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2:12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8 11:22
1、民事判决书:
一审判决为收到判决书15日内如不上诉,自动生效;二审判决做出即为生效。
2、刑事判决书:
一审判决为收到判决书10日内如不上诉,自动生效;二审判决做出即为生效。
3、行政判决书:
一审判决为收到判决书15日如不上诉,自动生效;二审判决做出即为生效。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提起上诉。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五条 当事人不服人民*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人民*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扩展资料:
判决书的法律性:
司法判决是法官书写的具有很强法律性的专业性文书,是*依照法定职权按照法定程序制作的法律文书。
因此,判决书的语言必须是规范性的法律用语,即通常所说的“法言法语”。司法审判不同于道德评价或一般的社会评论,法官要用专业知识在司法判决中进行法律概念和规则的阐述。
司法审判是各种纷争的最终解决方式,这就要求法官运用法律术语进行观察、思考和判断。要求法官对于各种纷争,不论其为宏观或微观,亦不论其为抽象或具体,都要运用法言法语将其转化为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判断。
如此,才能将社会性、经济性甚至是*性纷争在司法判决中转化为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使之成为法律问题最终通过司法来裁断。
法律职业者通常认为,法官会应用法律术语进行思考,会将法律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乃至*问题转化为法律术语或概念进行表达,是法官从事其职业工作的基本要求,不懂得运用法律术语者则不配为法官。
当然,司法判决中法言法语的应用以社会普通公众的理解认知为限度,超越此限则是司法判决领域法律性极端化的表现,反而会对司法判决的公信度产生消极的影响。
司法实践中,素养较高的法官擅于在判决书中将各项争议转化为具体的法律问题,并运用法言法语对涉案的法律概念和术语进行精确的阐述,最终以能为公众所理解的法律语言构建一篇内涵丰富的司法判决,这是值得肯定和借鉴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判决书
参考资料来源:*网—民事诉讼法
参考资料来源:最高检—刑事诉讼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行政诉讼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8 11:22
一般法庭判决书下来以后多长时间生效可分两种情况:第一种,一审判决书,如果双方都没有上诉,上诉期满后就生效,上诉期的时间是15天,从签收次日起算。各方的上诉期按各方的签收日期记,因此各方的生效时间可能会不一样。第二种情况,二审判决书则是签收即生效。各方的签收时间不一样,以最后签收一方的签收日期为准。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8 11:23
1、根据现行相关法律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提起上诉;刑事诉讼当事人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8 11:24
解答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