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7:40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7:12
首先是要端正你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有可能出现“情绪化”教学的现象。今天如果是兴高采烈的走进教室,那课堂上很可能就是*高涨,但如果今天心情低落,那学生也会听的不知所云了。这样大起大落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式,肯定会让学生如同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那就更谈不上教学效果了。大家都知道站在讲台上,挥舞三尺教鞭的感觉是神圣的,所以,尤其作为一名民办职业教师,从事“授人以渔”的光荣事业,肯定要先端正自己的态度。
其次是要充分了解你的学生。在沟通的过程中,除了有形的沟通,无形的沟通的也很重要,比如课堂中与学生眼神的交流。一位老师如果能读懂学生的眼神那是很不容易的,在课堂上我很留意学生的眼神,那是一种无声信息的流露。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我会发现当你的学生对你所讲的知识点处于接收状态,而且接收的效果很好的话,那么他的眼光是明亮的,眼神是雀跃的;相反,如果某位学生没有跟上老师的思路,处于茫然不知的状态,那他眼睛是无神的,眼光是呆滞的。此外,带有疑问的眼神是飘忽的,精力不集中的眼神是倦怠的,通常像后者的情况,我都会休息片刻,或者聊聊轻松的话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首创私塾,有教无类,膝下弟子三千,其中不乏佼佼者,其影响一直达于当代,并远播海外。对于如此广泛的受教群体,我们的孔老先生是如何把他的教育事业发挥的淋漓尽致的呢?据说孔子与弟子们相处非常融洽,能共同交流思想。通过谈话,即掌握了学生的志向,也了解了学生的性格,对每个学生的性情禀赋和日常生活都了如指掌,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由此,秉承圣人教育家的优良教育观点,充分的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从真实情况出发,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
再者是要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7:12
(一)引领趣为先,让学生在*中主动学习。
一是物品激励。即在课堂上用一些实物进行奖励。奖励一些小五角星,卡通小贴画、糖果、小玩具、一些常用文具等等。这种方法较适用于小学或中学低年级学生,具有直觉性和不稳定性,激励学生的目的是使课堂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与外部刺激物的特征相联系。对这些物品的感兴趣程度,对物品的爱好的持久性等,均有可能影响激励效果。因此这种激励只能适可而止,如果这种奖励滥用了,不仅不能促进学习,而且可能削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而强化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物质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是言语激励。既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学生的性恪特点用适当的语言来肯定学生,让学生从内心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这种激励方式是平时教师用得最多,也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如学生在回答问题很好时,老师表扬“回答得很好”、“你的思考方式值得大家推广”、“这种方法老师也还没有想到”、“你真是太捧了”、“你来把所想的用数学式子或你数学语言向大家展示一下怎样”等;而当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时,不妨说“再想一想,相信你能想出来的”、“你第一步做得很妙,再进一步如何”、“今天你能勇敢地自已站起来,说明你在敢想敢做方面进了一大步”等等。言语激励在运用时,常常要注意语音语调的使用,对于成绩较好的同学,采取较为平静的表达方式“你回答得正确”,避免优生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傲气,让他们能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而对那些学困生,则采用直接表露的方式“很好”、“太好了”、“同学们都为你的成功感到高兴”等等,也可以兼用其它激励方式,让其对自己的成功有深刻的印象,逐步培养起学习的自信。尤其是学困生与女生平时更需要注意其自信心的培养。
三是行为激励。即老师用一些身体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赞扬与批评。同时也可以发动全班的同学为此有一定的行为表现。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那期待的目光、面容上所表露出的微笑,这时的老师的目光、微笑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一种鞭策,当学生回答完毕时,老师的颔首示意、与回答问题的学生握握手、有力的手臂一挥、大拇指的高高翅起、与同学们一起鼓掌、赞许地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等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对同学的关怀。行为激励对优秀生通常是老师个人的赞许表示,而对于后进生的激励则是尽可能地发动大部分同学一起参与,前面所提到的鼓掌祝贺,还有大家一起为这位同学唱支歌、小组同学握手庆祝等。为后进生克服自卑,逐渐融入到学生中,积极合作,参与探究性学习有一定的好处。
四是荣誉激励。即针对学生一段时间的上课表现进行一些质化或量化的发展性的评价。时间不能只是一个学期,而应对不同时期内学习情况即时进行评价。可以一个星期评选一次“小博士”、“小明星”、“大胆发言同学”,也可以就班级同学量化评比中的加分奖励,每月核算一次、月中“点子大王”、“最佳思考者”、“单词王”、“过关能手”等。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期末总评中就学生一个学期来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性的评价时,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事例化、期望化。我们在课堂上还可以就一些公式的命名权,小组、班级命名权进行激励方法的处理等。这种激励方式带给学生的往往是一种成就感,从而在一定方面能够借助于荣誉感的刺激使学生产生的学习兴趣向内部学习动力转化。
(二)激发境为媒,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体验
1.课堂上创造竞争的环境,激励学生产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将会调动学生身心的巨大潜能去克服困难,去积极思维,去大胆实践。
如在计算教学中经常设计“争当速算标兵”、“夺红旗”、“开火车”、“数学接力赛”等游戏活动,学生对这些游戏特别感兴趣,并且在竞争中把个人与集体融合起来,形成了团结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道德品质。在应用题教学中设计一些“解题能手”、“争当智慧星”、“评选火箭组”等竞赛活动,培养了学生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更鼓励了那些肯动脑筋、勤于思考、勇于攀登的奋斗精神。
2.设置合理科学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沿着健康轨道开展竞争。
在学习上不仅赛知识、技能,还要赛习惯、意志力,赛学习方法,赛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独创性,赛语言的表达是否流利、简洁、完整、准确。不把考试的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如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经历了艰苦努力,取得了进步,与考试分数第一名的同学同样得到肯定和赞扬。对取得同样高的分数的同学,还要评比谁的方法更优越、谁的解题思路更简捷。从而让学生朝着更高的标准努力。
3树立学习的榜样。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课堂教学中,常选择时机给同学们讲述优秀少先队员的故事;讲述科学家的故事;讲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奋斗事迹;有了竞争意识,同学们在学习上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学习效率也就会提高。
(三)融合情为线,让学生在*中延伸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学习的一个范例,这需要融合课前、课堂和课后的各种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真正达到得法于课内,利益于课外,将课堂学习中的良好学习品质延伸至学习的终身。这整体学习观的建立应是以情感为主线的,让学生在*中融入学习生活中去,让学习成为他们每天的必需,像呼吸那样自然、清新、快乐。
1.课前关联学习,让孩子带着自信进课堂。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孩子只有在身心完全放松、精神高度自由和愉快的状态下,才能创造出富有灵性的语言。心情是阳光的,愉悦了。这样一来,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况就完全变被动为主动了,同时加快了学生的走进文本,真切感悟,竞相表达的速度,从而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2.课中情境感染,让学生在全身心地学习。实践表明,学生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是身心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然而这个境界的营造,需要我们合理地、恰当地、自然地引领学生进入那*真的学习情境中去。语文课上,学生就是文本中的人物,文本的写作作者,是需要交流的对象,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走进去,最后又非常理智地走出来。在这自觉主动的几个来回的体验中情感得到升华,知识得到累积,学习方式得到实在的变革。
3.课后延伸拓展,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接轨。多年的实践经验有力地证明了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学生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的保持是需要更大力度的激励的。因为课堂有教师的引领,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就感得到充分满足,*中排除学习干扰的自控能力也相对较强。因此,课后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学习*的延伸单靠外在的物质的、精神上的引力是不可靠的,学生的自控能力也是得到不到保证的。为此让学生的*和兴趣回归到学习本体上来是学生终身主动学习的真谛所在。我们可以设想,当学生的学习融入生活,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时候,学习便成为每天的必需,学习便和生活一样愉快,学习便和生活一样自然有规律并活力四射。
总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有千条万条,但最终维系学生主动学习持久热情的应是学习本身。因为只有由学习本身生发的兴趣、情感、方式和习惯才是最具生命力的,也是最能延伸出科学的教学策略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7:13
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多与学生交心,理解学生的困难,乐于帮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千方百计地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如多和学生平等对话、将微笑带入课堂、正确对待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