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7 13: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4:36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 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 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传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 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 子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 僴兮,赫兮喧兮。
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 仪也。
“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 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
《帝典》曰: “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 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 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 此谓知本”。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
X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
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 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 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 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此谓身不 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 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康诰》 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 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
此谓一言偾事, 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
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 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 乎身不怒,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 “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 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 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 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 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 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鉴于 殷,峻命不易。”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 *** 散,财散 *** 聚。
是 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
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 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人 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
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
“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 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学,学 习伦理、*、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所以,后一种含义 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 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 本原、个体,一定的*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 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 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 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 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 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 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
薄者厚:不该重视 的却加以重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
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 法等)。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明白 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 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 能的!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 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
(答案就来自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