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和面子怎么维护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1 13:4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2 02:35
又到了快过年的时候,走亲串友,相互走访,按照中国人的习惯那是在所难免的,这就涉及到人情往来的事了,说白了,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关系社会,人情和面子的维护是需要我们下一番功夫的,就来看看《人情与面子》讲一般怎么维护吧。
刚过完年,前几天大家一定忙着走亲访友,还有什么同学聚会、同乡聚会。这些人情往来,是为了什么?为了拉近关系,为了维护你的关系网。你认识一群人,这群人又认识更多的人,人脉关系就是你的资源。可你要是不经常走动拉拢,关系就渐渐淡了。过年时最容易看出人情远近、面子大小,为了以后办事方便,你得给长辈和领导拜年,存下一份人情。到领导家拜年,你可以夸夸他的孩子,这会让他感觉有面子。因为父母对孩子负有责任,他们是荣辱与共的。拜年不好空手上门,春节是礼品销售的旺季。中国人选购礼品的标准是“随大溜”,有知名度、能象征地位的品牌最受欢迎,其次是有民族味、中国风的礼品。礼品一般不必太有个性,流行才是最重要的。
人情和面子在企业里是怎么表现的呢?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决定了很多企业家的经营心态,进而决定了他们企业的组织形式。在他们的大型家族企业里,人员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最核心的高层,是和老板关系最近的人,比如他的家人和少数亲信“自己人”;在中层管理人员层级,主要是老板亲信的“自己人”,很少有老板的家人;而最底层的普通职工,则是和老板没有特殊关系的“外人”。想想啊,这三种人对老板和企业的态度,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说这是三种企业文化:一种是家族文化,讲究感情和责任;一种是差序文化,差序就是等级的意思,讲究忠义和人情;还有一种是制度文化,你出钱我办事,讲究利害得失。而在外资企业或者建立了现代规章制度的中国私人企业里,明确的管理规章会让主管们依据公平原则与下属交往,带来更和谐的人际氛围、更开放的气氛、更强的团体认同感。
在官场上、在企业里,最值得我们下功夫琢磨的,既不是亲如家人的感情性关系,也不是冷如陌路的工具性关系,而是可远可近的混合性关系。我们常说的“某某人有关系,是关系户”,指的就是这混合性关系。混合性关系有很多种,比如同乡、同族或者姻亲,都属于这种关系。我们有句俗话叫“扛过*的,同过窗的”,同事和同学也是一种重要的关系。放宽一些的话,校友和同学是类似的关系。一般学历越高,同学关系就越重要,比如大学同学一般比小学同学亲近,除非那个小学同学是你从小玩到大的发小。有一种关系特别有意思,就是结拜兄弟。我们说起刘关张三结义,总觉得情比金坚,可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只有在谈起背叛时,才会提到结义兄弟的关系。比如:张学良还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呢,蒋介石居然关了他一辈子!两个人结拜,是因为他们之间本来就有一定关系,并且希望强化这种关系,这说明结义兄弟的关系实际上并不比让他们结义的基础关系更亲密。
混合性关系没有血缘作为基础,为了让这层关系更加亲近,必须增加人情往来,经常走动。拉近感情最常用的手段,是在原来的一层关系之外,再增加一层关系。比如一个单位的*和科长之间,本来是同事关系,两人为了让感情更加亲近,科长的女儿嫁给了*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