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7: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7:56
文德桥自古以来就是夫子庙地区秦淮南北两岸的咽喉要道,它与夫子庙相连,历史悠久。桥西毗邻来燕桥,桥东面有文源等五座桥。
“五桥绵亘如游龙”,展现了秦淮历史悠久的古桥文化。
六朝时期,文德桥所处的河面宽阔,建有浮桥,唐代开始建造木桥,随着朝代更迭,至1585年建成了石墩木架桥。
文德桥与大成门正前方的半月形水池紧相连,如飞虹跨在水池之上,桥体在照壁和奎星阁以及得月楼的辉映下,古朴壮观,光彩照人。
文德桥一名的来历,有人认为是为纪念孔子而命名的,实际上文德桥一名来自《诗经·大雅·江汉》中的一句诗:“矢其文德,恰此四国。”
主要是文以载德,取“文章道德圣人地”、“文德以昭天下”之意,是儒家思想的精髓。
文德桥畔两岸人家,悬桩拓架建成河房水阁,雕梁画栋,南北掩映。桥的四周春灯画舫集结在一起,箫鼓十里可闻。夜晚人们在这里乘凉,看明月,观桥赏月别有一番情趣。
相传,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五夜晚,文德桥处有一奇景:天上满圆月,在桥头俯视,只见水中左右各映有半边月亮,这就是“文德桥上半边月”的奇观。
这时,人站在桥正中月光下看不见身影时,但见月亮一边一半,因月很快横过文德桥,所以可以观看的时间很短。看时一定要平看,以桥影为准,不能太伸头。由于文德桥桥身略偏,所以,所见半边月一半稍大,一半稍小。
这个奇观曾吸引无数游人来此观赏。清代文学家吴敬梓客居南京时,曾漫步来到文德桥,见到了文德桥半边月奇景,赋诗道:
天涯羁旅客,此夜共婵娟。
底事秦淮水,不为人月圆。
九龙桥始建于明代初期,因原与通济门毗连,又称“通济桥”,长98米,宽13米。九龙桥有5拱,5拱分别坐落在4个棱形分水桥墩上,很是壮观。
在晴日下,五拱大石桥如长虹卧波,曾有人赋诗写道:
玉石烁熠驾九龙,长虹如带偃晴波。
明太祖朱元璋在修建南京城时,即着手建造此桥。由于这个地方位于内外秦淮交界处,水流湍急,桥一直没有建造成功,特别是在建造中间大拱时,常从桥下水中喷出一股毒气,使人无法靠近。
朱元璋知道情况后,在一天下午来到这里查看。查看之中,突然天昏地暗,雷雨大作,在闪电霹雳中,河中突然窜出一条青龙在追逐一股黑烟,接着从半空中落下一物掉入河中。
片刻后,雨过天晴,朱元璋命令人打捞落水之物,结果捞出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辟邪石”。
朱元璋手下谋臣刘伯温建议将此石压载在桥身大拱内,这样可保这座桥及水关万世无恙。
朱元璋命令照这个建议处理。
桥很快修完了,由于有了这段插曲,就将这座桥取名为“九龙桥”。另外,在附近盖了一座“怀龙庙”,以作为对这件奇事的纪念。
武定桥原名“嘉瑞浮桥”,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这座桥恰好在王府后,因此命名“武宁桥”,后改名“武定桥”。著名的舟子洲位于武定桥的东侧。
史*载,自513年以来,朱雀门东北面的淮水常涨水,舟行当时建康宫的太庙湾,于是称为“舟子洲”。武定桥东面,还有六朝时秦淮闻名的“二十四航”中的骠骑航。
武定桥畔也是显贵府邸集中的地方,也是繁华的名胜和商业之区,景色如画,夜晚月色尤为诱人。很多文人*客来此赏月观景,思古幽情,留下了不少诗篇。
明代诗人写道:
秋风又到秣陵关,独客穷途尚未还。
武定桥上新月上,朦胧遥望紫金山。
明代末期诗人顾梦游在《秦淮夕泛》中写道:
落日淡生烟,明影碧天。
人来花槛里,出板桥边。
杨柳风千树,歌月一船。
新桥与武定桥对称,是分别坐落在城东和城西内秦淮河上的千年古桥,新桥四周街巷如蜘蛛网密布,四通八达,是城西南隅交通的要冲。
这里人烟稠密,集庆路、钓鱼台、船板巷、中山南路皆与之相连,一向为繁华之地。
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杨万里在沐春拂垂柳过新桥时作《过秦淮》写道:
晓过新桥启轿窗,要看春雨弄春光。
东风作急惊时眼,搅乱垂杨两岸黄。
新桥本名“万岁桥”,因明代桥西有浙江按察使李熙居住,李熙人称“饮虹先生”,因此,这座桥又名“饮虹桥”。
《金陵古今图考》记载,这座桥出现于隋代,宋代屡次修建,故名“新桥”。新桥净长22米,宽20米,三石拱。南宋时期,留守史正志重修此桥时,还在桥上盖了几十间高大的房屋,即是秦淮有名的桥棚,新桥显得十分壮观。
新桥自古就是南京有名的鱼市,《建康志》记载:
鱼市当东市、西市、凤台、鹭洲四方之会,今新桥十字街口即其地。
由于新桥附件商铺林立,而且又是数万工匠、居民、渔民居住之地,故市场繁荣。这里还是名胜官署集中之地,桥西南面有凤凰台、保宁寺、杏花村、瓦官寺等建筑。
新桥还是送亲友的地方,唐代岑嘉州写的万岁桥送别诗写道:
南行直入鹧鸪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