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5:52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9:59
“发乎情,止乎礼”,是古代形容男女关系的,描写一位青年男子因思慕一位女子而睡不着觉的情状。发乎情,即人的情感在男女之间产生;止乎礼,就是受礼节的约束。
“发乎情,止乎礼”是孔子的主张。谈情说爱是可以的,但是不能逾越礼法的界限,这个界限主要是针对贵族,不能强抢民女,不能不顾女子的感受。
这里的“止”并不是停止感情的意思,而是指礼法所允许的范围就要停下来,不能因为情爱就做出逾越礼法的事情。
“发乎情,止乎礼”出自汉代佚名《诗大序》。
原文: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译文:变风发自诗人情感,但又不超出礼义范围。发自诗人情感,是人之常情;不超出礼义范围,是先王德泽教化的结果。
扩展资料
《诗大序》为《诗经》之研究著作。
诗大序也称为毛诗序。先秦典籍被秦火焚烧后所剩无几,《诗》靠口耳相传得以行。汉初传《诗》者分四家,即鲁之申培生、齐之辕固、燕之韩婴、鲁人毛亨传毛苌,分别称作鲁诗、齐诗、韩诗、毛诗。鲁、齐、韩“三家诗” 今已亡佚,独毛诗传世。
《毛诗传笺》,是东汉大儒郑玄对于毛诗的笺注。汉儒说诗往往断章取义,后人戏之为毛瞎子(毛公)、郑呆子(因郑玄为毛传作笺),但其保存、整理之功不可抹煞。
以后,又有疏,传是对原诗的解释,笺是对于传的解释,疏是对于笺的再解释,如《毛诗正义》,毛亨传,郑玄笺,唐人孔颖达疏。
其中有大序、小序之说,小序,是《毛诗》中列于各诗之前解释各篇主题的文字。往往先列教义,从美刺立言,以见诗人之情;随附史事以明之,材料则多取自《左传》。
其论各篇之主旨,除《颂》之外,《国风》一百六十篇中,美诗仅十六篇,刺诗七十八篇;《小雅》七十四篇中,美诗仅四篇,刺诗四十五篇;《大雅》三十一篇中,美诗七篇,刺诗六篇,故后人有“强分美刺”之评。
大序,《毛诗》在首篇《关雎》的“小序”之后,从“风、风也”句开始,概论全经的大段文字为“大序”。大序阐述了诗歌的特征、内容、分类、表现手法和社会作用,堪称先秦儒家诗论的系统总结。
它进一步阐明了诗歌言志抒情的特征和诗与音乐、舞蹈的关系,明确揭示了诗歌音乐和时代*的密切关系,把《诗经》的分类和表现手法概括为“六义”说,特别强调诗歌的社会作用:“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这些思想对古代诗歌的创作与批评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发乎情,止乎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大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9:59
《诗经》第一篇《关雎》,其间描写一位青年因思慕一位女子而夜不能寐,孔子的学生子复作传曰“发乎情止乎礼义”,就是出自孔子主张的“乐而不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