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服饰特点是因为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5:42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5:27
是因为满族在其民族形成过程中一种长期生活积淀而形成的结果,满族服饰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点和民族性格的神韵,这是它有着鲜明的历史特点,历史给它留下的深深痕迹。
男士满族服饰的特点:衣服基本上是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
女士满族服饰特点:女子喜穿长及脚面的旗装,或外罩坎肩。服装多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棉*料制成。有的将旗袍面上绣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脚着白袜,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6:45
满族服饰是对我国现代服饰影响最为显著的少数民族服饰,旗袍、坎肩、马褂等至今仍以其独有的魅力,成为各民族人民喜爱的服饰。
旗袍满语为"衣介",也就是长袍的意思,是满族最有特色的服装。男子的旗袍是无领的或者是圆领;捻襟、窄袖、也称箭袖或马蹄袖;扣绊、下部两面或四面开衩、束带。箭袖或马蹄袖,平时挽起,冬季打猎或作战时放下,覆盖手背,用以御寒,后来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开衩本是为了上、下马的方便,后成了区分等级的标志:皇族开四衩,官吏士俗开两衩。还有一种便服,下摆不开衩,俗称"一裹圆"。腰带是满族男子服饰中非常必要的,腰带上挂有各种装饰物件,常见的是玉佩和香荷包等。
马褂就是在马上穿着的褂子,它长不过腰,四面开衩,罩在袍子外面,可以抵挡风寒。开始时,只有八旗士兵穿用它;雍正后期,马褂作为八旗的一种象征,逐渐在各个阶层流行起来,直到*初年,马褂仍然是人们出入重要场合的礼服,就是我们今天穿用的"唐装",也是由马褂演变而来。
坎肩是满族男子服装特色之一。坎肩又称背心、马甲,是一种无袖短衣。游猎时期的满族猎户多穿毛朝外的皮坎肩。后来的坎肩兼具装饰作用,多用绸缎制作,四边镶有彩条;满族坎肩的样式愈加别致,常见的有对襟直翘、对襟圆翘、捻襟、琵琶襟、一字襟、人字襟等,最受欢迎的式样是"巴特鲁"。
女式旗袍大致与男式旗袍在款式上是相同的,只是多一些装饰而已。女式旗袍也是直立式的宽襟大袖长袍,此外,旗袍的衣襟、领口、袖边等处,镶嵌花纹或牙子,使旗袍变得十分精美,成为满族服饰中的精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式旗袍不断演化,愈发新颖讲究。由宽腰直筒式逐渐变成了紧身合体的曲线型、流线型;立领、束腰、窄袖、侧开襟、下摆回收,充分显示东方女性线条美,显示出东方女性文静端庄、典雅秀丽的内在气质,成为中华女性的民族服装。
满族的女式旗鞋是我们俗称的"花盆底鞋",鞋底中间即脚心部位嵌上3寸多厚的木头,用细白布包上,木跟不着地的地方,常用刺绣来装饰。足蹬花盆底的旗鞋,可使满族女子显得身材高挑,风姿绰约。老年妇女和劳动妇女所穿平木为底的旗鞋,称为平底绣花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8:19
满族服饰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点和民族性格的神韵,这是满族在其民族形成过程中一种长期生活积淀的结果。首先,它有着鲜明的历史特点,即历史给它留下的深深痕迹。满族承袭女真族的旧俗,其中也包括发式、服饰。女真族的男子是剃发编辫,满族男子亦是辫发垂肩。在《大金国志》中记载,女真人是“善骑射,喜耕种,好渔猎”的民族,每见巧兽之踪能不动声色地置之于死地,食其肉、衣其皮。满族则步其后尘,颇爱穿皮,只是按满俗,禁用狗皮而已。
其次,满族服饰的地方性特点也十分突出。由于地处寒冷,满族人不分男女老少都有戴帽子的习惯,这同汉族男子的“二十始冠”及束发绾髻,扎系布帻有着天壤之别。满族人的帽子“寒暖异制”,即冬天戴皮帽,春、秋戴暖帽,夏戴草编凉帽,并在帽子顶点缀着“红缨”,即醒目又艳丽。至于足下就更具有地方特色了,冬季普遍穿用的靰鞡鞋所用的靰鞡草,只有东北才有,当初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永陵镇)时期,努尔哈赤就是“足蹬鹿皮靰鞡”。
反映在服饰上的特点也比比皆是。对于一个骑射民族来说,一切装束都要可体利落,以利于马上奔驰,例如他们的裤子下幅有前后左右四处开衩,明显是为骑马方便。还有一种缺襟袍,右前删短一尺,平时穿着仅用三颗纽扣即可将其联在里襟上,骑马时不系扣也可以。还有满族袍子上的“箭油”,就是接在袍子袖口的一个长约半尺的半圆形袖头,因其形似“马蹄”而被称为“马蹄袖”,马蹄袖的形成来源于长期的狩猎生活。进关以后,由于满族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骑射活动已从日常生活中淡出,箭袖只作为一种象征成为礼服或礼节中的一部分。作为礼服,平时将袖子挽起,遇到上级或长辈,则将袖子弹下行半礼或全礼,这个满族所特有的动作满语叫做“哇哈”。“哇哈”在进关之后已不限于满族,汉族也同样使用,有的甚至还做了几件箭袖的“套袖”,以备不时之需。有事时将套袖套在平袖之上,事后退下,“箭袖”的社会作用及其灵活方便的使用方法,使“箭袖”成为一种功能独特的服饰。
在满族服饰中,最突出的就是人人耳熟能详的旗袍。旗袍是满族人的服装,因满族人有“旗人”之称,所以他们穿着的袍服,被称为“旗袍”。而旗人,则是清代对被编人八旗的人的统称。清代八旗的成分以满族为主体,融合了汉族、蒙古族等其他民族在内。八旗中除清朝皇族爱新觉罗的宗室以外,还包括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分别由归属的汉人和蒙古族人构成。清初八旗汉军有二十六万之众,是八旗满族人、八旗蒙古族人数之和的三倍。因此旗人不仅是满族人,还应当是汉族人和蒙古族等一些少数民族共同的组合体。
关于满族人的旗袍,最初并非是满族妇女的专宠,而是满族男女老少共着的衣服,一年四季,同一样式,仅有单、夹、皮之分。满人又称“旗人”,旗人所着之袍,故称旗袍,满语称为“衣介”。这种旗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简洁化的连衣裙,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它成为“旗人”特有的装束。然而,旗袍并非起源于清代,在其形成以前,有着一段漫长的孕育期,才凝结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服装文化的精华。
一般来说,流行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或游牧民族的袍服,都较为紧窄合体,以利于骑射或其他激烈的活动,这种服饰多采用左衽、窄袖,袍身四面开衩,有扣襻束腰带,比较适体,即脱卸方便又保暖,非常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这主要也是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决定的。满族属于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擅长渔猎并四处游牧,而北方气候比较寒冷,只有长袍裹身,才能抵御风寒。17世纪初叶,满族旗人在半耕半牧和频繁征战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宽腰身直筒式的旗袍服装。当时,旗人无论男女老幼都穿,男袍叫长袍,女袍叫大衫。一般人穿的不过脚,只有姑娘出嫁时,才穿过脚的礼服。
另一方面,满族入关以前,一直生活在东北地区,以狩猎为生,其服饰承袭了其先民女真人的传统,多以皮毛为主。据《柳边纪略》载:“我于顺治十二年流宁古塔,尚无汉人,满洲富者缉麻为寒衣,捣麻为絮,贫者衣狍、鹿皮,不知有布帛。”那时的绸布衣服,大多来自马市和战场,战场僵尸,无不赤脱,可见衣服之金贵。在这种情况下,服饰难以规范,即无男女之别,也无贵贱之分。进入辽沈以后,才从汉族地区输入了布匹、绸缎,同时学会了植棉、纺纱、织布。服装的面料变了,但制式仍然基本保持着古老的民族传统。
旗袍以用料节省、制作简睫和穿用方便取代了古代汉族均宽袍大袖、拖裙盛冠。最初的“旗袍”范围很广,男女之袍均包括在内,有朝袍、蟒袍、常服袍等,后来则专指妇女的家居之袍。最早的旗袍是一种四开衩长袍,基本制式是圆领口,穿袖,大襟,左衽,有扣襻,束腰带。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迁徙不定的半游牧狩猎生活的需要,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这种袍褂,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
满族入关后,于顺治元年(1644年)厉行“改冠易服”法令,有些乡间百姓,因不知法令,偶尔穿着明代服装进城,大多被剥得全身精光,咸以保全性命为幸。清*通过武力,强制实行满族服饰,尽管汉族和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对这种大规模的改冠易服难以接受,但毕竟是大势所趋,况又有严厉的法律制约,所以也就渐渐地习惯了这种满族的装束。
最初的旗袍,女式与男式差别不大,主要是服饰图案上的差异。另外,男子的旗袍是“马蹄袖”式的,袖口狭窄,上长下短,袖口盖在手背上。袍的四侧开衩,腰柬布袋,上系小刀、匙、箸等日常用品,出猎时,还可以将干粮等装进前襟。男式旗袍便于骑射,又称“箭衣”。满族妇女的长袍最初不用马蹄袖,袖口平而大,长则可掩足,领口也较低,如不用领时,往往在颈间围一条领巾。冬季穿棉袍,夏季穿单袍。这时男、女旗袍均无领。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
旗人之袍的特征之一是不显露形体,特别是后期,宽大平直,袍内着长裤,有时袍下可隐隐露出裤脚。其演变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旗袍较为瘦长紧窄,袖口亦小,装饰简单,前后襟下幅及左右四面开衩,原因是旗人重骑射,所着之袍要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第二阶段的旗袍变得宽肥,袍身仅前后两面开衩,甚至只靠捻襟处开一条缝,叫做“一裹圆”或“小袍”,装饰却繁缛到了极点,这主要是由于天下承平,旗人生活安定,趋于奢侈,以及受汉族服饰文化的影响所致。
其特征之二是旗袍面料厚重,多提花,装饰繁琐。对装饰细节的过分追求,反映了清代末期封建统治者病态的鉴赏水平。清代织物纹样多以写生手法为主,龙狮麒麟百兽、凤凰仙鹤百鸟、梅兰竹菊百花,以及八宝、八仙、福禄寿喜等都是常用题材,色彩鲜艳复杂,对比度高,图案纤细繁缛。此外,旗袍大量使用花边,曾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花边最初的作用是为了增加衣服的牢度,使衣服经久耐穿,所以花边多缀在易损部位,如领口、袖口、衣襟及下摆等处,后来渐渐成为~种装饰品,久而久之,蔚然成风。清代,花边的装饰功能远远替代了其实用功能。旗女的袍俗尤以多镶为美,到了咸丰、同治年间达到顶峰,有时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饰,几乎看不到原来的衣料。
其特征之三是旗人之袍等级分明,制度浩繁,是一种等级身份的标志。清代服饰的条文规章多于以前任何一代,对品官冠服的色彩质地、多胸补子、朝珠等级、翎子眼数、顶子材料都有严格区别。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服饰禁例,如:凡五爪龙缎、立龙缎等,官民均不得服用,如有特赐者,亦应挑去一爪穿用;军民等一律不得以蟒缎、妆缎、金花缎、片拿、倭缎、貂皮、猞猁狲等为服饰;八品以下*不得服*、香色、米色及秋香色;奴仆、伶人、皂隶不许穿花素各色绫缎……,所有这些森严的服饰等级制度不得逾越半步,更增加了阶层之间的壁垒作用。
从中国服装发展史来看,清朝服饰形制是最为庞杂、繁缛,条文规章也多于以前任何一代。在清*规定的服制中,既保留了汉族服制中的某些特点,又不失本民族的习俗礼仪,在中国民族服饰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最具有民.族特点和民族色彩。满族的衣着发式,自创始起,经历了两千多年变迁,不但深刻影响着中国各民族的衣着穿戴,而且为中国服饰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如现代生活中流行的“中山装”是从马褂改进而来。在世界服装界享有盛名的中国旗袍,源于满族女旗袍。而坎肩则仍是当今中国社会流行的服装,满族对中国民族服装的巨大贡献永远彪炳史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10:11
去百度搜索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