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军队在古代被称为“三军”?“三军”分别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2 06:1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11:44
现在人们常常把“陆海空三军”的士兵统称为三军。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只有军队的时候,很多将领还是用“三军”来指代所有的军队。比如在一些古装电视剧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将军在战线前高喊:“三军将士服从命令!”至于“三军之勇”、“三军可夺称号,匹夫不可夺志气”等成语,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军”的频繁使用。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代称军队为“三军”?“三军”分别是什么意思?
一个
首先,现代概念指的是陆军、海军和空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军”一词来源于春秋时期作战的上中下兵种,与现代陆海空三军的本质含义完全不同。早在春秋时期,诸侯国一般都有“三军”,其中以汉军最尊,上军次之,下军次之。而且根据《周礼夏官司马》的记载:“凡有军队的地方,军队就有2500人。王留君,大国三军,二国两军,小国一军。”春秋时期,一般诸侯国有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相应的,周天子有六支军队。
二
但春秋后期,晋、楚、齐等强大的诸侯国不断扩充兵源,即不再满足于“三军”的规模。第四十四回:“旧三军,今多两支,为五军,不及皇帝之制。”对于晋国、齐国、楚国等诸侯国,则选择将“前、中、后三军”扩大到“五军”的规模,其中晋国在“上、中、下三军”的基础上增加了“新上军”和“新下军”。在此基础上,三军逐渐成为军队的总称。比如《东周列国志》记载:“三军可夺制高点,匹夫不可夺志。”
三
再者,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军”不仅指前、中、后三军,还指“步、骑、骑”三个兵种。春秋战国时期,除了步兵和士兵,还有士兵驾着“马车”打仗。春秋时期称为“千倍之国”、“千倍之国”,其中一个“倍”就是作战马车:四匹马的战车,上面有三个士兵。:“步贵知变,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异径奇路。三军名称相同,但用法不同。这里的三军指的是“足、车、骑”三个兵种。
四
最后,春秋战国时期,上下中军非常盛行。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上、下、中军逐渐被前、中、后三军取代。到了唐代、宋代等历史阶段,前军、中军、后军的设立已经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在此基础上,此时的前军通常是先头部队,即冲锋陷阵的士兵;中*队是将军指挥的军队,通常是主力和军队所在的地方;之后陆军主要担任掩护、后勤等任务,起辅助作用。一般来说,古代历史上的“三军”概念和现在的“陆海空军”概念是不一样的。当然,不管“三军”在古代是怎么玩的,不管是真三国特有的6,还是“日跑攻”模式,“三军”都已经成为军队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