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5:56
共9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9 03:42
奶妈,在山西城乡都普遍存在,尤其以农村为多。 农村中,许多家庭生下孩子后,由于生母奶水少,不足以哺乳婴儿,或是生母身体极度虚弱 ,也有的是被疾病所缠 ,甚至有生母在产期夭亡的。还有就是富裕人家,不希望自己带孩子而将婴儿托付给奶妈喂养。
奶妈,大多是农村中生子女后子女天折而奶水充足者。也有的是生子女后送人而奶水充足的,她们用自己的奶水为别人家奶孩子,从中在经济上得到一定报酬。
由于奶妈奶孩子,大都要奶一年到三、四年,孩子从小成日呆在奶妈身边,呆在奶妈的奶头上,形成了孩子与奶妈之间的特殊感情。奶妈与养子之间感情是相当深的。在一些地方,曾经出现过生母从小未奶孩子,与孩子疏远,而奶妈奶着不是亲生的子女,却有着母子之间的感情。
孩子长大时,有些是与奶妈的子女从小在一起的。这就成了孩子的奶哥或奶姐、奶弟、奶妹。这种儿童时在一起形成的感情,也使奶妈的整个家庭与奶子、奶女形成了一种近乎亲生子女的感情。在山西忻州、雁北一带农村,奶妈与奶子女的关系,可以维系终身。
孩子长大,奶妈经常探亲与照料孩子,而孩子也经常关照和探视奶妈,帮奶妈家中做活,从经济上予以一定的资助,这是山西农村被认为是合于礼仪、合于交往惯例的。孩子的亲生父母在这个问题上也是会予以理解并经常检点自己的子女去这样做的。这是农村中非血缘关系、亲戚交往的一种形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0:50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中的“河”指的是黄河,这句话最初是用来形容黄河下游的一个村庄。当时这个村庄原本是位于黄河的东边,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黄河的河道逐渐发生了偏移,最终这个村庄变成了位于黄河的西侧,于是这才有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说法。
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它起源于青藏高原之上,最终流入了遥远的东部大海,贯穿了我国的东西两部。黄河的河道也是由长年累月冲击而成的,所以随着后来下游不断的积压淤泥,下游部分的河道的阻力越来越大,就使得黄河的水逐渐的向周边的枝干流去了,从而改变了黄河的流向。
黄河河道的改变也并不是很少见的事情,在古时候其实是十分常见的,在北宋年间,和明朝期间都出现过黄河改道的情况,这些在史书之中都有着明确记载的。
到了如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一说法逐渐的变成了用来形容世事难料。而之所以会演变成这一说法,主要还是与民间的一则传闻有关。在民间有传闻,说当时一个村子在黄河的东岸,而在黄河西岸也有一个村子,由于西岸村子的地理位置原因,使得那边的村子的庄稼收成很差,从而引起东岸村子的嘲笑。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后来黄河改道,原本处于东岸的村子,变成了西岸,而原本靠着西岸的村子由于黄河改道,变得远离了黄河,从而使得原本西岸村子的收成便好了,而原本位于东岸的村子的收成变差了。
所以在后来人们才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用来形容世事无常,兴衰更替难料,切莫因为一时的优势而嘲笑那些处于弱势的一方。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2:08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说的是黄河。黄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向着东方蜿蜒流淌,穿过黄土高原,最后注入渤海。大约是在四千多年前,黄河流域内诞生了了一些氏族部落,最为强大的两个部落是“炎帝”与“黄帝”。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且融合了许多其他部族最后形成了“华夏族”。汉族的前身就是“华夏族”。“华”代表着花,象征着美丽;“夏”代表着大,也是禹的族号。
在汉代之后,就开始称为汉族。后来多把黄帝认为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并把黄河叫做“母亲河”。并且黄河是我国流经地区最多最广的一条河,古代农民常常依靠着黄河来灌溉土地,喝水生活。因而黄河的地位在我国也是极为的重要。
因为黄河河段蜿蜒,是我国的第一长河,流经地区广泛,地形复杂。在经过上有的黄土高原时,因为黄土高原地质松散,河水从上游的黄土高原挟带大量的泥沙进入平原地区后,在冲击之后泥沙沉淀形成了“地上河”,因为这种现象导致黄河经常改道。
在历史上,黄河就曾经多次改道。例如在《汉书·沟洫志》中:“周谱云,定王五年河徙。”因此某个地方如果之前是在河流的东面;很多年后,可能因为黄河水流改道,这个地方会变成在河流的西面。这句话也形容伴随时间变化,世事难料;所以这句谚语说的是黄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3:43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的是黄河,由于从前黄河河道不固定,经常会改道,原来在河的东面,若干年后,因黄河水流改道变为了西面。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注入渤海。黄河沿途的地理环境复杂,河水从上游挟带大量泥沙进入平原地区后,泥沙沉淀,形成了“地上河”,致使黄河经常改道。
后历经新莽魏郡改道、北宋澶州横陇改道、明洪武至嘉靖间的河道变迁、清咸丰铜瓦厢改道等大的改道。因此,有的村庄原来在黄河东面,若干年后,可能会因黄河改道,而变为在黄河西面。后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被人们用来比喻人世的盛衰兴替,变化无常,难以预料。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率兵南征北战,为平定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唐明皇因而把公主许配给郭子仪做儿媳,并为他建造了富丽堂皇的河东府。郭子仪的孙子从小在蜜水里泡大,娇生惯养成性,长大后挥霍无度,等到先辈们去世后,门庭渐渐衰落,没用几年时间,万贯家产就被消耗殆尽,他只好沿街乞讨。
一天,他来到河西庄,想起30多年前的奶妈,便去寻访。可是,庄前左右都问遍了,人们都说不知道,郭孙非常扫兴。天快黑了,迎面走来一个农夫,他上前一打听,原来农夫竟是乳母的儿子。到了农夫家,放眼望去,只见粮囤座座,牛马成群。
郭孙不解地问:“如此富有,你为什么还要自己劳作呢?”主人说:“家产再大,也有吃空的时候。家母在世的时候,率领我们发奋创业,才得这些家产。勤俭持家,其中乐趣无啊!”郭孙听后非常惭愧。主人不忘旧情,收留郭孙管账,无奈他对管账一窍不通,主人不禁叹息到:“真是三十年河东享不尽荣华宝贵,三十年河西寄人篱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5:34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作为一句谚语广为流传,一般用来形容世事盛衰兴替,感叹世事变化无常。而这里的这条河,便是黄河。
至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谚语的由来有以下几个说法:
这句谚语较早出现在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的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气势,我是亲眼看见的。而今彭府上,方府上,都一年胜似一年。 ” 用来比喻世事盛衰无常。
下面这种说法跟黄河多次改道有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注入渤海。黄河沿途的地理环境复杂,河水从上游挟带大量泥沙进入平原地区后,由于黄河河床较高,泥沙淤积严重,形成了“地上河” 。有记载的最早的一次黄河大改道是在《汉书·沟洫志》:“周谱云,定王五年河徙。” 而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经常泛滥,所以黄河经常改道,每次改道后,一个村子原来在河的西岸,改道之后就变到东岸去了。 所以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
还有一种说法是跟典故有关的。原话是出自重订增广的“三十河东四十西。 为人莫作千年计,三十河东四十西。 ”这个故事说的是郭子仪之孙由于过度挥霍家产败尽,沿街乞讨来到河西庄,想起了奶妈,便去寻访,可是问了很多人都没有问到。天快黑时,他上前打听一农夫时竟然发现他是自己奶妈的儿子,于是去到农夫家里面,发现农夫家里面粮囤座座,牛马成群。他就问:"你家那么有钱,为何还要自己劳作?"奶妈的儿子就说:"家产再大,也会吃空。家母在世时,领我们创业,才有此家业。勤俭持家,乐趣无穷啊!"郭孙听后很是惭愧。不过这主人心地很好,不忘旧情,便让郭孙在家管账,无奈他对管账一窍不通,主人不禁叹息到:"真是三十年河东享不尽荣华宝贵,四十年河西寄人篱下。" 这里就是指人事变化无常,今天你坐庄明天也许就是他人了。今人有诗说:三十河东四十西,可笑当年论高低。 也是这个意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7:59
这条河指的是黄河,因为以前的黄河河道并不固定。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10:40
其实说的是黄河,现在渐渐地变成了一句谚语。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13:38
我感觉这个应该说的是黄河吧。黄河在当时是非常出名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16:53
应该是指黄河,因为古代的黄河非常有名。