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7:25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4:21
主要区别有,质体不同、存在不同、作用不同,具体如下:
一、质体不同
1、有色体
有色体是含有胡萝卜素及叶黄素的质体。
2、叶绿体
叶绿体是含有叶绿素的质体。
二、存在不同
1、有色体
有色体主要存在于花、果实中,有时也见于植物的营养器官,如胡萝卜的根。
2、叶绿体
叶绿体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肉、幼茎的一些细胞内,藻类细胞中也含有。
三、作用不同
1、有色体
有色体能积累淀粉和脂质,在花和果实中具有吸引昆虫和其他动物传粉及传播种子的作用。
2、叶绿体
主要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叶绿素吸收光能,使之转变为化学能,同时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的过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质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有色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绿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4:21
叶绿体(chloroplasm):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绿色薄壁组织细胞中,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叶绿体含有四种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及胡萝卜素。其中前二者为主要的光合色素,直接参与光合作用; 后二者仅起吸收、传递光能的作用,而不能参与光合作用。由于不同植物体中或同一植物不同发育时期,细胞中所含四种色素的比例不断变化,因而植物(尤其为叶)在颜色上表现出深浅黄绿色的不同。 叶绿体的内部结构十分复杂。在电镜下观察叶绿体,可见,叶绿体的外表是由双层平滑的单位膜构成的叶绿体被膜(chloroplast envelop),其内是无色的基质(matrix)(其主要成分是亲水的蛋白质),基质中分布着若干个含有叶绿素的基粒(granum)。这些基粒是由许多层迭合的片层结构组成,此片层结构称为类囊体(thylokoid)。类囊体由单层膜围合而成,其上分布有许多穿孔。囊内含有液状的内含物。类囊体除平行垛迭构成基粒外,还在基质内到处延伸,从而构成了复杂的类束体系统(thylokoid system)。其中构成基粒的类囊体部分称基粒片层(grana lamella),而连接基粒的类囊体部分,称为基质片层(stroma lamella)。 叶绿体所含的色素存在于类囊体膜上,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体(complax),包藏或连接在类囊体膜的磷脂分子的双层中,光合作用就在这里进行。 在个体发育中,叶绿体来自前质体(proplastid)—即未分化的质体,存在于根尖、茎尖,其结构较为简单。 在直接光照下,幼叶中的前质体,内层膜在许多部位内折而伸入基质中,并逐渐扩展增大,最终脱离内层膜,形成扁平的囊状结构——类囊体。许多个类束体垛合在一起便形成为基粒,由此前质体逐步地发育成为成熟的叶绿体。但在黑暗或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就不能形成正常的类囊体系统,而形成由许多小泡组成的网格状结构,称前片层体(prollamellabody)。这样的质体称为黄化体(etioplast)。一般在获取光照后,黄化体中的前片层体可进一步转变,发育成为具有基粒结构的正常叶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