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5: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5 18:07
最近郑州成为特大城市的消息刷爆网络。2018年郑州市GDP总量首破万亿大关,成功晋级“万亿俱乐部”。与此同时,全市常住人口突破千万,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种种数据表明,郑州已经正式跨入特大城市行列。
关于郑州,很多人的印象就是年轻,发展速度很快,之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郑县”,仅仅70多年时间便跨入特大城市行列。
其实,这只是经济发展大潮下,郑州呈现给我们的一面。如果抛开经济发展不谈,郑州的历史底蕴同样不遑多让。
郑州地处九州腹地,背靠邙山,历史底蕴是比较深厚的,具体在何处呢?盘点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标签:
黄帝故里。尽管这一说法有争议,但郑州有记载、有遗迹却是不争的事实。黄帝是华夏部落首领,本姓公孙,后来改姓姬,因此又称姬轩辕。后来,黄帝又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 ,也称有熊氏。《史记·五帝本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辞源》有释文“(黄帝)生于轩辕之丘,故曰轩辕氏,国于有熊,故亦曰有熊氏。”地理总志《一统志》记载的更为直白“轩辕丘在开封府新郑县。”不仅如此,郑州下辖新郑市拥有轩辕氏旧墟以及众多的轩辕庙、轩辕桥、轩辕碑,也都说明郑州与黄帝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八大古都之一。郑州入选八大古都,主要是因为历史上曾五次为都。约公元前2070年,禹在阳城(今登封市)建立了夏朝;约公元前1600年前,商朝第十任君主仲丁将国都自亳西迁于嚣(今郑州商城遗址);西周时期,周武王弟弟叔鲜受封,在管城区一带建立管国;春秋战国时期,新郑又成为郑、韩国的都城。在古都中,郑州仅次于北京、南京、西安、洛阳等,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
六大遗址片区之一。众多朝代政权建都于此,造就郑州遗址众多。商城、郑韩故城、裴李岗、大河村、二里岗、老奶奶庙等遗址,让人数不胜数,这说明在很久以前我们的先祖就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活。
荥阳郑氏。依托郑国,后人以国号为姓,到汉代自大司农郑当时始,荥阳郑氏名臣、名儒不断,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成为北方著名士族之一。入唐之后,荥阳郑氏仍为北方望族,累计出现了11位宰相和众多节度使、将军、司马、参军,荥阳郑氏是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郑州的历史文化底蕴比较深厚,但给人的感觉却不强烈,甚至有点“名不副实”,这是为何呢?原因不难理解。一是郑州的历史侧重于先秦,辉煌也在先秦,而先秦太过遥远,并不如唐、宋、明等朝代那么令人印象深刻;二是郑州虽然遗址众多,在学术内很有名气,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而对于普罗大众其价值难以体现,也难以商业化;三是郑州东有开封、西有洛阳。唐末五代以前,河南的中心在洛阳,此后至*时期,又转移到到开封,郑州夹在两个巨人之间,名气难免被压制。
然则然矣!进入近代,郑州抓住了一次极为关键的机遇。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有感于南北交流不便,便上奏清廷,力主修筑北京卢沟桥至汉口的卢汉铁路。卢汉铁路经由河南,由于考虑到自然因,郑州便成了不二的选择。卢汉铁路1906年通车,后来改为京汉铁路,经由郑州贯通南北。当然,这仅仅是开始,京汉铁路之后,陇海铁路的前身汴洛铁路也经由郑州,直达洛阳,并连接陕西、甘肃两省。如此一来,两条铁路交汇郑州,郑州迈入了近现代化的征程。此时的郑州还只是一个小城市。
解放后,考虑到交通因素,河南省将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此时,郑州的*、文化、经济意义进一步被强化,由此步入了跨越发展的行列。及至交通格局大变革,郑州成为全国的铁路枢纽,更是奠定了郑州成为特大城市的基础。
总体来看,郑州很老又很年轻。老到其历史一不小心就被人忽略,年轻到仿佛一夜之间突然崛起。对于郑州而言,老是一种积累,年轻意味着活力。这座城市的未来更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