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谁凭着丹书铁卷真的免了一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3 02:2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5-21 00:36
所谓的的免死金牌,就是丹书铁卷,是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顾名思义就是文凭用丹书写在铁板上。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将铁卷从中剖开,朝廷和诸侯各存一半。历史上丹书铁卷最早始于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夺取政权后,为巩固统治笼络功臣,颁给元勋丹书铁券作为褒奖。同时将皇帝与功臣、重臣的信誓用丹砂写在铁券上,装进金匮藏于用石建成的宗庙内,以示郑重和保证铁券安全。
隋唐以后,颁发铁券已成为常制,凡开国元勋、中兴功臣以及少数民族首领皆赐予铁券,连一些宠宦、宦官也有获得铁券的。而且,从隋代起,铁券上的丹砂填字渐渐改为用金填字,故后世又将其称为金书铁券。然而,最早的铁券并无免罪和免死等特权,仅作为一种加官晋爵封侯的凭证。获赐铁券的功臣及其子孙中,不乏获罪甚至被处死的人。丹书铁卷真正具有免死功能,最晚在南北朝时期。早期铁券免死次数大多在3次以下。从北魏至唐代,免死次数不断增加,唐代后期,受赐铁券者的子孙甚至可以凭铁券免死1至3次。
宋代时,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从后周柴家手中谋得皇位,为了安抚民心,下旨厚待柴氏子孙,赐柴氏丹书铁券,即使柴氏后人犯罪也不得加刑。《水浒传》里小旋风柴进家的丹书铁券,是有历史依据的。到了明代,铁券制度进一步完善,明太祖朱元璋从法律上规范了丹书铁券的颁授对象,仅限于立有军功,被封为公、侯、伯的勋臣。明代金书铁券分为七等,各等铁券大小不一。所有的铁券都是一式两件,一件授予获赐者,另一件藏于内府。在需要查验时,只要将它们放在一起,便可真伪立辨。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李善长、徐达、李文忠等34人获公爵、侯爵封号,并被赐予金书铁券。 明成祖朱棣即位时,帮助他夺取皇位的“靖难”功臣邱福等26人也都被赐予铁券。明末,崇祯皇帝还曾给大宦官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颁赐铁券~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5-21 00:36
所谓的的免死金牌,就是丹书铁卷,是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顾名思义就是文凭用丹书写在铁板上。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将铁卷从中剖开,朝廷和诸侯各存一半。历史上丹书铁卷最早始于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夺取政权后,为巩固统治笼络功臣,颁给元勋丹书铁券作为褒奖。同时将皇帝与功臣、重臣的信誓用丹砂写在铁券上,装进金匮藏于用石建成的宗庙内,以示郑重和保证铁券安全。
隋唐以后,颁发铁券已成为常制,凡开国元勋、中兴功臣以及少数民族首领皆赐予铁券,连一些宠宦、宦官也有获得铁券的。而且,从隋代起,铁券上的丹砂填字渐渐改为用金填字,故后世又将其称为金书铁券。然而,最早的铁券并无免罪和免死等特权,仅作为一种加官晋爵封侯的凭证。获赐铁券的功臣及其子孙中,不乏获罪甚至被处死的人。丹书铁卷真正具有免死功能,最晚在南北朝时期。早期铁券免死次数大多在3次以下。从北魏至唐代,免死次数不断增加,唐代后期,受赐铁券者的子孙甚至可以凭铁券免死1至3次。
宋代时,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从后周柴家手中谋得皇位,为了安抚民心,下旨厚待柴氏子孙,赐柴氏丹书铁券,即使柴氏后人犯罪也不得加刑。《水浒传》里小旋风柴进家的丹书铁券,是有历史依据的。到了明代,铁券制度进一步完善,明太祖朱元璋从法律上规范了丹书铁券的颁授对象,仅限于立有军功,被封为公、侯、伯的勋臣。明代金书铁券分为七等,各等铁券大小不一。所有的铁券都是一式两件,一件授予获赐者,另一件藏于内府。在需要查验时,只要将它们放在一起,便可真伪立辨。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李善长、徐达、李文忠等34人获公爵、侯爵封号,并被赐予金书铁券。 明成祖朱棣即位时,帮助他夺取皇位的“靖难”功臣邱福等26人也都被赐予铁券。明末,崇祯皇帝还曾给大宦官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颁赐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