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碾过的青春 作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6 01:1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1 12:27
单车碾过的青春 ——浅析影片《十七岁的单车》
王小帅作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其作品总是能够关注小人物在社会大背景下的平庸生活,从而透着一股浓浓的人文关怀。随着他那接二连三的长镜头,观众注视到了形形色色处于底层的普通小老百姓,分享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品尝着他们的酸甜苦辣。《十七岁的单车》正是这样的一部影片。
没有清脆的车铃声与太多的欢声笑语,我们听到的不是青春期纯白且欢快的放歌,我们看到的不是阳光照射下呼啦啦飞扬的少年,却是一群十七岁男孩,他们的单车碎了,他们的女孩离开了,他们的青春被叫醒了,他们的梦破了,灭了,死了,没了……
这部影片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即在于导演王小帅采用了独树一帜的双线结构和蒙太奇的手法,使得单车的两位主任小贵和小坚,他们的命运紧紧交错在一起。展现了下层阶级在繁华的都市生活的辛酸。那些骑在单车上与心仪的女生一同回家的日子,那些下雨天穿梭大街小巷看着五颜六色的雨衣从眼前一闪而过的日子,那些因为太“聪明”而挨了父亲恶狠狠的巴掌的日子,那些因为大声说爱你而沙哑的日子,都以这样的载体淋漓尽致展现……青春的萌动和叛逆也昭然若揭。我想这大可算得导演的聪明之处,两条缠绕在了一处的生命线,故事于此展开……
相对于蒙太奇,长镜头的充分运用使得影片颇具有一种纪录片的意味。写实的视角,注重以最大努力来贴近生活,还原人物本色。作为表现空间真实的手段,长镜头起到了突出影片形式与风格的独特作用。这是一种没有被分割得很破碎的视觉处理,似乎是力求让每一个镜头都成为完整的一段。这既体现了创作者忠于自然的客观性,影片也由此获得了现实真实的透明性,最终导演的主观性则被就此淡化。
而有关色彩与光线的运用,则是基于一种完全灰沉的基调。和想象中不同,青春应该是阳光灿烂的,纵使承载了许多的痛,也应该是一种近乎于明媚的忧伤。导演却反其道而行之,大幅的灰暗,却并不沉重抑或黑暗,只是淡淡地浮在荧幕之上,飘着悬着,在半空中。这正如小贵、小坚等年轻人的青春与梦想,飘忽着,不那么切合实际。一切都仿佛云端之上的另一个国度的美丽诗篇,没有冷漠,没有势力,没有歧视,没有地位的尊与卑,没有家境的高贵与低贱……在那样一个乌邦托式样的世界里,只要努力,只要奋斗,只要拼搏,就一定会有收获。收获成功,收获荣誉,收获别人的尊重。然而,不管是周迅饰演的保姆穿着的鲜亮的红色高跟鞋,还是象征着小贵快递员身份的不起眼的素色工装服,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因为他们的地位,决定了这一切,都将是缺少希望的,一片灰蒙。鲜艳与单调的对比之中,更衬托成像了与这个城市相距万里的另一处存在,事实上,又是确实地就落脚于城市本身。
蒙太奇,移镜头,色调对比,把小人物在大城市中的每一次挣扎每一次心酸都以静默的姿态铺展开来。这是一场十七岁的矛盾、彷徨、爱情、生活的展现,十七岁少年对现实的理解、对社会规则的模糊认识和对矛盾问题的解决方式把主人公鲜明的特点表现得非常深刻。这是北京,单车,迷茫,组成的十七岁。
十七岁的残酷单车。单车碾过的残酷青春。影片中多次出现了成群的人,骑着单车,行走于钢筋水泥的大都市。透过那些单车,你又看到了什么?来自于农村的年轻人,城市对他们,也许是匆匆过客,也许是最后的归宿,课无论如何,在融入的过程中,他们或多或少总会受到各种伤害。这样的伤害让人印象深刻,更难以抚平。*的差距,人情的冰冷,金钱的纠葛,权利的追逐……希望这些能够不复生存于我们所生活的现在。倘使如此,我想十七岁的单车,一定可以骑得更远……单车碾过的青春,一定不会这般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