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今天是中秋节,中秋节的来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9:20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4 03:07

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为“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节的传说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也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吴刚折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事,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玉兔捣药

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故称作“玉兔”。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

中秋“赏月”种种

追月 香港人过了八月十五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八月十六的夜晚再过一次,俗称“追月”。十六的晚上,人们扶老携幼,带着帐篷灯具、美酒佳肴,来到海滩,听涛赏月,吟诗弈棋,品酒谈笑。此时,蓝天碧海与月光烛光相映生辉,引人入胜。
行月 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广西侗族各村寨的群众踏着月光来到山村开阔地,笙管齐鸣,载歌载舞。远听声乐震天,近观舞姿婆娑,恰似一个大舞台飘在如水的月色里。
望月 中秋之夜,月亮即将升起时,朝鲜族人民争先爬上事先用木杆和松枝搭成的“望月”架。俗谓先看到月亮者可获好运。尔后,人们敲起长鼓铜锣,吹起洞箫,一起合跳《农家乐舞》。
走月 流行于苏州一带。中秋之夜,妇女们相约出游,访亲会友,赏月观花,此来彼往,络绎不绝,直至夜深方散。
圆月 陕西长安一带民间在中秋节这天,家家做团圆馍,中间放芝麻和糖等作料,放在锅里烙熟,全家人一同食之,谓之“圆月”。
寻月 藏族同胞度中秋有水中“寻月”习俗。是日夜晚,青年儿童沿着河流,寻找倒映在水中的明月,直至夜深,方归家吃团圆月饼。
祭月 锡伯族于中秋夜,在庭院中设一供桌,上面摆上切开的西瓜及其他果品,然后全家人向月亮叩拜,请月神下凡,品尝人间的瓜果。鄂伦春族也有类似习俗,祈求月神保佑,万事如意。
乞月 中秋夜半之后,广东东莞未婚的男青年三五成群地在月光下燃烧香烛,向月下老人祭拜。传说,此刻是月老为凡间男女牵线做媒之时,月老可为虔诚的小伙子觅上一个美貌多情的伴侣。
照月 浙东民间有“照月”得子风俗。传说,久婚不孕的妇女,在中秋月圆当空时,独自坐于皎洁的月光之下,可以祈求月神赐福,受孕得子。

各地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但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红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之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稻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
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我国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但节俗各异。
壮族习惯于在河中的竹排房上用米饼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灯,以测一生的幸福,并演唱优美的《请月姑》民歌。仡佬族在节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灵,迎新谷,他们称为“八月节”。
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人员到齐后,大家互赠月饼、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盛大的调声对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机挑寻未来的伴侣。

中秋节吃毛芋

五华县转水镇有一个奇特的传统。每年中秋节晚上,乡亲们每家每户都要蒸一锅带皮的芋头,在赏月时,全家人先吃芋头后吃月饼,并在剥芋皮时说“剥鬼皮”。据说这样一能“避邪”,二是为了纪念人民起义。
传说元朝末期,统治者对汉人进行残酷的统治和压迫,因害怕广大劳动人民起来造反,在每十户劳动人民中就驻一个朝廷的爪牙。这些凶恶的家伙专门监视民众的生活起居,肆意搜刮民脂民膏残害百姓。他们还规定每十户人家共用一把菜刀,谁要用刀都要从爪牙手里借出。
为了反抗这些坏事做绝的爪牙,推翻统治阶级,有个聪明的人想了一个联络大众的办法,他扮成卖芋头的商人,在熟芋头皮下藏着字条送到每家每户,要求人民在中秋之夜赏月时统一行动,把这些爪牙全部杀掉。最后,全国各地的人民起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次起义行动,每逢中秋节晚上就摆着熟芋头和细茶、老酒、月饼等,一边赏月一边谈论着家事国事,并讲述那久远而传奇的故事。

中秋佳联撷萃

中秋赏月,古往今来,文人雅士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情景交融的佳联奇对。
四川巫峡瑶台有一联: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此联以叠词的方式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使中秋月色与巫山秀色相对,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古代有一才子,仰望中秋月,吟上联曰: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但他苦思冥想,对不出相媲美的下联,直到那年的除夕之夜,才触动灵感,吟出下联: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此联结构严谨,浅显明快。
某年中秋,苏东坡与家人赏月至夜半,出一上联要三个儿子对:半夜二更半。其第三个儿子应对曰:中秋八月中。对得工整贴切,出奇制胜。
杭州市有一座浙江贡院,院门口有一副对联描写了时令与涨潮的关系: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眺,看西湖月满东海潮来。生动准确,意境优美。
清代郑板桥在扬州瘦西湖小金山岛的“月观”上书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形象贴切,充满诗情画意。
有副拆字联:日月同明天不黑,山丘共岳地非低。
还有三副回文联:
月锁云中云锁月;人归夜半夜归人。
月弦上挂上弦月;星斗北移北斗星。
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为“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节的传说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也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吴刚折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事,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玉兔捣药

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故称作“玉兔”。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

中秋“赏月”种种

追月 香港人过了八月十五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八月十六的夜晚再过一次,俗称“追月”。十六的晚上,人们扶老携幼,带着帐篷灯具、美酒佳肴,来到海滩,听涛赏月,吟诗弈棋,品酒谈笑。此时,蓝天碧海与月光烛光相映生辉,引人入胜。
行月 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广西侗族各村寨的群众踏着月光来到山村开阔地,笙管齐鸣,载歌载舞。远听声乐震天,近观舞姿婆娑,恰似一个大舞台飘在如水的月色里。
望月 中秋之夜,月亮即将升起时,朝鲜族人民争先爬上事先用木杆和松枝搭成的“望月”架。俗谓先看到月亮者可获好运。尔后,人们敲起长鼓铜锣,吹起洞箫,一起合跳《农家乐舞》。
走月 流行于苏州一带。中秋之夜,妇女们相约出游,访亲会友,赏月观花,此来彼往,络绎不绝,直至夜深方散。
圆月 陕西长安一带民间在中秋节这天,家家做团圆馍,中间放芝麻和糖等作料,放在锅里烙熟,全家人一同食之,谓之“圆月”。
寻月 藏族同胞度中秋有水中“寻月”习俗。是日夜晚,青年儿童沿着河流,寻找倒映在水中的明月,直至夜深,方归家吃团圆月饼。
祭月 锡伯族于中秋夜,在庭院中设一供桌,上面摆上切开的西瓜及其他果品,然后全家人向月亮叩拜,请月神下凡,品尝人间的瓜果。鄂伦春族也有类似习俗,祈求月神保佑,万事如意。
乞月 中秋夜半之后,广东东莞未婚的男青年三五成群地在月光下燃烧香烛,向月下老人祭拜。传说,此刻是月老为凡间男女牵线做媒之时,月老可为虔诚的小伙子觅上一个美貌多情的伴侣。
照月 浙东民间有“照月”得子风俗。传说,久婚不孕的妇女,在中秋月圆当空时,独自坐于皎洁的月光之下,可以祈求月神赐福,受孕得子。

各地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但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红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之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稻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
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我国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但节俗各异。
壮族习惯于在河中的竹排房上用米饼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灯,以测一生的幸福,并演唱优美的《请月姑》民歌。仡佬族在节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灵,迎新谷,他们称为“八月节”。
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人员到齐后,大家互赠月饼、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盛大的调声对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机挑寻未来的伴侣。

中秋节吃毛芋

五华县转水镇有一个奇特的传统。每年中秋节晚上,乡亲们每家每户都要蒸一锅带皮的芋头,在赏月时,全家人先吃芋头后吃月饼,并在剥芋皮时说“剥鬼皮”。据说这样一能“避邪”,二是为了纪念人民起义。
传说元朝末期,统治者对汉人进行残酷的统治和压迫,因害怕广大劳动人民起来造反,在每十户劳动人民中就驻一个朝廷的爪牙。这些凶恶的家伙专门监视民众的生活起居,肆意搜刮民脂民膏残害百姓。他们还规定每十户人家共用一把菜刀,谁要用刀都要从爪牙手里借出。
为了反抗这些坏事做绝的爪牙,推翻统治阶级,有个聪明的人想了一个联络大众的办法,他扮成卖芋头的商人,在熟芋头皮下藏着字条送到每家每户,要求人民在中秋之夜赏月时统一行动,把这些爪牙全部杀掉。最后,全国各地的人民起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次起义行动,每逢中秋节晚上就摆着熟芋头和细茶、老酒、月饼等,一边赏月一边谈论着家事国事,并讲述那久远而传奇的故事。

中秋佳联撷萃

中秋赏月,古往今来,文人雅士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情景交融的佳联奇对。
四川巫峡瑶台有一联: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此联以叠词的方式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使中秋月色与巫山秀色相对,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古代有一才子,仰望中秋月,吟上联曰: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但他苦思冥想,对不出相媲美的下联,直到那年的除夕之夜,才触动灵感,吟出下联: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此联结构严谨,浅显明快。
某年中秋,苏东坡与家人赏月至夜半,出一上联要三个儿子对:半夜二更半。其第三个儿子应对曰:中秋八月中。对得工整贴切,出奇制胜。
杭州市有一座浙江贡院,院门口有一副对联描写了时令与涨潮的关系: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眺,看西湖月满东海潮来。生动准确,意境优美。
清代郑板桥在扬州瘦西湖小金山岛的“月观”上书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形象贴切,充满诗情画意。
有副拆字联:日月同明天不黑,山丘共岳地非低。
还有三副回文联:
月锁云中云锁月;人归夜半夜归人。
月弦上挂上弦月;星斗北移北斗星。
月上楼头楼上月;名题榜首榜题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4 03:08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为“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节的传说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也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吴刚折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事,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玉兔捣药

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故称作“玉兔”。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

中秋“赏月”种种

追月 香港人过了八月十五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八月十六的夜晚再过一次,俗称“追月”。十六的晚上,人们扶老携幼,带着帐篷灯具、美酒佳肴,来到海滩,听涛赏月,吟诗弈棋,品酒谈笑。此时,蓝天碧海与月光烛光相映生辉,引人入胜。
行月 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广西侗族各村寨的群众踏着月光来到山村开阔地,笙管齐鸣,载歌载舞。远听声乐震天,近观舞姿婆娑,恰似一个大舞台飘在如水的月色里。
望月 中秋之夜,月亮即将升起时,朝鲜族人民争先爬上事先用木杆和松枝搭成的“望月”架。俗谓先看到月亮者可获好运。尔后,人们敲起长鼓铜锣,吹起洞箫,一起合跳《农家乐舞》。
走月 流行于苏州一带。中秋之夜,妇女们相约出游,访亲会友,赏月观花,此来彼往,络绎不绝,直至夜深方散。
圆月 陕西长安一带民间在中秋节这天,家家做团圆馍,中间放芝麻和糖等作料,放在锅里烙熟,全家人一同食之,谓之“圆月”。
寻月 藏族同胞度中秋有水中“寻月”习俗。是日夜晚,青年儿童沿着河流,寻找倒映在水中的明月,直至夜深,方归家吃团圆月饼。
祭月 锡伯族于中秋夜,在庭院中设一供桌,上面摆上切开的西瓜及其他果品,然后全家人向月亮叩拜,请月神下凡,品尝人间的瓜果。鄂伦春族也有类似习俗,祈求月神保佑,万事如意。
乞月 中秋夜半之后,广东东莞未婚的男青年三五成群地在月光下燃烧香烛,向月下老人祭拜。传说,此刻是月老为凡间男女牵线做媒之时,月老可为虔诚的小伙子觅上一个美貌多情的伴侣。
照月 浙东民间有“照月”得子风俗。传说,久婚不孕的妇女,在中秋月圆当空时,独自坐于皎洁的月光之下,可以祈求月神赐福,受孕得子。

各地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但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红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之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稻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
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我国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但节俗各异。
壮族习惯于在河中的竹排房上用米饼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灯,以测一生的幸福,并演唱优美的《请月姑》民歌。仡佬族在节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灵,迎新谷,他们称为“八月节”。
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人员到齐后,大家互赠月饼、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盛大的调声对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机挑寻未来的伴侣。

中秋节吃毛芋

五华县转水镇有一个奇特的传统。每年中秋节晚上,乡亲们每家每户都要蒸一锅带皮的芋头,在赏月时,全家人先吃芋头后吃月饼,并在剥芋皮时说“剥鬼皮”。据说这样一能“避邪”,二是为了纪念人民起义。
传说元朝末期,统治者对汉人进行残酷的统治和压迫,因害怕广大劳动人民起来造反,在每十户劳动人民中就驻一个朝廷的爪牙。这些凶恶的家伙专门监视民众的生活起居,肆意搜刮民脂民膏残害百姓。他们还规定每十户人家共用一把菜刀,谁要用刀都要从爪牙手里借出。
为了反抗这些坏事做绝的爪牙,推翻统治阶级,有个聪明的人想了一个联络大众的办法,他扮成卖芋头的商人,在熟芋头皮下藏着字条送到每家每户,要求人民在中秋之夜赏月时统一行动,把这些爪牙全部杀掉。最后,全国各地的人民起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次起义行动,每逢中秋节晚上就摆着熟芋头和细茶、老酒、月饼等,一边赏月一边谈论着家事国事,并讲述那久远而传奇的故事。

中秋佳联撷萃

中秋赏月,古往今来,文人雅士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情景交融的佳联奇对。
四川巫峡瑶台有一联: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此联以叠词的方式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使中秋月色与巫山秀色相对,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古代有一才子,仰望中秋月,吟上联曰: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但他苦思冥想,对不出相媲美的下联,直到那年的除夕之夜,才触动灵感,吟出下联: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此联结构严谨,浅显明快。
某年中秋,苏东坡与家人赏月至夜半,出一上联要三个儿子对:半夜二更半。其第三个儿子应对曰:中秋八月中。对得工整贴切,出奇制胜。
杭州市有一座浙江贡院,院门口有一副对联描写了时令与涨潮的关系: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眺,看西湖月满东海潮来。生动准确,意境优美。
清代郑板桥在扬州瘦西湖小金山岛的“月观”上书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形象贴切,充满诗情画意。
有副拆字联:日月同明天不黑,山丘共岳地非低。
还有三副回文联:
月锁云中云锁月;人归夜半夜归人。
月弦上挂上弦月;星斗北移北斗星。
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为“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4 03:09

中秋的故事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4 03:09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这就是中秋节的来历。

《长安玩月诗序》记裁:“秋云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赡魄团,放曰中秋。”这就是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秋节。由于这一天恰是三种之半,所以叫中秋节,民问俗称八月节。是夜,月亮最明、最因;月色也易美好,千家万户围坐在一起观赏月色,共享天伦之乐,因而,人们又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

不过,汉代的中秋节定在立秋之日。这天,王者出猎,以所获祭宗庙包。到了唐代,各种类书中备载四时十二节令,单单没有中秋节的故事。

而在宋人的笔记中,中秋节的记载就屡见不鲜了。宋代的中秋节,不用说富贵人家,就是贫穷的市民也是“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中秋节晚上,“膂力儿童,连宵嬉戏”。由此可见,中秋节在宋代已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节日。

敦礼臣著《燕京岁时记》云:“京师之日八月节者,即中秋也。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把以毛豆鸡冠花。

此记作于四十年前,至今风俗似无甚变更,虽民生凋敝,百物较二年前超过五倍,但中秋吃月饼恐怕还不肯放弃,至于赏月则未必有此兴趣了罢。本来举杯邀月这只是文人的雅兴,秋高气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觉得有意思,特别定这日为佳节,若在民间不见得有多大兴味,大抵就是算帐要紧,月饼尚在其次。我回想乡间一般对于月亮的意见,觉得这与文人学者的颇不相同。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中秋节的来历(简短)

中秋节由古代祭月演变而来。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又正好们于秋季的二分之一日,所以又被称为“中秋”。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就演变成为了中秋节。中秋节来历二 中秋节由嫦娥奔...

今天是中秋节,中秋节的来历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次起义行动,每逢中秋节晚上就摆着熟芋头和细茶、老酒、月饼等,一边赏月一边谈论着家事国事,并讲述那久远而传奇的故事。 中秋佳联撷萃 中秋赏月,古往今来,文人雅士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情景交融的佳联奇对。 四川巫峡瑶台有一联: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此联以叠词的...

中秋节的来历是什么?

一、中秋节来历一般有三种说法:1、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 先秦西汉的儒家经典《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的意思,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发展到后来,贵族官吏、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遂渐渐传到民间。2、源于农业生产 中国自古是农耕民族,而秋天是...

中秋节的来历是什么?

一、中秋节的来历有三种主要说法:1. 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先秦至西汉时期的《礼记》中提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即帝王在秋天祭月。这一活动逐渐影响到民间,贵族和文人学士也开始效仿。2. 源于农业生产: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民族,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特别是到了八月中秋,各种农作物和果蔬陆续...

中秋节的来历是什么?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一、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来历一: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我国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且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先开始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后来慢慢地演变称为“中秋节”。中秋节...

中秋节的来历是什么?

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为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且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了唐朝初年,中秋节...

中秋节的来历是什么?

来历一 中秋节 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我国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而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且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先开始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的演变称为“中秋节”。来历二 中...

中秋节的来历大约30字左右

中秋节的来历 1、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2、起源于农业生产,秋天是收获的季节。3、起源于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以圆月发明月饼,发军中作为军饷,解决军粮问题。

中秋节的由来和传说是什么?

1、来历 八月十五,时届三秋之中,故谓中秋。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为玩月最佳时令,人们多爱此时玩月,自唐以下渐演为节令,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2、传说 传说远古时,天上有十个太阳,给人间带来旱灾。后羿射下9个太阳,挽救了苍生,西王母赐其不老仙药。后羿舍不得吃...

中秋节的真正来历 中秋节的来历介绍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中秋节的来历20字 中秋节最简短的来历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 中秋节的来历50字左右 中国的中秋节由来 中秋节的来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婷美矿物泉补水精华的滋润度怎么样? 婷美矿物泉补水睡眠面膜的保质期 求一部美国地理/灾难/科幻片名,明珠台有播过 日本有哪些抗皱效果显著的眼霜值得入手? ...回到中国找寻这位中国母亲的电影名字叫什么。谢谢 校园卡浏览不良网站会受到什么惩罚? 校园卡会监控浏览记录吗? 济南现在治疗慢性鼻炎的方法有哪些?最好的是什么?? 《结婚后我们恋爱吧!》最新txt全集下载 搞笑谐音! 中秋节古今习俗对比 台式电脑华硕主板i7了电池放在哪里 中秋节的来历至今多少年 怎么用excel2007工作表 通过查到对方聊天记录 为什么家里安装空调的时候有一部分要安装在室外? 家里装空调好还是不装比较好? 家里装修的时候,屋里的空调应该如何选购呢? 为什么支付宝的网商银行理财没了 支付宝理财里面没有银行存款 支付宝理财不显示收益怎么办? 家里的中央空调一制热出风声音就特别大,是坏了吗? 支付宝好多理财产品没有了 为什么家里空调会有一股怪味?? 为什么我看不到支付宝财富里面营口银行的理财产品? 现在支付宝没有以前的高利息银行理财了,这是为什么? 支付宝的银行理财产品怎么没了 为什么支付宝没有银行精选理财 喵喵机错题打印机能连接作业帮APP吗? 小白智慧打印机如何打印作业帮错题? 一体机的主板电池在哪里华硕的? 今天中秋节 华硕主板电池怎么插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这首古诗 华硕台式电脑的电池cr2032能不能充电 今天为什么要过中秋节? 今天中秋节,有什么祝福语 中秋节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今年中秋节哪天啊? 小孩子12岁,身高超过了1.5米,没有身份证,该怎么在12306买票?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厉害的气功大师 中国“特异功能”第一人——“气功大师”张宝胜,为何销声匿迹了? 40年前火遍全国的“气功大师”严新,被揭穿后,结局如何? 王林大师是怎么回事?真的有气功存在么? 700万拜师费,马云亲自拜访,女徒有专门的法事床的气功大师是谁? 80年代“气功大师”严新,号称能用气功拦截原子弹,后来怎么样? 历史上真的存在有特异功能的人吗? 在80年代,学练气功风靡一时,有个最有名的气功大师叫严新。几乎被当成神仙一样。 气功是真实存在的吗? 发功救火、气功治病,甚至还可以控制导弹,上世纪的气功有多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