、主帅轻敌
4、天下初安,百姓思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1:36
实际上应该没有这么多人的
人多,看似厉害,如果补给困难的话,一不小心更容易溃灭,若再碰上*,那就是动摇国本了
朝鲜半岛地形说不上复杂,山还是不少的,单纯防守的话,优势不小
朝鲜是单一民族国家,这种国家一般防守起来比较*,而且朝鲜民风也比较彪悍(人周边都是谁啊,鲜卑、女真、蒙古。。。),别看人家小,军事力量不弱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1:37
1、军队离后方太远,不能及时得到供给。
2、国内人民不支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1:38
隋代与唐初中国与高句丽的分界河,并不是今日中朝边境的鸭绿江。高句丽在南北朝时趁中国*向西扩张,将辽东半岛并入版图,现在於中国境内的辽河,却是隋唐中国与高句丽的边界河。由於隋唐时代中国东北如吉林黑龙江尚未成为中国版图,辽东又为高句丽占据,隋唐时代中国进兵高句丽的路线,就只有沿山海关至辽河之间渤海湾北岸向东进兵,再配合海军攻击辽东,进攻的路线只有一条,而高句丽只有故守辽河东岸,就能有效防守,在这个形势对守方的高句丽,是十分有利。
另外辽河两岸的气候,也不利进攻一方。原来中国东北地区在七至八月是雨季,有时更会因降雨太多而出现水灾,多雨的天气影响行军及补给,但当雨季在九月开始过去时,东北地区的冬季又很快到来,东北地区冬季十分寒苦,加上不时降雪,都不利补给及作战。全年只有三至六月的春季严冬过去但雨季未至,才有利进攻。所以进攻的中国部队,要打败高句丽就只有趁春季数个月速战速决,才有较大胜算,正如上面提及,地理上的局限中*队只能集中一点攻击高句丽,而高句丽也明白气候问题令中*队不可长期作战,故只要在春季数个月坚守要塞,到了雨季中*队自自然然是因补给不便而退兵,好似隋炀帝三次征高句丽,两次因久攻不下而在七月退兵,史家相信与雨季开展有关。高句丽也可在休战期间再巩固防守,以至中国多年攻势根本消耗不到高句丽的防守军力,反而中*队却因多次攻击及撤退影响军力及士气,再加上隋代及唐初实行『关中本位*』,军事力量集中在首都所在的关中地区,离辽东前线很远,补给支援是异常困难。
后来在唐高宗时代,中国最终攻下高句丽,也因为唐军改变进攻策略,先派海军渡过黄海攻下在朝鲜半岛西南部的百济国,再由朝鲜半岛南方攻击北方高句丽,高句丽最终被唐军两路夹击下才兵败。这也说明最后唐军也明白辽东一带的地理及气候是唐军无法克服,要找另一条进攻路线才能攻下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