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6:0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1:53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规定:清*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规定:中国给英国和法国赔偿军费各白银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白银200万两。《北京条约》规定: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扩展资料:
由于中国“闭关锁国”的思想,当时的满清正处于世界落后地位,为了打开中国对外的贸易大门,英国开始将大量鸦片输入中国。
十九世纪初期被输入中国的鸦片达到4000多箱,由于鸦片不断的输入,中国出现了鸦片烟毒泛滥的的情况,越来越多的人吸食鸦片,越来越多的人被鸦片所侵蚀。
这也使得当时中国白银大量向外流出,也使得吸食者在身体上以及精神上都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同时也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生产力,造成清*部分地区工商业经济萧条。因此清*不得不采取措施禁止吸食鸦片。
在这场长达 6年的鸦片战争中,由于中国处于落后的状态,清**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自此开始清*向外割地,赔偿,迫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
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中国沿海各省,并伸向中国内地,方便了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使中国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性冲击。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鸦片贸易合法化、华工出国及允许外国人前往内地传教,都使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次鸦片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鸦片战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1:54
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破坏和社会动荡的加剧
宓汝成
论著选载163
在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军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省境内肆意进行破坏、抢劫和勒索;战争结束时,又敲诈了大量赔款。这些,都对中国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一 战时英军的破坏、抢劫、勒索和战争赔款
这次战争前,英国鸦片贩子在中国沿海早就泊有全副武装的鸦片走私船。一八三九年三月,英国驻华代表、商务监督义律(C.Elliot)命令英商缴出鸦片后,随即退居澳门,组织鸦片走私船队,多次进行武装挑衅。
一八三九年十月十八日,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H。J.T.Palmerston)训令义律,称即将派遣海军封锁珠江和白河。十一月四日,他又在给义律的训令里说,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此文录自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年出版,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1840—1894》上册,第二章第一节。收入本集时文字略有改动。
“不列颠君主所派*个人所受的暴行,从而也就是对不列颠君主所受的侮辱要求道歉;其次,对于以暴力囚禁不列颠人民而以其生命勒索去的赎金必须要求偿还;由于被中国*当作赎金收取去的特种物品不能归还回来,陛下*必须坚持那种物品所值的价值应由中国*给还;要中国*偿还行商所欠某些不列颠商人的债务;为索取补偿而派遣远征军到中国,将支出庞大的开销,中国*必须支付其一部分”①。英国的这些要求,后来都据《江宁条约》而得到了。
一八三九年十一月四日,巴麦尊致英国海军部的咨文里提出英军的战略方针:“占领中国沿海的某处岛屿,以之作为供应与行动基地”;“相信舟山群岛的一个岛,似乎很合乎这样的要求”;“立刻对中国沿海的某些场所实行严格的封锁”,“有理由相信监视四个或五个主要地点就够了,例如珠江、厦门、台湾、舟山群岛附近沿海、黄河口、白河”。“海军司令同时应该捕捉或扣留一切找得到的悬挂中国旗帜的商船,不管是*的或其臣民的,都是一样。”“这些行动的目的是双重的:首先,是以截断沿海贸易来困扰中国*;其次,尽可能多多掌握中国人的财产,用以保证中国*答应(我方)提出来的要求。起初可能有大量的商船落人陛下巡逻艇之手,接着为了避免被捕捉,其余船只就会留在港内,帝国所有沿海省份都会痛切感受贸易停顿的影响的。”②英军在华的前期行动方针,就是根据这个训令进行的。后来,英国*又训令英军深入长江,进军南京,从而英军又在长江沿岸执行同样的行动方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严中平编译:《英国鸦片贩子策划鸦片战争的幕后活动》,《近代史资料》1958年第4期,第56—57页。
②同上书,第58—59页。
巴麦尊训令英国皇家海军,“尽可能多多掌握中国人的财产,用以保证中国*答应(我方)提出来的要求”。这是出自外交大臣之手的正式文件的提法,当然并不妨碍英国人将“尽可能多多掌握中国人的财产”装进私人的腰包。人们不会忘记盎格鲁一撒克逊人是具有悠久海盗传统的民族。一八四一年五月三十日,英国海军大臣明多勋爵(Lord Minto)在发给英国侵华军海军司令巴加(w。Parker)爵士的送别信中说:希望在他们旧雨重逢时,巴加“多少总比现在富裕些;大致三年以后,料想你就会满载从中国抢得的东西回到我们身边来的”。①以如此身份的人物向如此身份的将领发出如此这般的送别词,不难想象英国侵略军到了中国,将会怎样对待中国平民的财产!
从一八四○年六月二十一日起,所谓“东方远征军”的英军舰队陆续到达中国海面。海陆军分别归伯麦(Bremer)和布耳利(Burrell)指挥。六月二十二日,伯麦宣布,从二十八日起封锁珠江海口;另遣一个小分队北犯。七月五日,英军陷定海,同月二十八日封锁甬江口至长江口沿海。同年八月底,英军到达大沽口外,随即进行封锁。从此,中国的绝大部分领海,便都在英军的封锁掳掠之中。
英国最初战略,是对中国北部施加压力,迫使清*屈服。所以它的舰队在封锁珠江口后,即行北上,攻占定海,作为基地。英军在定海洗劫官库。②它的水兵,“成群结队,或数十人,或百余人,凡各乡各岙,无不遍历;遇衣服银两、牲口食物,任意抢劫;稍或抵拒,即被剑击*打”。③八月中,英国舰队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费力谟尔:《舰队司令巴加传》(A。Philimore,The Life of Admiral of the Fleet,Sir William Parker),第2卷,第427页。
②中国史学会主编:《鸦片战争》(以下简作《鸦片战争》)第5册,第316页。
③《鸦片战争》第3册。第34l页。
于天津大沽口外。直隶总督琦善奉旨相机办理,前往大沽与英方全权代表英军总司令懿律(G。Elliot)会晤,琦善劝其回粤办理。当时定海英军大批病倒。挨到九月中,懿律南返广东。十二月初,中英双方开始谈判。懿律旋因病离去,改由义律负责,并在十七日“索赔洋银六百万元”;①一八四一年二月十三日,义律宣布与琦善达成初步协议,即所谓《穿鼻草约》,包括割让香港、官宪以平等地位交往和广州开市贸易等项。②但英国*对这个协议不予承认。二月二十七日,英军攻占虎门;四月中旬,兵临广州城郊。在这里,英军“打破门扇,抢夺耕牛,搜索衣物,淫辱妇女,发掘坟墓,祸及枯骨”;③向来与外国商人进行贸易的广州十三行,则被抢掠一空。清靖逆将军奕山派商入伍绍荣与广州知府余保纯为代表,前往英军营地,要求停战。四月二十六日,双方达成协议(即《安善章程》),奕山除同意于六日内率部退至离广州城六十英里以外的地方、广州不设防等条件外,又应允赔偿军费六百万元(折银四百二十万两);④另赔偿所谓英商“损失”六十六万九千六百一十五元。⑤
一八四一年五月上旬,英军陆续从广州、虎门退出,转行北犯;在沿海、沿江每攻破一个中国城邑,于破仓取粮之外,掳掠一切金银财货。英军究竟掳掠多少财物,详细数目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里简列一些事例如下。
一八四一年八月底,英军一部分占领厦门,掳得“价值大约两万元的金银条”⑥。另一部分于十月陷镇海,把铸炮所的二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佐佐木正哉编:《鸦片战争的研究·资料篇》(日文),第37、43、8l—82页。
②同上。
③《鸦片战争》第3册,第32—33页。
④刘长华:《鸦片战争史料》;《鸦片战争》第3册,第149页;第5册,第223页;佐佐木正哉编:《鸦片战争的研究·资料篇》,第107、108页。
⑤宾汉:《英军在华作战记》,《鸦片战争》第5册,第235—236页。
⑥《鸦片战争》第5册,第316页。
吨存铜,全都装到运输船上①。按时价银一两换铜四斤计,这些铜值银十万两,约合十五万元。英军溯甬江占领宁波,“每日搜取人家财物”②,对“可供两年之用的仓库存谷和价值十七万元的白银,以及丝绸无数,掳为已有”③;“市肆积钱数万缗,银数万两,尽取之”;“掠大户”,“资累巨万”;“墙根地窟,靡有孑遗”④。总之,“一城皆空”⑤。他们到郊区,“四出*扰,烧毁房屋,抄掠银钱……强夺牲畜……一切耕种买卖,皆不能做”⑥。他们到了余姚,也“大掠而去”⑦。十二月三日,英军人慈溪,恣意焚掠;“张贴伪示”,“勒令慈溪殷户付给银四十万两”(未给)⑧。一八四二年四月,英军在退出宁波前夕,索犒军银一百二十万元⑨,有确数可计的至少付给了二十五万元⑩。五月中,英军占乍浦,“杀掠之惨,积赀塞路;或弃尸河中,水为不流。其最可惨者,尤莫如妇女”⑾。
一八四二年六月上旬,英军占吴淞,“抢掠商船”⑿。六月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鸦片战争》第5册。第316页;卫三畏:《中国总论》卷二,第527页。
②《夷务始末》,道光朝,第1565页。
③《鸦片战争》第5册,第316页。
④《鸦片战争》第4册,第406页。据署名“战地军官”在《去年在中国》一书中说,英军对其掳掠行为,自我美称为“奖品采办团”(Prize Agents),在“武装保护”下,进行抢夺。单举被抬走的制钱,即价值十六万元(参见邓嗣禹《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人的军纪问题》,黄培、陶晋生编:《邓嗣禹先生学术论文选集》,第317页)。
⑤黄钧宰:《金壶七墨》卷二,第9页。
⑥佐佐木正哉编:《鸦片战争的研究·资料篇》,第302页。
⑦《鸦片战争》第4册,第422页。
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藏,清代档案抄件(以下简称“清代抄档”):慈溪县知县王武学禀报,转引自《浙江巡抚刘韵珂片》,道光二十二年二月十七日。
⑨《鸦片战争》第6册,第68页。
⑩清代抄档:《两广总督革职留任祁<土贡>片》,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三日。
⑾朱翔清:《埋忧集》卷一○,《乍浦之变》,转引自丁名楠等著《帝国主义侵华史》卷一,第47页。
⑿清代抄档:《德珠布兴伦奏》,道光二十二年六月初九。
九日,英军占上海,大掠四天;又出卖“护照”,进行搜刮。在该城四郊,“持械破门……每人室翻箱倒箧,凡一切银钱首饰,细而软者,虽微必攫”①。七月五日,英国侵略军海军司令巴加、陆军司令郭恩(H。Gougn)照会江南提督、苏松兵备道,勒索赎城费一百万元(实给五十万元)②;另一方面,英军向浏河居民索牛一百头、鸡一千只、鹅一百只、鸡蛋一万个,并蔬菜等物③。过常熟白茆港,英军向居民勒索银十万元(未给)④;七月二十一日英军至镇江,劫取官库所藏纹银六七万元⑤,向当地居民索黄牛二百头、鸡一千只、鸭二百只、火腿一百只、鸡鸭蛋一百石,果三百石、菜四百石;并“向殷[实]户宅逐次搜索”;或者对“本地人出城者”,搜身数次,“如有物件,即便夺去”⑥。其杀戮破坏之惨,致镇江城里“妇女尸满道上,无不散发赤体”;“无市不空,无家不破”;“重垣峻宇,尽成瓦砾场”。搜索“城内店铺典[当],富家现银,不下千余万,城内为之一空”⑦。英军撤出镇江时,把“瓜洲至仪征之盐艘巨舶,焚烧一空,火光百余里”;⑧“其各商之籍隶镇江者家产资财,半遭掳劫”;⑨又拦劫漕船。八月一日,英军胁迫扬州绅商交银一百万元,作为不攻扬州的交换条件,实际被诈去五十万元。⑩八月四日,英军前锋迫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鸦片战争》第3册,第131页。
②《鸦片战争》第5册,第451、465页;佐佐木正哉编:《鸦片战争的研究·资料篇》,第223页。
③《鸦片战争》第3册,第99、100页。
④同上。
⑤欧脱罗尼:《中国战争》,第423页。
⑥《鸦片战争》第3册,第162页。
⑦同上。
⑧《鸦片战争》第6册,第132页。
⑨清代抄档:《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潘世恩奏》,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十六日。
⑩《鸦片战争》第4册,637页:第6册,第76页等。
京,勒索赎城银三百万元。两江总督牛鉴*应允先行筹措交银五分之一,即六十万元。①
一八四二年八月二十九日,中英间签订《江宁条约》,其中规定清*向英国赔偿军费一千二百万元,“价补”被缴鸦片烟价六百万元,支付广州行商所欠债务三百万元,共计二千一百万元。
据一八四一年五月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致英国驻中国全权代表璞鼎查(H。Pottinger)训令估计,这次“远征”中国的军费不少于一百万英镑。②按当时每元合四先令十便士折算,③约合四百一十三万七千九百三十一元。英国实际勒索到手的先后两次赔款,共计一千八百万元,估计是军费的四点三五倍。《江宁条约》中赔款项的所谓“商欠”,指的是广州经营进出口贸易的行商所欠英国商人的债款。在鸦片战争前,外国商人、特别是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便于对广州行商实施经济控制,常用商利放款,使中国商人成为外商的债务人。这里的“行欠”,具体指的是一八三六年破产的兴泰行商人所欠英商的二百二十六万余元,和一八三七年破产的天宝行商人所欠英商的约一百万元。这些都是商行私人的积欠,和清*无关;且早经中、英有关商人协议解决,分期偿还,并在一八三八年十一月至一八三九年二月间,归还过三次;只因战争爆发,才中止支付。如今英国*竟推翻原定协议,增加利息,强制清*接受,作为赔款中的一项。至于所谓补偿鸦片烟价,则是把清*合法没收和销毁了的走私*,也作价索赔,订人国际条约,堪称国际关系史上的空前丑闻。
《江宁条约》第六条规定:“自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即一八四一年八月一日]以后,英国在各城收过银两之数,按数扣除。”实际上,英军在各地勒索的银两,只扣除了在上海、扬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鸦片战争》第5册,第468、469、470、477、480—48l页等。
②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卷,第343—344页。
③同上。
和宁波三笔中的银一百二十五万元抵作赔款;英军在各地劫掠官库各项,都没有算在抵付赔款数之内。
《江宁条约》签订后,英军南下,广州人民激于义愤,于一八四二年十一月火烧十三行,延及英、美商人。英方又行索赔。次年五月二十六日[道光二十三年四月二十七日]被索去银三十一万四千零七十七点七五元;其中赔英商六万七千三百九十七点二五元,余下的二十四万六千六百九十点五零元赔给美商。①
英军在各地劫掠的财物,难以数计。单就镇江一地说,英人自己就承认“大为可观”。②英军军人讳言掳掠,把所得财货,说作是“缴获”(Captured)的、“找到”(Found by)的,并称之为“合法的战利品”、自己“采办”得来的“奖赏金”(Prize Money),而大量落入侵华海陆军人的手里。这些财货经变卖后,有一部分在这次侵华战争结束后上交英国国库;在英国国会文件中,沿称“奖赏金”的名目,开列了一张长长的单子。单就在厦门、舟山、镇海、宁波四地掳掠所得,扣去上面已经提到的,即值六万英镑,约合银二十四万八千二百七十六元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佐佐木正哉编:《鸦片战争的研究·资料篇》,第239—240页。
②“在[镇江]*的官库中,我们只发现价值六万元的纹银。当时凡是携带财物出城而被认为掳获品的,都由我们扣留下来。由这批财物出售所得的现银,加上库存六万元……就大为可观了。”柏纳德:《“复仇神”号轮船航运作战记》,第三十五章,中国科学院上海历史研究所筹备委员会编:《鸦片战争末期英军在长江下游的侵略罪行》,第101页。
③一八四一年八月在厦门劫得的银元暨其他银器,变卖值九百二十二英镑;同年十月在舟山劫取的财物,变卖值八千零四十九英镑;同月在镇海劫取的社仓谷、粮储、油等,变卖值一万四千七百六十英镑;同月在宁波劫取的铜钟三口,重十二吨,加上其他零星物件,变卖值三万五千八百零六点三英镑;加上一八四二年七月在镇江掳掠的金银首饰尚未售出的部分,合计作六万英镑。按当时汇率,折合银二十四万八千二百七十六元。见“英国国会文件”(British Parliamentary Paper XXXl,448),转引自邓嗣禹《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人的军纪问题》,见黄培、陶晋生编:《邓嗣禹先生学术论文选集》,第317页。
总计军事赔款、鸦片烟价、商欠、抢劫和勒索各项之有数可查的,列如上表。赔款、掳劫和勒索的直接结果,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至少达银二千八百八十万元,或折银二千余万两。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的破坏和掳掠,直接对中国平民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其军事行动的影响所及,也对中国的经济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据当时文献记载,从一八四○年“六月以后,英逆夷船在洋游弋”,追逐劫掠商船,“海洋不靖”;尔后,封锁的海域日益扩大,由华南珠江口经华东的闽江口、长江口直至渤海湾,“南北商船……观望不前”,“宁波、乍浦、上海等处……商贾难以互通”,“南北各省”“赴浙商船,因之甚少”,“赴苏商船,亦皆闻风裹足”。总之,整个东南沿海的贸易,几乎全部停顿,致商民、水手,大量失业。如浙江沿海,“半系捕鱼为业,煮海为生之户”。商渔船只,多经定海出海,英国侵略军“占据定城,各船已裹足不前”①,舟山渔场的“渔船不得出海”②,严重地影响了浙江的渔业、盐业。英军人长江后,向来从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省运至长江下游各商,多“畏避”歇业;镇江失守后,南京戒严,使“江路梗塞,凡南北一切商船,并竹木簰筏,俱成绝路”。芜湖关“以每年之旺月,直成无税之空关”。
遭到英军侵扰的中国地方,广大居民,转徙流离,耕耘失业,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遭到破坏,给中国经济带来了难以估计的损害。一八四二年战争结束后,有人记上海情况说:“自防堵后,百用腾贵,米价每石六千”;“本年洋人人扰,邑人之远飏,无论乡人亦不知其底极。洋人至时,正农功吃紧际也,亦概弃而不治;去后仍然。”有人说:“患定后,人各复初……若云复元气,固根本,则必连稔三载,庶家给户足耳!”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个良好愿望。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用度浩繁,上下交困。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省沿海、沿江各地广大居民遭到战争的打击,或被抢掠一空,或“失业废时”弄得“民穷财尽,殆不可支”。③其他各省在清军征调所过,为保障供给,尽力输将,“民之贫者愈窘,民之富者亦贫”,④绝不是三年所能恢复元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清代抄档:《浙江巡抚刘韵珂奏》,道光二十年十二月十四日。
②《清实录》,宣宗朝,卷三六二,第20页。
③《鸦片战争》第6册,第77页。
④吕贤基:《吕忠节公奏议》(简称《奏议》)卷一,第l—2页。
而是“国脉自此伤也”。①
一八四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在广州,英军迫奕山赔偿六百万银元,奕山以期限迫促,紧急张罗,先由行商交出二百万元,其余四百万元,由广东藩司、盐运、海关三库垫支。②奕山奏明,这笔垫支款项,由行商在今后四年内,“在生意估价行用内,按数摊出”,“全数归补”。③另赔偿英、美商人损失两笔(六十六万九千六百一十五元和三十一万四千零七十七点七五元),但不知此款自何而出,估计也取自行商。
按照《江宁条约》规定,赔款在签约时立即交银六百万元为第一期,余额由清*从一八四三年六月起至一八四五年十二月每半年一次,分六期共七次交清。若未能如期交足规定的数额,加年息百分之五。英国以交清赔款作为撤军条件,即交清首期六百万元,英军退出南京、京口等处江面,并从镇海的招宝山撤军。定海的舟山和厦门的鼓浪屿,则待赔款全数交清并五口开港后,方行撤退。
清*偿付第一期六百万元(折银四百二十六万两),除了扣除英国侵略军在战争期间向扬州、上海两地勒索到手的各五十万元,共折银七十万两外,分从(一)运库提用银五十四万两,(二)部拨和山东解拨江苏军需银中提取银六十五万两,(三)江宁藩库和江安粮道及龙江关库共提取银五十万两,(四)苏州藩库和浒墅关库提用银四十五万两,和(五)浙江、安徽两省运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董宗远奏中语,见《鸦片战争》第6册,第77页。
又,本段及上一段中引语未加注者,均转引彭泽益《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简称《财政与经济》),第18—l9页。
②《鸦片战争》第5册,第235—236页;第6册,第42页;亨特:《广东番鬼录》,第45—46页。
③《夷务始末》,道光朝,卷二九,第29页。
库共提用银一百四十一万两,凑足付给。①上述第一笔系从商捐项下动支,第二笔归军需案内报销,其余三笔,清*责成各省地方官府设法使商民捐输来充数。但遭到民间的抵制,地方当局认为“剿夷之银可劝捐,而赂夷之银不可劝捐”②。一时从民间的“捐输”所得,只银一百八十二万两。这期赔款实际出自官库的是一百一十九万银两。一八四三年六月应交付第二期赔款为三百万元,清*迫使广东行商认缴,作为抵还赔款中的“商欠”部分。③同年十二月间应交第三期赔款银三百万元,除去扣还英军前在浙江向宁波士民索取的二十五万元外,由广东地方当局从藩关各库筹拨付给。④一八四四年六月应交付第四期赔款银二百五十万元,仍由广东地方筹措。同年十二月应交付第五期赔款银二百五十万元和一八四五年六月、十二月应交付的第六与第七两期赔款各二百万元,则都从粤海关税银中提取支付。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一役,英国从中国榨去赔款银二千八百万元,折合银一千九百六十万两。这笔巨款,直接取自商民的,约计一千五百一十万元,占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四;余下的一千二百九十万元,取白宫库,占百分之四十六。
英国以赔款之名所实施的赤裸裸的暴力掠夺,除了直接取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洋银每元含银七钱二分,且成色不足,签约过后,双方即“议定以库纹七钱。折算。可是交付赔款时,英方节外生枝,以洋银市价增昂,“藉口索增”,“酌定每元以纹银七钱一分折”。清*百计张罗,付给四百二十五万银两,以“大约足数”了结。见清代抄档《伊里布等片》,道光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九日。
②夏燮:《中西纪事》,卷九,附录,刘韵珂:《致金陵三帅书》。
③第二期交付赔款三百万元,由怡和行伍绍荣缴一百万元,行商公所缴一百三十四万元,孚泰行易元昌、广利行卢继光等九家,合缴六十六万元。此外,由于“尾数逾期四日”,加息二百零九元。
④广东地方当局从藩库存款和寄存粤海关税款及运库可动拨银两*集款一百二十八点七万两,从广东盐课中提取拨补广东兵饷银五十五万两,又从粤海关新征税银中提用八点八万两。
商民,而取自宫库的又何尝不都是敛之于民!
二银贵钱贱的严重化及其对社会经济的破坏作用
清代币制,银两和铜钱(或称制钱)并用。小额买卖通用铜钱,大宗交易以纹银收支;完粮纳税,银、钱搭配。清初规定银与钱的法定比价为银一两合制钱一千文(云南例外,钱一千二百文作银一两)。这个比价一直维持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此后,外商以鸦片抵补贸易逆差,使白银大量外流。据时人黄爵滋估计,每岁外流银两数,从一八二三年前的“数百万两”,经一八二三年至一八三一年间“一千七八百万两”、一八三一年至一八三四年间的“二千余万两”、一八三四年至一八三八年间达“三千余万两”。这还只是单计广东地区说的。此外,福建、浙江、山东、天津各海口所外流的白银,还没有计算在内,“合之亦数千万两”。①银价因白银大量外流而上升,钱价大幅度地下跌,到一八四○年鸦片战争爆发时,每银一两,易制钱一千六百有零,与法定比价相较,涨了百分之六十!
鸦片战争期间,鸦片仍有走私进口。从战争结束至一八五○年间,贸易情况发生变化,鸦片走私进口量“续有增益”,但同时期中丝茶出口“激增”。出现了在前五年白银外流仍多;到了后五年日趋减少,而渐趋向平衡。在这十年里,白银每年外流究有多少?据林则徐估算:“岁去五千万有数可稽,其以洋银人者不及一也”②,则该在四千五百万两上下。到了十九世纪五十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鸦片战争》第1册,第463页。按另一估计,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白银流出,每年不在一千万两以下(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28页),黄爵滋的估计似偏高。
②吴应麒:《林文忠公年谱》。第191页。
代初叶以后,随着出口丝茶的增长,对外收支平衡才有所好转。
上述由贸易逆差而外流的白银,还没有包括西北陆路贸易和边境贸易上的纹银“出边”量;其数究有多少,无从查考,估计也不少。
中国产银原本不旺。在一八○○年前后,年产银不过四十四万两。鸦片战争过后,每年在采厂数,虽仍有二三十处,但“地宝之泄日甚”,“矿砂有时或竭”,产量更趋衰萎。清*鉴于国内存银日少,银源日竭,在一八四四年几次密谕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督抚,鼓励民间“自为开采”。一八四八年,清*再次谕令各省督抚,“如有(银矿)苗旺之区,酌量开采,断不准畏难苟安”。尽管在云南楚雄府属龙潭地方新开一些银厂和<石曹>硐,但截至一八五○年,都未“大臻成效”。①
清银货的流通量,据当时一个外国人估计,约合五亿银元。②为支付赔款、平衡国际贸易逆差而大量输出的结果所造成的“银荒”越来越严重。一八四七年,英国下议院特别委员会调查对华贸易所获得的印象是,在中国,“现银差不多全部流出[去]了”。③白银越缺,银价越贵,制钱越贱。下页表是根据河北省宁津县大柳镇一家杂货店的账册所统计的银钱比价。
当时还不存在全国的统一市场。银钱比价的变动,在各省市场上,反应不一。除了云南、贵州较稳定,在一八四五年前后,维持在“每银一两均易制钱一千六百数十文”④外,其他各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参见彭泽益《财政与经济》,第26—27页。
②马丁:《中国》(R。M。Martin:China),第1卷,第176页。
③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简称《外贸史资料》)第1册,第518页。
④清代抄档:《贵州巡抚乔用迁奏》,道光二十六年十月十一日,《云贵总督李星沅奉》,道光二十七年二月十二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1:54
历次战争后清*的对外赔款数额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1:55
历次战争后清*的对外赔款数额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1:56
19.5亿的战争赔款不包括被掠夺的无数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