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2 22: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08:10
二战波兰Wz.35反战车步*
波兰的轻武器在欧洲诸多二战参战国里一直没啥存在感,这也难怪。毕竟他们的武器几乎全是几乎德国、苏联、美国的山寨版,今天要聊的
Wz.35反坦克步*也一样。
Wz.35设计于20年代后期,当时全世界都意识到未来战争中装甲车辆的比重会逐渐的增加,因此单兵反坦克武器的研发是个很自然的需求。
但你想波兰从18世纪末开始就一直被别人统治,自己没有啥工业底子,直到一战结束才复国。因此武器的研发实力很弱,想要玩反坦克步*这种当时的高端技术就只有从山寨上找办法。
造*先造弹,波兰人的反坦克思路很耿直,认为提高初速是获得强大穿透力的根本,后效什么的暂时也没多想。这个时候,德国一款名哈格尔HV马格南弹的高速弹猎弹让波兰人眼里闪起了小星星。
哈格尔弹是基于.280罗斯弹的一种改进,.280罗斯的初速将近900m/s,本来是加拿大罗斯步*的标配,但由于宗主英国爸爸的影响,最终罗斯步*换成了.303British口径(英77),但.280罗斯弹在民间很受欢迎,高初速,弹道平直,使用软尖弹的时候狩猎很不错。德国的哈格尔弹也是基于这个特点,他在发射6.5克弹头的.280哈格尔时的初速能飚到1200m/s。后来哈格尔为了规避专利版权问题,将.280哈格尔改为适用于Gewehr 98的7.9口径。
波兰人被别人分着统治的时候就用过德国的Gewehr 98(波兰称之为wz.98),和苏联人打了一架后缴获的不少莫辛纳甘也都改膛成了德式7.92mm口径,因此哈格尔的7.9mm高速弹非常对波兰人的胃口。
哈格尔7.9虽然是一种铅芯弹,但由于高初速带来的穿透不俗,因此波兰人在此理念基础上以标准的7.92x57步*弹为基础。将弹头增重到14.6克,将弹壳拉长到107mm,造出了被称之为7.92x107DS的穿甲弹。
*方面很好解决,由于Wz.98的毛瑟*机非常坚固,在一战时期,德国人就可以直接将其放大,改造成13.2mm的反坦克步*,波兰直接捡现成的照抄德国逻辑就行。
1935年,反坦克步*问世,波兰军方将其命名为wz.35。随后于当年10月进行了测试,Wz.35初速达1275m/s,可以在300米距离下对付15mm钢板装甲,这个数值只能说对于当时那些脆皮坦克而言刚刚够用。而且由于初速和膛压太高,*管30发就能报废,不过后来改进后被提高到300发。10公斤的重量到时二战时一水反坦克步*里最轻的,4发弹仓容量,后坐力也不算太大,还有个*口制退器也不至于让反坦克步*兵的肩膀受罪。
值得说一下的是,Wz.35的穿甲机制很有趣。别人家的反坦克步*子弹一般都是在里边加硬质侵彻体,比如高碳钢或者钨合金。但wz.35发射的7.92x107DS弹头就是很普通的铜锌合金被甲+铅芯,它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穿透装甲,而是破坏装甲。
它的原理是让一坨的铅高速的糊在坦克上,将力传递给装甲板,然后装甲板内侧会因为巨大的冲击而崩落,理想情况下会产生数枚1-2cm左右的碎片伤及乘员。这种玩法类似英国人后来的碎甲弹以及德国人在一战时对付狙击手掩护铁板以及早期坦克的反转弹。
这种隔山打牛原理的优点是对倾斜装甲效果不错,反正铅软,直接糊到装甲上不大会跳弹。但缺点更明显,它不能穿透,也没有曳光剂,因此只能对乘员杀伤,对发动机、油箱没啥用。所以说,在二战中后期,虽然大部分反坦克步*反不了坦克,但还是能反个轻型载具,然而这货是个软弹头的劣势让它连一台吉普车都很难打停。
1939年9月波兰被瓜分之前,这批反坦克步*总共交付了大约6500支。理论上每个步兵连有三支配额,下发给步兵排用作单兵反坦克使用,骑兵中队也有三支,但这货不是骑在马上开*的,而是机动至战场,然后下马后作战使用。
后来的故事咱们也知道了,德军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苏联9月17日出兵。一个月后波兰又双叒叕被瓜分,这批反坦克步*大多落到德国人手里,随后被命名为Pzb 35(p),有大约630支参与了法国战役。后来德国人将这批*零零散散的丢给了意大利、芬兰以及党卫队使用。
不过由于DS弹对付中后期坦克非常乏力,碎甲原理对轻型车辆毁伤效果也差,后来德国人将其改成了用自家的7.92x94mm硬芯穿甲弹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