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心,济群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7 12:5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09:35
伏羲冒着生命危险“尝味百草而制九针,以拯天柱”;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二毒,以疗民疾”。古人看到百姓生病,受病痛的折磨,心中不安,一心想着解除百姓的痛,所以才有尝百草而制九针的传说。这也就是一个医生应该有的心。不是口若悬河,不是满口的仁义道德,甚至不是靠学习能获得的东西。是一颗心,是解救天下百姓病痛的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张仲景原序中:“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意思就是:上可以治疗父母尊上的疾病,对下用来解救贫苦人的病灾和困苦,对自己用来保持身体长久健康,达到养生的目的。当你看到自己的父母,或者子女受病痛折磨时,急切的想解除他们的病痛,这颗心应该就是古圣尝百草时的心态。当你看到天下人受病痛折磨时,能有这种心境,就接近古人了。
做为一个医生,最种要的不是医术,而是这颗心。医术,只要自己用心学,找人教,总是可以掌握,可以学好的。而这颗心,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的。也不是靠学习可以得来的。医者的这种心境才是最宝贵的。
做为一个医生,更要认真仔细,宁可多做一个步骤也不能省略任何一项诊断。我在外打工,那一年冬天,我父煤气中毒,被发现后,送到了镇医院。当时他只是觉得腿痛,然后挂了个骨科,医生拍了个片儿说没什么事儿,就让回去了。过段时间出现了后遗症,贻误病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如果医生能够多问一句,细心一些,就不会出现这种事情。无论中医西医,都一样,不能有一点马虎。宁可多问一句也不可图省心,早早下结论。2021年的夏天,我总感到口中发干,开始以为是新冠疫苗的负作用,后来发现越来越严重,就去找中医看看,当时她几乎是把所有可以问的,能想到的都问了个遍。当她开方式又问了我一遍,搞得我都有点烦,心想你不是问过了吗?是年纪大记不住吗?你问的时候咋不记下来呢?现在想想虽然有些啰嗦,却不失严谨。宁可多问一遍,多啰嗦几句,也不能让他出现什么纰漏。
同样是2021年的时候,我感冒,因为有鼻炎,一般感冒我也会找个中医看看,虽然我有自己以前常去的医馆,我觉得远,就在附近找了家。将近两周都没有好,当时感觉一动就出汗,风一吹就又感冒了,这样反反复了很久也没有好。我再次去找那个医生,我说这感冒很久了一直没好,什么情况。他说你肯定是反复感冒了。然后又给我开了七天的药,我一看药方,跟上次的一模一样,一味药也没有变化,药量也一样。起码也要问问有没有汗吧?!有汗没汗用药是不一样的。
张仲景批评当时的医生:“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大体的意思是:给病人看病,随便问几句,一转眼的功夫,方子就开好了;脉也没仔细摸,望诊更不仔细,如此看病无异于管中窥物,还想辨别生死,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做为一个医生,一定要认真仔细,宁可多问一句,也不能少问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