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1 21:38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19:39
如果郑和船队真的以侵略为目的的话,也不可能有征服亚洲和全世界的结果。第一大明王朝从永乐大帝去世后的国防*由原来的拓展改为保守。三宣六慰、交趾、奴儿干都司都先后撤兵或者处于半废弃状态。即使生死大敌的蒙古鞑靼和瓦剌都可以放任十余年不管,以至于瓦拉做大土木堡之变后兵临京城。更何况在士大夫看来费钱费力的郑和下西洋了。上层的不支持,即使武装殖民肯定不会持续。第二、即使官方的殖民取得一些效果,如果要巩固成果必然涉及到移民。依照当时的宗族乡土观念,让大批农民漂洋过海去海外移民简直是不太肯能。基于这个两个原因,个人以为郑和船队殖民征服亚洲甚至全世界是不太可能的。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远洋舰队。由商船、战船、补给船等等全功能的组成的庞大舰队。无论是船舰数量和先进程度来说,都是世界顶尖的。当时的大明国力正是上升期,国民素质和自信心都处于爆棚阶段。确实是非常好的武装开拓时期,但是随着永乐大帝的西去人亡政息下西洋也进本进入倒计时了。国策的非延续性是郑和船队武装开拓的最大的障碍。
成祖和仁宗、宣宗时期的国防*的巨大差异
明成祖也许本来就英明神武,也许是通过靖难上位后和李世民一样更想证明自己才是最合适的帝王人选。所以大明在永乐一朝的国防*是积极开拓的,一点也不保守。
当然首先是大敌蒙古,在成祖继位的时候北元覆灭。蒙古*成鞑靼和瓦剌两部。明成祖的战略眼光和全局视野真不是盖的,远交近攻全力攻击黄金家族所在的鞑靼部。鞑靼削弱后,迅速亲征瓦剌马哈木和其他两王被迅速平定。其次是把庞大的东北、外东北纳入奴儿干都司的管辖。出兵平定交趾,在东南亚设置三宣六慰,势力直达印度洋。
郑和下西洋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开始进行的。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宣传大明国威,增加藩属实现万国来朝。《明史》记载:“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第二、所谓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如果永乐大帝的国防*能够得到两到三代的延续,郑和武装扩张还真有可能。因为无论是航海的补给还是航海人才培养,甚至是航海技术和海船的升级换代都需要庞大的国家力量才能完成。只有源源不断的国家支持,这些才能形成规模效应把财富带回大明形成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
但是从明仁宗朱高炽开始,这个文人看好的新天子就逐渐转变了大明对外的扩张*。其实这也不要紧,还有一个永乐大帝非常看好的圣孙朱瞻基呢。但是明仁宗朱高炽仅仅在位一年就突然去世造成了太子朱詹基接掌皇权的手忙脚乱。
虽然之前作为皇太孙存在,但是有朱高炽这个太子在朱詹基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帝王继承人的锤炼。当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朱詹基才作为太子开始真正的*人的历练。但是仅仅一年朱高炽就撒手西去,朱詹基为了平稳的渡过皇权交接的过渡期不得不与文官做了一定的妥协。大明的国防*逐步调整成为收敛。
郑和下西洋也在宣德八年停止了长达20多年的海外探索之旅。所以说大明国防*的不可持续性导致了郑和持续下西洋成为泡影,更别说武装扩张了。除非郑和在前七次中能够让国家获得数不清的巨额财富(下西洋获得的财富都进了皇帝的内帑,没有进入国库。所以大臣们激烈反对)。
新国土需要长时间的移民镇守,而移民与传统的乡土观念冲突
在退一步说即使开始了武装扩张,那么要想长治久安就得需要移民完成彻底的占领。但是中国旧社会时期的农民非常讲究宗亲乡土观念,只要不是被*无奈非常难以接受移民。
别说海外移民了,就是洪武年间和永乐年间两次从山西移民河北山东都是强迫的。小编听老人们说似乎祖上也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徙过来的。在国内移民尚且如此艰难,如果大规模地向海外移民简直是不可能。
小结:
综上所述,除非获得国家的支持和对外*的至少百余年的延续;在加上移民的配合才有可能。否则即使郑和船队打算武装扩张也没办法,除非打算海外建国。但是这样做就有两个结果,一个是有可能做大发展到现在。另外一个结果就是沦为实力较强的海盗而已。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19:40
我认为是会的,因为当时相对来说,明朝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如果郑和以殖民地为目的的话,可能会令明朝拥有很多的疆土。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19:40
会的,因为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没有国家军事实力可以和明朝相比,所以如果真要殖民是可以开拓疆土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19:41
会为大明开拓疆土,当时大明朝的国力非常强,很多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郑和船队可以凭借这一优势去开疆扩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