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要理性认识建构主义] 新课程改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5 01:0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03:22
[摘 要] 我国新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经验,但同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和阻力。笔者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对一些当代西方新理论的简单挪用和误读。建构主义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反思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对建构主义进行再认识,进而理性地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我国课程改革的实践,保证新课程改革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4-0067-04
建构主义被喻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对我国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受到了新课程改革地极大关注。其独特、富有创见的学习理论,的确让教育界耳目一新,但任何理论都具有片面性,受其自身适应范围的*,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目前,我国正处在课程改革的关键期,笔者认为,我们要警惕对建构主义的盲目崇拜和简单挪用,要理智、客观、全面、科学地认识建构主义,权衡其利弊得失,在指导我国新课程改革实践的过程中要慎思慎行,从而保证新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一、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建构主义的误读
1.将建构主义简单等同于某一派别意义上的建构主义
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每当提到建构主义,许多人的脑海中首先闪现的就是皮亚杰或维果斯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建构主义的代名词。有人因此认为,他们所提出的理论、主张或观点就是建构主义的全部,殊不知这是对建构主义的狭义理解,是对建构主义理论以偏概全的误读。其实建构主义是一种庞杂的社会科学理论,其思想来源驳杂,流派纷呈,因此绝不能将其简单化。
2.认为建构主义就是建构主义教学论
多数教师认为,学生遵照教师设定的材料所进行的学习活动,就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活动,是一种建构主义教学,并且自认为找到了坚实的、不容置疑的理论依据――皮亚杰的“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其实,这一理论只是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并没有告诉我们怎样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过程,不能将其视为教学理论,皮亚杰也从未将建构主义作为教学论来对待。因此,作为一种学习理论的建构主义如何转化为教师可以掌握的教学模式还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们只能说建构主义仍是一种具有导向性的理论框架,还未能形成一种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模式。
3.认为有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就是成功的课堂
新课程改革中一些教师自认为深刻地领悟了新课改的崭新理念,竭力倡导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似乎一堂课里缺少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就不能称为一堂成功的课,也展示不出自己的“高水平”,认为只要在课堂上插入了讨论就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就与传统的接受性教学有了本质区别。殊不知大多数所谓的合作学习只停留在合作的形式而无合作学习的实效,学生没有明确的分工和规定任务,没能真正参与到讨论中去。有时教师只是象征性地安排了短暂的讨论,学生还没有讨论几句,教师就急不可待地喊停,转入交流总结阶段;学生一时答不出老师想要的理想答案,教师就一引再引,如果到最后学生仍然没有回答出理想答案,老师就干脆代劳了。这样的小组学习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有何本质不同?难怪有些科学教育家批评“许多传统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没有必要披上建构主义的外衣,因为那样会妨碍教育研究者与教师和*制定者之间的交流”。
4.教师扮演简单的、低层次的主持人角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强调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倡导一种平等、互助、合作、友谊的崭新的师生关系。毫无疑问,这是值得我们充分肯定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淡化、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近年来,有些教师甚至扮演起了简单的、低层次的主持人角色,缺乏对课堂运行节奏的科学把握和合理*,缺乏适时准确地引导点拨,以致课堂出现“生动多,师动少,放得开,收不拢”的局面。
二、对建构主义的再认识
建构主义作为后现代社会思想的组成部分,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再一次地梳理,以求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建构主义的内涵。
1.建构主义的不同倾向
在美国乔治亚大学教育学院组织的“教育中的新认识论”系列研讨会中,主要形成了以下六种不同倾向的建构主义。
(1)激进建构主义
它是在皮亚杰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关注个体与其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信奉如下两条基本原则:①知识不是个体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识主体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主动地建构起来的;②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我们无法知晓的,而且也没有必要去推测它,我们所知道的只有我们的经验,只要这种经验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就可以,不要求经验与客体的统一。由此可见,激进建构主义认为认识的机能是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帮助组织自己的经验世界,而不是去发现本体论意义上的现实。
(2)社会性建构主义
主要以维果斯基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确定性和客观性提出怀疑,认为没有绝对优胜的观点,但它的态度要比激进建构主义稍温和一些。它认为:①知识是在人类社会的范围内建构起来的,并且不断地被改造,虽然永远也不可能达到与世界的本来面目完全一致,但一直都在做着最大的努力;②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理解的过程,在这一建构过程中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但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的产物。可见它更强调知识建构过程中社会性的方面。
(3)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
它与社会建构主义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二者均受到维果斯基理论的影响,认为学习是建构的过程,都关注学习的社会方面,但社会文化认知更加强调心理活动是与一定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背景紧密相连的,知识和文化都依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而存在,知识来源于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社会文化认知着重研究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不同情境下的个体的学习差异。
(4)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
它虽然坚持信息加工的基本范式,但已完全接受知识是由个体建构而成,建构的过程是外来信息与已有知识之间双向地、反复地相互作用的过程,新经验意义的获得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同时又超越了所给的信息,而原有的经验又在此过程中被调整或改造。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不能接受知识是对经验世界的适应,因此有人将其称为“轻微的建构主义”。
(5)社会性建构论
与社会性建构主义相似,它同样强调社会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所不同的是,它把社会置于个体之上,在大社会而不是在个体心理水平上谈社会交往对个体学习的影响。它认为知识是属于社会的而根本不存在于个体内部,知识以文本的形式存在,个体都以自己的方式解读文本。
(6)控制论的观点
以循环控制思想为基础,它不仅关注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还强调自我反省。它认为认知主体并非是站在世界之外的静止的观察者,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观察者和参与者,所做的观察都是反省性的参与,并且处于一定社会之中的不同参与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作为一种文化哲学思潮,建构主义尚未形成稳定、清晰的体系。对于建构主义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存在各种不同的分类方式。本文仅从“外部输入―内部生成”、“个体―社会”两个维度,归纳了六种不同倾向的建构主义。虽然不能代表建构主义的全部,但基本反映了建构主义的主体情况。
2.建构主义共同主张及其对新课改的积极意义
虽然建构主义不同学派研究问题的侧重点、提出问题的角度和使用的术语有所不同,但他们的观点仍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主张对我国当今的新课改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
(1)建构主义知识观及其对新课改的积极意义
建构主义一般强调,知识并非是对现实的准确无误的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同时知识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更新,而且知识并不能准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因此在运用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具体的情景进行再创造。另外,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独立地存在于个体之外,因为对知识的理解要依赖于个体学习者的经验背景和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建构主义的这种学习观对我国传统课程理论提出了挑战。按照这种观点,课本知识不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科学知识具有真理性,但其绝对真理的权威性受到质疑,科学知识只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可能更正确的解释。因此,教师不能把预先确定的东西强塞给学生,不能把教师对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学生必须接受它的理由,不能用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以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评的过程。另外,知识的应用也应因具体情景的差异而灵活掌握。因此,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要不断反思深化,学以致用。
(2)建构主义学习观及其对新课改的积极意义
建构主义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哲学。它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因此,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从不用的角度思考会得到不同的理解,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但可以通过学习者的合作使理解变得更加丰富和全面。
受建构主义积极学习观的影响,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的、建构性的、累积性的、目标指引性的、诊断性的与反思性的学习,提倡建立一种开放的、协作的、会话的、充满意义理解和建构的学习环境。这对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灌输式学习是极大的挑战。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学习更符合学习本质,有利于促进学习者整体、可持续的发展。
(3)建构主义主体观及其对新课改的积极意义
对于学习的主体,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学习者都要在原有的经验系统基础上对新的知识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知识是学习者在新旧经验间反复地、双向地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
基于对建构主义主体观的理解,新课改强调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原有经验,而要把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在原有的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与转换。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理解,洞察学生的思想由来,积极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鼓励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针对共同的、具体的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和相互质疑,在交流互动中撞击出智慧的火花,从而不断开拓视野,丰富经验。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身的缺陷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反传统的学习理念,给中国教育界送来一阵清风,给我国教育改革实践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但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具有自身的不足与缺陷。
(1)评价标准的模糊性
评价意味着根据某些标准对一个人或他的业绩所进行的一种鉴定或价值判断。如果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知识并非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述,具有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以自己特有的方法去建构对知识的理解,那么也就不存在最适宜的目标。因此评价标准模糊甚至丧失,可能导致学生最终无法建构出清晰的意义,教学也只能流于形式。
(2)建构过程的耗时性
建构主义一再强调知识只能基于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批判传统课堂中的“传递―接受”式教学,但并非任何知识都需要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人生短暂,知识无穷,为保证学习的时效性和经济性,也没有必要事事都要学生自己去建构,这是不现实的。间接学习和直接学习都有着各自的优势,过分强调其中的一个,都会有失偏颇。
(3)对主体能力估计的理想化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生的地位给予了肯定和尊重。学生个人的知识建构和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应受到认真对待和尊重。然而,对学生主体性的过分强调,对主体能力的过高估计,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例如,开展建构主义学习,首先,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发散性思维与操纵控制信息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并非学生先天就有的。其次,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控能力和独立性,而这正是自我意识水平尚低的低年级学生所不具备的。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如果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没能受到恰当的重视,复杂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仅凭学生自己的建构是很难实现的。
三、反 思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影响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实践的重要学习理论,然而它并非一个完美无缺的体系。因此,建构主义在新课改中的应用需要我们用辩证的眼光来分析和评价。当前的新课改要科学地、理性地研究和运用建构主义,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术炒作和赶时髦上。我们无法避免对外国教育理论“自我理解”的成分,但一定要从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对建构主义多一分理性思考,少一分盲目追捧。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彭泽平.新课程改革要处理好五个关系[J].江西教育科研,2006(6).
[4]潘新民.反思“当代西方新理论”[J].教育科学研究,2006(10).
[5]王华容.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热点冷观[J].教育科学研究,2005(22).
[6]张守波,朱成科.文化的“误读”还是无知的歪曲:科学教育中的建构主义[J].外国教育研究,2004(6).
[7]杨兰,王建军.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困难与反思[J].今日教育,2006(3).
[8]崔景贵.建构主义教育观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03(1).
[9]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作者单位 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田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