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6 15:1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0:25
在中国古代,人们都对祭祀、安葬之类的仪式非常看重,到了清朝时期,皇帝还专门派人去守护自己祖先的陵墓,我们将这些人统称为守陵人。
不过到了清末,清朝早已是自顾不暇,连活人都管不了,这时候守陵人的地位和待遇便开始大大降低,后来到了近现代,我们几乎没有再听说过有关守陵人的消息。不过在河北有一个村落名为忠义村,据说那里的村民大多都是清朝守陵人的后代,真的是这样的吗?守陵人又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呢?
早在明朝时期,还是后金的清朝便有了设置守陵人的习惯。但是当时的皇族也就是爱新觉罗家族人丁不算旺盛,还要领导军民四处征战,于是努尔哈赤在位的时候便将自己最信任的表亲任命为守护自己祖宗陵墓的人,可见在清朝心目中守陵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后来清军入关之后,皇族不再征战四方,子嗣也多了起来,守陵人的职位便又落到了皇族身上。别看守陵人的身份看上去没有多重要,但实际上这个官位又清闲,官职也不算小,再加上是给老祖宗守陵的,地位待遇相应也非常高。
到了雍正年间,雍正还曾将自己的亲弟弟发配守陵,此后便陆续有过一些皇子、王爷因犯事被皇帝派去守皇陵。不过清朝守陵*多数都是世代相传的,而且其相关结构非常完善。
不过到了咸丰帝时期形势就发生了大转变,当时清朝清朝因为受到外来威胁,本身的资金已经开始不够用,也就顾不上这部分守陵人的生活了,一时间这份“肥差”开始变成了烫手的山芋。
后来到了1912年清朝统治时期结束,守陵人这个职位也就基本宣布结束了,不过在溥仪退位之前*同意继续派兵驻守皇陵,但驻守得走不走心那就不怎么清楚了。
其次再来说说忠义村又是怎么一回事。前面说到清朝结束之后守陵人失去朝廷的奉养,这时候不少守陵人已经离开皇陵另谋生路了,但还有一部分对皇陵有感情的守陵人不愿意离开,便搬到皇陵不远处的村落继续默默守护皇陵,而这个村落就叫忠义村。而没有俸禄的守陵人要如何生活下去呢?
最开始他们逐渐接受自己从望族跌成平民的身份落差,像普通农民一样务农、做生意来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后来新中国成立,皇陵被重点保护,相关部门了解到忠义村是守陵人的后代,便拨款给这些村民让他们继续守护一段时间的陵墓。
但是钱不多,连温饱可能都不够,所以村民一边工作保证自己的温饱问题,一边继续自己的守陵工作。直到陵墓被正式划为景点保护起来,他们的守陵工作才终止,甚至想要再进陵墓都需要买门票了。
如今忠义村许多的年轻一代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祖上曾经是皇陵的守护人了,但还是会有那么一部分人,在偶尔遥望皇陵时,或许突然会想起自己的祖上也曾是有些身份的守陵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