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山十记 (记一) 袁中道 译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8:10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2:25
记一
译文
出了西直门,过了高梁桥,路旁皆是杨柳,道旁清溪如同衣带,流水清澈,可以清楚地看见水底的沙石,水草藻类萦绕,像是马鬣在风中飘荡,小鱼一条接着一条,忽然跳出水面,流水绵延,背依竹林,接着是一座古刹,绿叶浓郁,掩映着朱红的大门,寂静无人,惟闻鸟鸣花落。
经过响水闸,听见水声汩汩流淌。到了龙潭堤,树木越发茂密,水面越发宽阔,这就是颐和园昆明湖了。每到盛夏的时候,莲花十里如锦,风中满是浓郁芬芳,众多美丽高贵的女子聚在此处,列坐水边,浮杯饮酒,真是极为美丽的景致啊。
在青龙桥上歇息,桥有数武之高,有一寺庙依山而建,下临陡崖,古柏阴森,石路千级。山腰有一阁楼,千峰仿佛成了它的羽翼般,怀抱着阁楼像屏风一样立着,此处常常沉积着流岚雾霭。前方平坦开阔如镜,有溪流,旁植柳树,稻田处处,一片翠绿之中隐隐可见村落。
沿着溪水流向走,到功德寺,寺内宽阔而颇有野外的景致,前面清澈的溪流绕过,有一座高高的小桥可以坐下歇息。寺庙里的僧*多能做农活,日已偏西,可以看见修道之人拿着农具戴着斗笠唱着歌归来。有年老的僧人杵着拐杖在田间散步,水田因反光而泛白,青蛙鸣声此起彼伏。啊,这就是田园生活的快乐啊,我已经多年没有见到了,于是晚上就歇在这里。
1、原文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鬣走带牵,小鱼尾游,翕忽跳达,亘流背林,禅刹相接,绿叶浓郁,下覆朱户,寂静无人,鸟鸣花落。过响水闸,听水声汩汩。至龙潭堤,树益茂,水益阔,是为西湖也。每至盛夏之月,芙蓉十里如锦,香风芬馥,士女骈阗,临流泛觞,最为胜处矣。憩青龙桥,桥侧数武,有寺依山傍岩,古柏阴森,石路千级。山腰有阁,翼以千峰,萦抱屏立,积岚沉雾。前开一镜,堤柳溪流,杂以畦畛,丛翠之中,隐见村落。降临水行,至功德寺,宽博有野致,前绕清流,有危桥可坐。寺僧多习农事,日已西,见道人执畚者、插者、带笠者野歌而归。有老僧持杖散步胜间,水田浩白,群蛙偕鸣。噫!此田家之乐也,予不见此者三年矣,夜遂宿焉。
2、作者简介
袁中道(1575—1630)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汉族,湖广*(今属湖北)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授徽州府教授,止于吏部郎中。与其兄宗道、宏道并称“三袁”,其成就次于宏道。其文学主张与宏道基本相同,强调性灵。他较两兄晚殁,目睹模仿*派的文人的流弊,晚年又形成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思想。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优。游记文能直抒胸臆,文笔明畅;日记多有精粹文笔,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一定影响。著有《珂雪斋集》20卷、《袁小修日记》20卷。
3、作品简介:
《西山十记》,明朝文言文,作者袁中道,主要内容是记录了作者在西山游玩的所见所闻。西山是指北京西郊的群山,是北京名胜景点之一。
北京西郊群山包括百花山、灵山、妙峰山、香山、翠微山、卢师山、玉泉山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2:26
出西直门(北京城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道旁清溪如同衣带),流水澄澈,洞见(清楚看见)沙石,蕴藻萦蔓(水草积聚,枝蔓缠绕),鬣 (ㄌ|ㄝˋ;兽颈上的长毛)走带牵(水草像马须般随风飞扬)。小鱼尾游,翕忽(ㄒ|ˋ ㄏㄨ;快速的样子)跳达。亘(ㄍㄣˋ)流背林(流水绵延,背依树林),禅刹相接。绿叶浓郁,下覆朱户。寂静无人,鸟鸣花落。
过响水闸(ㄓㄚˊ;可适时开关,用以调节流量的水门),听水声汩汩(ㄍㄨˇ ㄍㄨˇ;状声词。形容波浪声。)。至龙潭堤,树益茂,水益阔,是为西湖(指北京颐和园内的昆明湖)也。每至盛夏之日,芙蓉十里如锦,得风芬馥(芳香),士女骈阗(ㄆ|ㄢˊ ㄊ|ㄢˊ;车马连结;形容众多。),临流泛觞(列坐水边,浮杯饮酒),最为胜处矣。
憩青龙桥,桥侧数武(三尺为一武),有寺依山傍岩,古柏阴森,石路千级。山腰有阁,翼以千峰(千峰为其羽翼),萦抱屏立(环抱著阁楼像屏风一样立著),积岚沉雾。前开一镜,堤柳溪流,杂以畦轸(田间小路)。丛翠之中,隐见村落。降临水行,至功德寺,宽博有野致。前绕清流,有危桥可坐。寺僧多习农事,日已西,见道人执畚者、锸者(皆农具),带笠者,野歌而归。有老僧持杖散步塍(ㄔㄥˊ;稻田间的路)间,水田浩白,群蛙偕鸣。
噫!此田家之乐也。予不见此者三年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2:26
译文
出了西直门,过了高梁桥,路旁皆是杨柳,道旁清溪如同衣带,流水清澈,可以清楚地看见水底的沙石,水草藻类萦绕,像是马鬣在风中飘荡,小鱼一条接着一条,忽然跳出水面,流水绵延,背依竹林,接着是一座古刹,绿叶浓郁,掩映着朱红的大门,寂静无人,惟闻鸟鸣花落。
经过响水闸,听见水声汩汩流淌。到了龙潭堤,树木越发茂密,水面越发宽阔,这就是颐和园昆明湖了。每到盛夏的时候,莲花十里如锦,风中满是浓郁芬芳,众多美丽高贵的女子聚在此处,列坐水边,浮杯饮酒,真是极为美丽的景致啊。
在青龙桥上歇息,桥有数武之高,有一寺庙依山而建,下临陡崖,古柏阴森,石路千级。山腰有一阁楼,千峰仿佛成了它的羽翼般,怀抱着阁楼像屏风一样立着,此处常常沉积着流岚雾霭。前方平坦开阔如镜,有溪流,旁植柳树,稻田处处,一片翠绿之中隐隐可见村落。
沿着溪水流向走,到功德寺,寺内宽阔而颇有野外的景致,前面清澈的溪流绕过,有一座高高的小桥可以坐下歇息。寺庙里的僧*多能做农活,日已偏西,可以看见修道之人拿着农具戴着斗笠唱着歌归来。有年老的僧人杵着拐杖在田间散步,水田因反光而泛白,青蛙鸣声此起彼伏。啊,这就是田园生活的快乐啊,我已经多年没有见到了,于是晚上就歇在这里。
1、原文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鬣走带牵,小鱼尾游,翕忽跳达,亘流背林,禅刹相接,绿叶浓郁,下覆朱户,寂静无人,鸟鸣花落。过响水闸,听水声汩汩。至龙潭堤,树益茂,水益阔,是为西湖也。每至盛夏之月,芙蓉十里如锦,香风芬馥,士女骈阗,临流泛觞,最为胜处矣。憩青龙桥,桥侧数武,有寺依山傍岩,古柏阴森,石路千级。山腰有阁,翼以千峰,萦抱屏立,积岚沉雾。前开一镜,堤柳溪流,杂以畦畛,丛翠之中,隐见村落。降临水行,至功德寺,宽博有野致,前绕清流,有危桥可坐。寺僧多习农事,日已西,见道人执畚者、插者、带笠者野歌而归。有老僧持杖散步胜间,水田浩白,群蛙偕鸣。噫!此田家之乐也,予不见此者三年矣,夜遂宿焉。
2、作者简介
袁中道(1575—1630)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汉族,湖广*(今属湖北)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授徽州府教授,止于吏部郎中。与其兄宗道、宏道并称“三袁”,其成就次于宏道。其文学主张与宏道基本相同,强调性灵。他较两兄晚殁,目睹模仿*派的文人的流弊,晚年又形成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思想。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优。游记文能直抒胸臆,文笔明畅;日记多有精粹文笔,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一定影响。著有《珂雪斋集》20卷、《袁小修日记》20卷。
3、作品简介:
《西山十记》,明朝文言文,作者袁中道,主要内容是记录了作者在西山游玩的所见所闻。西山是指北京西郊的群山,是北京名胜景点之一。
北京西郊群山包括百花山、灵山、妙峰山、香山、翠微山、卢师山、玉泉山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2:27
萦抱屏立,积岚沉雾。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