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我国近几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数额和建筑产值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7:1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7:51
县*驻祁山镇,邮编:245600。代码:341024。区号:0559。拼音:Qimen Xian
祁门地处黄山西麓,与江西毗邻,是安徽的南大门,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建县于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东北有祁山,西南有阊门而得名,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全县国土面积2257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295万亩,茶园16万亩,水田11.2万亩(农民人均山场近20亩、茶园1亩、水田0.7亩)。现辖7镇11乡,152个村,1039个村民组,总人口18.7万(其中农业人口14.8万)。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85.78%(比1992年提高了4.48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拥有林地19.96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8.43%,活立木蓄积量927.6万立方米,是省重点林业大县。祁门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十分繁盛的茶市,是“中国红茶之乡”。
祁门县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全省双拥工作先进县”等多项殊荣。
2006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6亿元,同比增长13.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8亿元,实绩增长15.6%;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15亿元大关;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亿元,同比增长14.2%;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5885元,同比增长13.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5.8:36.5:47.7。
[编辑本段]行政地理
政区位置 祁门县位于安徽省南端,东北与黟县接壤,东南与休宁县为邻,西北连石台、东至县,西南与江西省毗邻。距黄山市府69公里。
政区沿革 祁门县原为歙州黟县和饶州鄱阳二县地。唐武德五年(627年),析鄱阳县地置新平县,后改新昌,天宝元年(724年)又改浮梁县。永泰元年(765 年),方清起义,于黟县西乡赤山镇设阊门县。永泰二年(766年),析黟县和浮梁县地,置祁门县。唐属歙州,宋属徽州,元属徽州路,明清时属徽州府。*初年直属安徽省,解放后隶属徽州专区,今属黄山市。
政区划分 全县辖7镇、18乡,152个行政村,5个社区。 祁门县辖7个镇、11个乡:祁山镇、小路口镇、金字牌镇、平里镇、历口镇、闪里镇、安凌镇、大坦乡、凫峰乡、柏溪乡、塔坊乡、祁红乡、溶口乡、芦溪乡、渚口乡、古溪乡、新安乡、箬坑乡。
政区人口面积 全县共有人口1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8万人。全县总面积2257平方公里。其中: 祁山镇 33945 小路口镇 6123 金字牌镇 6723 平里镇 6914 历口镇 8906 闪里镇 8605 安凌镇 4578 大坦乡 4068 胥岭乡 5288 灯塔乡 3878 乔山乡 3677 凫峰乡 9005 横联乡 4838 柏溪乡 4639 塔坊乡 7663 祁红乡 5312 溶口乡 4753 芦溪乡 5521 渚口乡 6514 彭龙乡 4823 古溪乡 5576 新安乡 6822 箬坑乡 6426 赤岭乡 4355 雷湖乡 4453
政区自然特征 全县南北长74.8公里,东西宽59.9公里,呈枫叶形状。地势北高南低,地貌呈中山、低山、丘陵,山间盆地和狭窄的河谷平畈相交织的特征,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最高峰牯牛降,海拔1728米。最低处倒湖,海拔只有79米,相对高差1649米。主要河流有阊江、秋蒲河、新安江、青弋江四大水系。属*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6℃,降水量1781.4毫米。
政区资源特点 祁门是安徽省的重点林区,拥有林地17.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82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3%,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农副土特产丰富,林副产品松脂和香菇为安徽省之冠。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中国红茶之乡”,“祁门红茶”被誉为“群芳最”、“茶中英豪”,曾两度荣获国际金奖。近几年,积极开发名优绿茶,95年创制的“黄山翠兰”牌绿茶荣获国家农业博览会金奖。县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铜、锌、锰等稀有金属矿藏,水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可观,水能量为 13.1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有3.5万千瓦。
人民生活 2003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75亿元,工农业产值6.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21亿元,农业总产值2.49亿元。城镇职工年人均工资962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75元。2003年三次产业比例为21.2:35.8:43.0。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
工业 全县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初步形成了以机电、电子、陶瓷、林产加工、茶叶、化工、建材、医药等为主要支柱的工业体系。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家(朝阳、绿洲)。
农业 祁门山多地少,是全省林业、茶业重点县。现有耕地12.49万亩,人均耕地0.67亩。茶园面积15万亩。农业生产粮、林、茶、菌并举,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材12万立方米,所产“祁门红茶”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茶叶年总产量3000多吨。祁门是全省菌业大县,食用菌生产达420万棒。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黄山山华集团,是安徽省首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食用菌产业化经营中,率先在全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宝贵经验。
财税金融 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076亿元,地方税收2490万元,国家税收2047万元。金融机构齐备,可办理国内外一切资金往来业务。2003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42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9.69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22亿元,同比增长28%,相当于GDP的27.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38亿元,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5.05亿元。2003年,累计吸收投资总额3.59亿元,其中外资247.6万美元。
非公有制经济 到2003年底,非公有制经济注册7289家,固定资产3.62亿元,完成产值3.53亿元,上缴税金2729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9%。
交通通讯 全县交通便捷,皖赣铁路和省道慈张线、大青线横贯全境,直通南京、上海、杭州、南昌、厦门、广东等大中城市,距黄山机场仅60公里。慈张公路祁门西线经改造拓宽,路面平整且直。全县通讯条件良好,通讯网络畅通国内外,现有程控电话容量约3万门,全部实现全国联网和国内外长途直拨,同时还开设了各种邮讯服务。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覆盖全县,手机用户达2万多户,宽带网络等现代化通信网络已形成。
城乡建设 实施“东扩西进”战略,完成旧城改造11万平方米,新建城区35万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23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35.42平方米。小集镇建设中,边贸型的闪里铜锣湾、工业型的平里镇、旅贸型的赤岭乡等一批中心集镇建设各有特色。
水利电力 全县电力充足,拥有110千伏变电站一座、35千伏变电站两座,小水电装机容量10456千瓦,装机容量4000KW湘溪岭水电站已经建成。近两年,通过招商引资,又有主木电站、朱村电站、周村电站、倒湖电站等小水电正在开发建设。供电量不但有保障,而且还可向华东电网输送富余电力。文化教育 现拥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乡乡开通了有线电视。有县级电视台一座、县级广播电台一座。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56所,在校学生49408人,小学入学率达99.93%,初中入学率达97.94%,“两基”巩固率达98.94 %,2003年高考录取360人,录取率达67.3%。祁门一中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已通过专家初评。
[编辑本段]文化体育
体育卫生 在全市率先建成了县级综合体育馆,先后承办了全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武术馆校散打比赛等多项省级赛事。全县有各类医疗机构31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50人,每万人拥有病床30.6张,城乡医院配备合理,城区的人民医院、中医院都是二甲医院,医疗技术先进,医疗设备齐全。
科技普及 现有各类科技人员 3028人,其中高级职称106人,中级职称2574人。到2003年底,共建立民办科研开发机构8个,实施科技项目89项,开发科技新产品48项,申请专利23项,有87项成果获得国家、省市奖励,科技进步贡献率达38%。2000年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称号,2002年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
环境绿化 空气达国家一级标准的天数占全年的95%以上,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城乡园林绿化建设成效显著,城区绿化面积达50万平方米,城镇绿化率达25%。1998年以来,全县共植树170.83万株,不含义务劳动折成当量株163.17万株;绿化荒山13.3万亩,不含退耕还林中坡耕地还林67810.7亩。1997年国家林业部授予“全国绿化百佳县”称号。2001年由全国绿化委、人事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称号。
保障保险 “三条保障线”衔接顺利,养老金、失业金100%社会化发放,享受低保的城市困难居民达到1344户3221人。全县有社会福利机构11家,固定资产总值550万元,职工总数22人。保险业务已有寿险、财险等230多个险种,承保金额近3亿元,综合赔付率为79%。
特色产业 初步形成以林、茶、菌、药、瓷、机电为主的六大支柱产业。旅游产业迅速兴起,全年旅游接待量达18.4万人次,旅游经济直接收入5403万元。
人文自然景观 祁门历史文化恢弘,属徽文化一脉,有风格独具的古建筑“曾国藩行辕”、“贞一堂”、“一府六县”等。县西闪里片有全国罕见的江南古戏台群,还有“双桥映月”之誉的平政、仁济双桥。民间艺术自古以来丰富多彩,郑之珍的“目连戏”、江南采茶戏、黄梅戏、扑蝶舞、嬉灯等闻名中外。祁门县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境内有华东地区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群峰竞秀,沟壑纵横,远眺恰如一条牯牛横卧顶峰,奇松、怪石、飞瀑、云海和佛光称之为牯牛降风光之五绝,被誉为“动植物天然宝库”和“未被开发的黄山”、“*带边缘的绿色自然博物馆”、“珍稀物种的天然基因库”,2004年2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地质公园”。近年来,又相继开发了九龙池、龙池坡、橹溪湾(滩下)等多处景点,“绿色、生态、古朴、原始”已成为旅游特色品牌。
县树樟树 樟树为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其木理多文章,故谓之樟”。由于它有丰富芳香油,木气特香,由此又得香樟、芳樟之名。樟树四季常青,干形圆浑,枝稠叶密,姿态雄伟,深受人们喜爱,古代文人墨客吟咏很多,白居易诗云:“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围。”且樟树木纹美观,故以文喻樟,雅韵悠远而明其理;以樟喻文,才高意深而耀其纹。樟树名称之博雅,也是中华文化生态伦理的重要特征和通俗表达。樟树枝梢春季发叶,嫩绿新红,艳丽多彩;盛夏酷暑,浓荫郁闭,清凉宜人;冬季亦不落叶,顶风傲雪,青翠不凋,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且全身都是宝,为珍贵用材和特种经济树种,樟树材质上乘,具有香气,能避虫蛀,有“南国佳木”之誉。其根、干、枝、叶、果实都能用来提取樟脑和樟油,可作多种医药和化工原料。樟叶能灭菌杀虫,净化空气,樟籽入药有解酒醉之功。樟树根深叶茂,树体高大挺拔,生长较快,寿命长达数百年。在祁门农村有零星栽植“村前樟”的传统习惯,因而境内古樟众多,是安徽古樟最多的县,全县树龄在5百年以上的古樟就有10多棵,数人合抱的大樟树亦很常见,棵棵雄伟壮丽,生机盎然。它们或立于村头,或立于村中,或单株独生,或混生于风水林中,将村庄点缀成一幅幅怡静的田园风景画。
县花桂花 桂花在我国已有2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地理古籍《山海经》中就有“招摇之山,其上多桂”的记载。桂花属木犀植物,全世界约有40余种,而我国就有25种。通常分为金桂、银桂、丹桂、月桂、四季桂,花有金*、白色、橙红色、淡*几种。终年常绿,树冠圆长,不但适合于盆栽,也是名贵的园林观赏花木。开花时节,“碧绿之中万点金”,浓香四溢,远飘数里。虽不艳丽,但却“独占三秋压众芳”,“枝头万点妆金蕊,十里清香,十里清香,解引幽人雅思长”,桂花被当成心灵美好、情爱与友谊的象征。桂花浓香扑鼻,经浸制提取而成的桂花浸膏,是配制香精的原料,也是熏制花茶的好材料。桂花具有化痰、散瘀之效,桂花露可疏肝、理气、醒脾、开胃,是理想的上等饮料。桂花经白糖腌制是食品的重要佐料,祁门人做冻米糖、芝麻糖时,喜加入桂花,别有一番清香。祁门境内,桂花树很多,其中不乏高大的古木,每到中秋,城乡丹桂遍地开,繁花堆簇,轻风吹拂,花香四溢,到处都象是浸在桂花蜜中。
县鸟画眉 画眉是我国著名的笼鸟之一,鸣声嘹亮,悦耳动听,能仿效很多鸟类的鸣声,深受人们喜爱。画眉又叫金画眉,鸟纲,雀形目,翁鸟科。它的上体为橄榄色,头和背部的羽毛带有涤褐色的轴纹,*淡棕色,腹部*灰色,有非常显眼的白色眼圈和眉纹,“画眉”的名称即由此而来。在祁门境内的深山、溪边、灌丛中到处可见到它的行踪。有时聚集小群活动,雄鸟好斗,常驱逐外鸟。雄鸟在繁殖期极善鸣啭,声音十分宏亮,尾音略似“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