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这首诗中思考的问题是什么?用科学知识解答。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6 08:06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0:08
1.琴声到底出于何处
2.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诗里用了两个提问,让读者去思考。
还有一种答案.这是一首哲理诗,又很深的含义。其中一个道理就是:许多事物的存在源于物体间相互作用。
这就像水本来是静的,石头也是静的,但是水拍石头却可以发出雷鸣般的响声,道理一样。
从哲学角度讲
整体是由若干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要素构成的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1925948.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0:08
苏轼在这首诗中所思考的问题是__悠扬的琴声来自于琴本身,那琴放在琴盒子里,为什么发不出声音。
琴之所以能演奏出动听的乐声,这需要靠人的指头弹动,这是两者的共同作用.
没人弹奏琴不会自行发声,所以放在匣中不自鸣.
而单有琴技而无琴,也不可能弹奏出音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0:09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
1、琴与指两个事物联系在一起如何产生美妙的琴声?实际上是一个高深的哲学问题。佛教认为缘起有,缘生缘灭,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事物与事物之间只是由于发生了联系,才得以存在。
2、苏轼自有答案:“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唯物辩证法也认为:事物的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这一范畴指同特定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世界上任何联系都是有条件的。离开条件,一切都无法存在,都无法理解。正如苏轼所理解的:“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
参考资料:http://iask.sina.com.cn/b/12400081.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0:10
苏轼在这首诗中所思考的问题是__悠扬的琴声来自于琴本身,那琴放在琴盒子里,为什么发不出声音。
答:只有手指与琴的完美结合才能把美妙的琴声发挥出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0:10
为什么琴不靠人弹就发不出声音?为什么单有琴技而无琴就弹不出好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