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7 05: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0 18:01
榆林古城东依驼山,南凭榆阳河,西临榆溪,北踞红山。明成化年间,延绥镇巡抚余子俊将镇治所由绥德迁至榆林卫以后,曾多次修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三次:第一次是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第二次是明弘治五年;第三次是明正德十年(1515)。这就是当地历史上流传的“三拓榆林城”。经此修拓,榆林城益发坚固雄伟。此城至今已历600余年沧桑,虽屡遭兵火,迭经风雨侵蚀,但大部完好,不失为塞上明珠。
榆林城的始建年代,有两种说法:一说为明洪武初年(1370年前后);另一种说法为明正统2年(1437),相差50余年。其实,在明代以前,这里榆树成林,山腰处有一清泉,人们依树围泉,早已形成自然的村落,称为榆林庄。在明代建朝初,刚刚经历过战乱的居民,自然多了个心眼,出于安全防卫,将村庄扩建为稍具防御功能的寨子。此为第一种说法的由来。寨子需要不断加固,人数日多的居民搬土垒石,在明正统2年修筑城墙,成了榆林城始建年代的实证。正统14年(1449),为抵御北方蒙古族骑兵频繁侵扰,筑成榆林城堡。成化7年(1471)设置榆林卫,改堡为卫城。当时卫是镇下所设管理军队和地方设防等事务的一级军事建置。
由村庄、寨子、堡城、卫的变化,榆林在地域军事、*上的地位日益重要。明初,全国仅有四镇即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后增加蓟州、宁夏、甘肃、固原、太原,为九镇,即历史上所称的九边重镇。成化9年(1473)是榆林历史上的重要年份。这一年,延绥镇巡抚都御使余子俊将镇所由绥德北移至此,开始以榆林为镇名,榆林从而成为明代长城线上九大军事重镇之一。这里提到的余子俊,字士英,四川青神人,在延绥任职期间,苦心治理,最大的功劳是修筑“边墙”,同时为榆林地方也办了许多实事和好事。在此仅举一例,他在任职初,深感当地边塞重武轻文造成的极端落后,就向礼部上呈《开设学校疏》一文,讲明办学的理由:其一,榆林位置适中且具备了办学的条件,“积二三十年来,城郭渐完,生聚渐多,宜于兹立卫学”;其二,出于军务的急需,“有文化的人极端匮乏。”其三,学生有来源,“生员于本城并东西二路俊秀子弟内选充”。当礼部下达书文后,余子俊立即在榆林城西选择官学地址,完成修建,开创榆林卫学。在以后的明清两代,榆林学校林立,教育不断发展,从此人才辈出,影响深远。
榆林成为延绥镇镇城,城区渐显狭小,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扩建:第一次在成化22年(1486),将原有的堡城向北扩建,城周大约6里。北城上建了二层城楼一座,叫镇榆楼,城下未开北门,东门叫威宁门,西门叫广榆门。今上帝庙一带就是原来的南城城址。这次展筑的城区,俗称北城。第二次在弘治5年(1492),城区向南扩展,至凯歌楼,新扩城周约7里。凯歌楼改为南门,增设西门叫宣威门(今大西门),东门叫振武门(今大东门)。这次展筑的城区,俗称中城。第三次在正德10年(1515),因南关店铺多,人口稠,上奏批准后,将南城扩建至今天的榆阳河沿,新扩建城墙13里。新筑了南门,叫镇远门,并在西城墙设立了两座门,北叫龙德门,南叫新乐门。这次展筑的城区,俗称南城。这三次扩建,便是史书上经常提到的“三拓榆阳”,也称“榆城三拓”。
罗列榆林古城的拓展,却发现奇怪之处,就是没有北门!事实上,在整个明朝二三百年,为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榆林城池一直不设北门,只在北城墙上建了一座高大的用于眺望的镇北楼。榆林古城城墙,从始建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现存古城墙体5500米及南镇远城门与瓮城,东振武城门与瓮城,北广榆城门,199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先经三拓榆城,城池扩大;从嘉靖19年(1540)至万历10年(1582),又相继完成全城墙的砖包砌,并进行了城墙的加高加厚修筑,到万历30年(1602),城区建成镇北楼、角楼、讯敌楼、观远楼等14座,腰铺47座,城门7座。各城门顶上建有堞(或敌)楼,是为士兵提供登高眺望、躲避风雨、贮藏兵器的军事建筑设施。东门和南门各建有瓮城,各城门均设千斤闸。
榆林城垣,素来有三山(驼山、红山、黑山)环抱,二水(榆溪、榆阳)绕流之说。清代,又进行过多次修筑。同治2 年(1863),因植被破坏,流沙积压北城的部分城区,北城被弃,城向南回缩,大致成为今天的规模。雄伟气势至今尚存,并近年得以不断修筑的榆林城垣,如果说是大历史事件的见证,那么走进古城,在纵横变错的长街短巷,踏着青砖,所见的古朴瓦房,僻静的四合院落,让游人在惊讶中足可领略到数百年传承相续的生活情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